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龍袍中有幾個爪子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9W

清朝龍袍中有幾個爪子的答案是:五爪。

清朝龍袍中有幾個爪子

清代,儘管在名稱上將龍、蟒劃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圖像的反映上往往是一致的。地位高的官吏照樣可穿“五爪之蟒”,而一些貴戚的到特賞也可穿着“四爪之龍”。至於,何時爲龍,何時爲蟒。主要在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比較嚴格,龍被視爲帝王的化身,除帝后及貴戚外,其他人不得“僭用”,所以同樣是一件五爪龍紋袍服,用於皇帝的可稱爲龍袍,而用於普通官吏時,只能叫蟒袍。在顏色上,只有皇族可用明黃、金黃及杏黃。普通人一般爲藍色及石青色。

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據史籍記載,皇帝的龍袍上都繡有九條進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裏面。

因爲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響,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爲這個緣故,皇室建築、傢俱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兩個數字。

因爲九是奇數,很難在佈局上做到均衡對稱,於是,將一龍繡在裏襟。這樣,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於九條,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條(兩肩之龍前後都能看到),正好與九五之數吻合。不過,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龍袍的龍紋數就多於九條。

1958年出土的萬曆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就有十二條龍,被繡在一個圓形的中間,俗稱"團龍"。

十二條龍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位於袞服前胸和後背的龍,是正身的龍,也就是面向外的龍,被稱爲"正龍"或者是"坐龍";側身的龍叫做"行龍",行龍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爲升龍和降龍。

萬曆皇帝龍袍上龍的數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創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帶、襪子和絲履構成的"燕弁服"上的龍紋呈九九之數:前身一個盤龍團紋,後身兩個盤龍方紋,領子和袖子上的龍紋加在一起是45條,衣襟上的龍紋是36條。另外,在腰間的玉帶上還裝飾着九件刻有龍紋的玉片。

龍袍是古代皇帝參加慶典活動時穿着的禮服。據《蘇州府志》卷147記載,在明代萬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孫隆到蘇州充當稅監,督造龍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發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緙絲製成的龍袍。因龍袍上繡紋以龍爲主,故此得名。

龍袍的空地一般爲褚黃色,龍袍上並繡有9條龍,間以五色雲彩。領前後正龍各1條,膝部左、右、前、後和交襟處行龍各1條,袖端正龍各1條。龍袍並不是專供皇帝穿着,郡王及以上都可以穿,只是不能用黃色,其他官員是不能穿着的,只有得到皇帝親賜才能穿着,但在穿着必須"挑去一爪",以示區別。在明朝,經改制後的龍袍,稱爲蟒袍,成爲明朝職官常服。

明代龍紋龍袍的色彩選用頗有研究,並十分嚴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並非單純是人的本性需要,同時又作爲一個種族或部落的標誌,在遠古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穿用採用赤鐵礦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紅色,秦朝崇尚黑,漢朝推繹周崇尚紅。隋文帝穿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其後長期以黃色爲最高貴,它象徵中央,因此,這種風氣一直延用下來,直到封建王朝結束。龍袍上的字紋樣的顏色由淡月白色,品月和普藍組成,"蝙蝠"有硃紅、棗紅、絳色、香色、青銅色等數種顏色。"如意頭"有明藍、月白、藏青和水紅、桃紅、棗紅、雪灰兩種顏色組成。

龍袍的做工有刺繡、緙絲之分,其中緙絲工藝相對複雜,工藝上稱爲"連經斷緯"。這種緙絲工藝在中國流傳已久,宋代時多用於其他裝飾之上,到清代多用於服飾,後因緙絲工藝消耗工時過長,所以多用於龍袍之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