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烽火臺海拔多少米

來源:趣味百科館 4.29K

驪山烽火臺海拔多少米的答案是:1302米

驪山烽火臺海拔多少米

驪山烽火臺海拔1302米。驪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南,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驪山是華清宮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山上文物勝蹟衆多、自然景觀秀麗,遍佈着烽火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上善湖、七夕橋、尚德苑、遇仙橋、三元洞等衆多著名景點。

驪山風景秀麗,相傳周幽王在此建驪宮,秦始皇時改爲“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爲離宮,唐太宗營建宮殿取名“湯泉宮”,唐玄宗再次擴建取名華清宮,因以溫泉爲特徵,又稱華清池。

1982年4月基建開挖地基時發現唐華清宮御湯建築遺址。經考古專家發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麪積內發現5個湯池遺址,並確認它們分別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和星辰湯,分別爲皇帝、貴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遺址。在這些遺址上建成“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於1990年10月正式開放。

華清池內的五間廳是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時,蔣介石住地。

驪山陵墓也就是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約40公里的秦陵村(驪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西安市以東約35公里),它南依驪山的層戀疊嶂之中,山林蔥鬱;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的渭水之濱。陵園總面積爲56.25平方公里。墓葬區在南,寢殿和便殿建築羣在北。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長2000米。

從石甕水潭處攀援西行,到雞上架。這裏是從東繡嶺通往西繡嶺的一段險道。遊人到此,手足並用,盤旋而上,如同雞上架一般,故而得名。

從飲鹿槽向西,即是一條深溝大壑,當地人叫它牡丹溝。溝中有泉,名曰“美泉”。據說,用這股美泉澆灌的牡丹,花色特別嬌豔。唐玄宗喜歡牡丹,他曾在牡丹溝開闢牡丹園,由當時精通園藝的花師宋單父培植。據《花經》記載:“種花萬本,色樣各殊。”

烽火臺北面約200-300米處,有一深5米、高2米、寬3米的洞穴,這個洞相傳乃是印度佛教達摩的弟子鎮山王在此鑿洞苦修,人稱達摩洞。

從石甕谷遇仙橋下行的途中,有一塊高5米左右,上小下大,狀如秤錘的大石頭,千百年來,無論遇到怎樣的大洪水,它卻穩穩地站在谷底,巋然不動。傳說此石爲“二郎神楊戩”稱驪山的秤錘,故稱之“驪山秤錘石”。

在今朝元閣西一片平地上,有一長300釐米、寬92釐米、高56釐米的大石槽,相傳爲唐時馴鹿飲水的地方。老子的坐騎是長生鹿,按此說,或爲當年老君飲鹿的石槽,或爲後人附會傳說所造。《津陽門詩》有“長生鹿瘦銅牌重”句,“飲鹿泉邊春露”句。

位於兵諫亭與晚照亭之間,取國共合作日月同輝之意。內檐彩繪驪山各主要景點圖案,讓遊人在休息的同時,感悟驪山深厚的文化內涵。

又名翠雲亭,唐華清宮著名景點。宋朝李埏有絕句讚譽“一別驪山歲已深,林花依舊繡嶺岑,歸尋當日新開路,隱約苔痕下翠蔭。”

在東側山谷中,有一座孤立的山峯,頂部爲6平方米的平臺,寸草不生。山峯四周峻峭,猶如刀削一般。其上刻有“捨身崖”三字。清人周燦《遊驅山東繡嶺記》雲: “敬虛和尚易其名曰護生崖。”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來陝,以遊山玩水爲名,佈置大規模的剿共活動,期間張、楊兩位將軍在洛陽、西安、臨潼等地數次勸諫蔣“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時許,張、楊帶兵對華清池形成包抄之勢,酣睡中的蔣介石突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衛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後窗逃跑,藏於半山腰一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後,後來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送往西安,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爲“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週年前夕,爲了緩和兩岸關係,再次易名爲“兵諫亭”。

古代戰時傳遞戰報、調兵的設施。相傳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遺憾的是褒姒自進宮以來從未開言一笑,於是周幽王便採納了奸臣虢石父的計謀,無故點燃狼煙,引得四方諸侯前來救駕, 當衆諸侯汗流浹背趕來時,見到的卻是烽火臺上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於是憤然離去。這時,褒姒看見衆臣的狼狽樣,果真“撲哧”一聲笑了。爲此周幽王大大獎勵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當週幽王再次點燃烽火時,卻無人來救,西周至此滅亡了,從而留下一個“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這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位於驪山西繡嶺第二峯,這座廟宇在歷史傳說中是爲了紀念中華民族的創始人女媧氏而修建的,相傳女媧“攥黃土做人”,創造了人類, 三皇五帝均爲其子孫,她又在驪山煉石補天,勞苦功高,後世人尊稱她爲“驪山老母”。她死後,人們將其葬於驪山之陽(今藍田縣境內),又在驪山上修女媧祠紀念。據載,女媧本爲驪山附近一名傑出的氏族首領,每當農曆6月13日,四方羣衆攜牀單幹糧,夜宿驪山,祭祀老母。

老君殿始建於唐代, 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爲道教始祖,認爲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認作先人,上了封號,相傳唐玄宗遊幸華清宮時,兩次在此夢到老君降臨閣內,因此稱爲 “降聖閣 ”,又稱 “朝元閣 ”。殿內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兒的傑作。華清宮朝元閣遺址,原是敬奉老子的地方。殿內原有的老子石刻像,藝術價值很高,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院內。玉像造型細膩,刀法簡練,神態逼真,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和豐富想象力。

北臨華清池,上通老君殿,是由驪山西門登山的第一景點,也是一處自然奇觀。這裏有幾孔清靜幽雅的空洞,洞內奉祀着道教所尊的“天官、地官、水官(一說天官爲唐堯,地官爲虞舜,水官爲大禹)”三元大帝,其最奇特之處是窯內有5個茶杯口粗細的天然通風圓洞,深不知底,晝夜生風,春夏風向外吹,秋冬風向裏吹,故稱爲三元洞。遊客登山來至洞口,頓感微風吹拂,涼爽舒適,人們謂之神風,多有以此治病者。驪山屬於大傾角斷層巖,斷層之間的空隙遙遙相通,於是形成自然風洞,成爲天造地設的一大奇觀,遠近有名,經醫療衛生部門對自然風洞排風進行採樣化驗,風洞排出的氣體,具有脫敏、鎮靜、止痛作用,對多種疾病確有治療價值。

位於西繡嶺老君殿東,取“驪山晚照”之意。建於1981年,是一座重檐鑽尖頂方亭,站在晚照亭北側,可鳥瞰華清池、東花園、臨潼全景和渭水。驪山晚照是“關中八景”之一,據說,每當雨過天睛,雲開霧散,驪山似一匹青色的駿馬,青翠欲滴,清晰可見,在夕陽下披上一層迷人的金色,更顯得琉光溢彩,撫媚動人。有詩曰:“日暮夕陽紅似火,疑似烽火自西來。”

是驪山東、西繡嶺之間一處秀麗幽深的峽谷, 山勢險峻,溝大谷深。古語云:綠閣在西,紅樓在東。下有劍懸瀑布千尺,水聲淙淙,擊石飛濺,天長日久沖蝕所就,其形似甕,故稱石甕谷。谷長深邃,上下曲折,幽谷奇景乃驪山奇險迷人之處。據說爲八仙上天入地之通道,稱登天道,有一天門、二天門和三天門等。

位於驪山東、西繡嶺之間的石甕谷中,這是一座長5米,寬2.4米,高5米的單孔石拱橋。相傳明朝一書生赴京趕考,行至此谷感其風景幽美,宿於石甕寺觀景,第二天在此橋上遇到了前往蓬萊的八仙,求得指教,金榜題名,封爲翰林,此橋由此得名。據有關資料考證,遇仙橋可能是唐代所建,距今已千年歷史,然而堅固異常,站在橋上,仰望驪山,水幔懸掛,可觀賞到石甕寺、舉火樓、雞上架等景點。

位於石甕寺西側,驪山西繡嶺烽火臺下,其結構是磚木建造的兩層古式樓房,與東繡嶺石甕寺隔谷相望,遠眺舉火樓懸於絕壁之處,壯觀雄偉。相傳這是周幽王所建“離宮”,與褒姒避暑之處,也是周幽王發佈軍令, 以舉火爲信號,命令烽火點燃的指揮台,故得名舉火樓。

位於驪山西繡嶺老母殿南側,始建於1992年,是臺灣道教徒,著名愛國人士顏武雄等人爲報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此修建一座大型道教觀,表達了臺灣同胞認祖歸宗,渴望迴歸的愛國之情。明聖宮佔地面積60餘畝,共有殿堂房屋300餘間。宮內有三清殿、仙祖殿、靈觀殿等景觀,分別奉着道教的三清始祖、四御天尊、三官大帝、謝映登仙祖和護法神王靈宮。明聖宮現有常住道人32名,均是北京道教學院畢業的高素質道教人才。明聖宮是我國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型純木古建築羣,是西北規模重大的道教宮觀,堪稱道教的又一洞天福地。宮內所用漢白玉爲北京房山漢白玉,建築木材選用東北紅松,神像採用江西小葉香樟木,神龕供桌採用南非進口紅木,整個建築風格爲明清建築,古香古色。明聖宮宛如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風景秀麗的驪山上。

從石甕谷瀑布東上,即到石甕寺。石甕寺原名福崖寺,是驪山東繡嶺的佛教名剎。石甕寺爲唐玄宗所命名並提寫寺名,始建於開元年間,天寶七年以建造華清宮餘材修繕,屬皇家佛剎。唐玄宗崇道,營建華清宮時,在西繡嶺建造了長生殿、朝元閣;楊貴妃信佛,便在東繡嶺修繕建造了佛闔石甕寺。寺內佛像,全是當年國手所造。寺內原供有雕塑家楊惠之手雕白玉佛像,與西繡嶺朝元閣白玉老君像同日由幽州運來驪山。 “精巧無比,叩之如罄”,斗轉星移,如今白玉雕像早已毀於戰火,不復存在,唯有寺內宋代沙石成皿,其形似甕,故得名石甕寺。

也叫集靈臺,在晚照亭以東,是唐華清宮的主要建築之一。本來是王宮、大臣們去朝元閣朝拜前,齋戒和沐浴的地方,後來成爲唐明皇與楊貴妃休閒避暑之地,它的馳名也在於《長恨歌》中記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那段天寶愛情遺事。

是1998年爲日本已故著名漢學書法家石橋犀水。藤田贊陽,石田泉城等九人所建書法石碑。碑林共有九塊石碑,有行、草、隸、篆、楷等字體。碑林的建立爲中日兩國書法藝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場所, 而且可以看出, 中日兩國人民的交往和友誼,是多麼源遠流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