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展史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3.25W
電腦發展史是什麼

1、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爲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爲電子管電腦。用水銀延遲線或陰極射線管作主存儲器,用磁鼓作輔助儲存,採用紙帶、卡片、磁帶等進行輸入和輸出,用機器語言和彙編語言寫程序。這一代電腦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和科學研究。它體積龐大、笨重、耗電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維護困難。其主流機器爲UNIVAC。

2、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第二代電腦的硬件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爲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爲晶體管電腦。輔助存儲器採用了鐵氧磁芯和磁鼓、磁盤,開始用高級語言(FORTRAN、COBOL、ALCOL等)編寫程序,並出現了管理程序。該階段的電腦使輸入、輸出和運算可“同步”進行。電腦的應用已經從軍事領域和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它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耗電量減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強。其主流機種爲IBMT00系列。

3、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第三代電腦的硬件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爲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採用微程序技術和流水線技術提高了電腦的靈活性和運行速度;軟件方面管理程序已經發展爲操作系統,並出現了診斷程序。這一時期的電腦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以及過程控制。由於元器件體積減小、功能增強,使得電腦的體積、重量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該階段的主流產品是IBM-svsteIn/360。

4、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第四代電腦的硬件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爲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爲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盤,並開始引入光盤。外部設備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軟件更加豐富,並出現了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行業已經發展成爲現代新型的工業部門。電腦的體積、容量、功耗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微型電腦的出現,開始形成網絡。

5、電子電腦在經歷了上面這四個發展階段以後,目前正向第五代過渡。第五代電腦與前四代電腦有着本質的區別,它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訊同人工智能結合在一起的智能電腦系統,它不僅能進行數值計算和處理一般的信息,而且主要面向知識處理,具有推理、聯想、學習和理解的能力,能幫助人們進行判斷、決策、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新的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