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來源:趣味百科館 2.28W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的答案是: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爲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糉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爲“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1、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3、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來。

4、未吃端午糉,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糉,還要凍三凍。

5、吃了端午糉,才把棉衣送。

6、土俗清明供祀墓,詩家端午吊離騷。

7、鄉下不識字,過節過初四。

8、七年級糕、八年級糉、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劃龍舟。

9、未食五月糉,破裘唔甘放。

10、午時水洗目睭,明到若烏秋。

1、端午節貼春聯——跟不上形勢

2、端午節賣糉葉——過時貨

3、端午節賽龍舟——爭先恐後

4、端午節賽馬——走着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