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父親弟弟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6W

蘇軾父親弟弟是誰的答案是:父親是蘇洵;弟弟是蘇轍

蘇軾父親弟弟是誰

蘇軾的父親是蘇洵,弟弟是蘇轍。蘇軾、蘇轍和蘇洵三人合稱”三蘇“。

蘇洵:北宋散文家。長於散文,尤擅政論,筆勢雄健。27歲決心發奮讀書,十多年苦讀,學業大進。歐陽修上其所著權書、衡論,士大夫爭傳之。著有嘉祐集二十卷,諡法三卷傳於世。

蘇轍:北宋著名文學家。歷任大名府推官、河南推官、祕書省校書郎、右司諫、起居郎、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御史中丞等職。著有《欒城集》《欒城應詔集》等。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使梁山泊氾濫,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匯聚在徐州城下,暴漲的洪水不時泄出,城牆即將被洪水沖毀,富有的百姓爭相出城躲避洪水,蘇軾說:“富民出城,全城百姓都會動搖,我和誰來守城?我在這裏,洪水決不能沖毀城牆。”驅使富民重新回到城裏。蘇軾到武衛營,呼喊士兵長官說:“河水即將沖毀城牆,事情危急,雖然你們是禁軍,但也請你們爲我盡一點力。”士兵長官說:“太守尚且不躲避路上的洪水,我輩小人,應當效命。”

帶領他的士兵們拿着畚箕鐵鍬出來,修築東南長堤,頭起戲馬臺,尾連着城牆。雨日夜不停地下,城牆露出水面僅僅只有三版那麼高。蘇軾搭建小草屋住在城牆上,路過自己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別堵塞缺口以守護城牆,終於保全了徐州城。又請求徵調明年伕役增築徐州舊城,修建木質護岸,以防洪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蘇軾在《上皇帝書》中說:“及移守徐州,覽觀山川之形勢,察其風俗之所上,而考之於載籍,然後又知徐州爲南北之襟要,而京東諸郡安危所寄也……州之東北七十餘里,即利國監,自古爲鐵官,商賈所聚,其民富樂,凡三十六冶,冶戶皆大家,藏鏹鉅萬,常爲盜賊所窺,而兵衛寡弱,有同兒戲。”

蘇軾在徐州期間,建蘇堤、築黃樓、種植青松、訪獲石炭,于徐門石潭祈雨,于徐州漢高帝廟祈晴,於蕭縣霧豬泉祈雪,與弟弟蘇轍會宿於逍遙堂百餘日,“同泛清河古汴”,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蘇軾對王鞏說:“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蘇軾離開徐州之際,卜田徐州城南的爾家川,“欲買爾家田,歸種三頃稻。因營山前宅,遂作泗濱老。” 稱“餘爲彭城二年,樂其土風。將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餘厭也,將買田於泗水之上而老焉。”

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調爲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職時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