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名字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W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名字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國語》共二十一篇,即:《周語》三篇、《魯語》二篇、《齊語》一篇、《晉語》九篇、《鄭語》一篇、《楚語》二篇、《吳語》一篇、《越語》二篇,共七萬餘字。《國語》又名《春秋外傳》,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的歷史著作。

全書按周、魯、齊、晉、鄭、楚、吳、趙等國分編爲二十一卷,其中《晉語》最長,共九卷,《齊語》《鄭語》《吳語》最短,各一卷。

《周語》對東西周的歷史都有記錄,側重論政記言。

《魯語》記春秋時期魯國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魯國曆史,很少記錄重大歷史事件,主要是針對一些小故事發議論。

《齊語》記齊桓公稱霸之事,主要記管仲和桓公的論政之語。

《晉語》對晉國曆史記錄較爲全面、具體,敘事成分較多,個性側重於記述晉文公的事蹟。

《鄭語》則主要記史伯論天下興衰的言論。

《楚語》主要記楚靈王、昭王時期的事蹟,也較少記重要歷史事件。

《吳語》獨記夫差伐越和吳之滅亡,《越語》則僅記勾踐滅吳之事。

記事時刻,從周穆王到魯悼公,約五百年。

所記各國史事,亦不追求系統完整,僅記若干重大事件,其中個性重視記敘重要人物的言論。

《國語》很重視人民的力量,反對殘暴統治,反映了儒家崇禮重民等觀念。

《周語上》記載:周厲王是西周著名的暴君,他派衛巫四出監視百姓,發現了不滿厲王的,便以肆意殺戮來鉗制輿論,還自鳴得意。

召公懇切地指出厲王止謗的錯誤和危害:“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但是召公的忠言,厲王以爲逆耳,繼續暴虐的殘害人民。

人民忍無可忍,最後被迫起義,把厲王這位暴君驅逐到彘地。

這則故事包含着樸素的民主思想。

再如《魯語上》魯太史裏革評晉人弒其君厲公時,認爲暴君之被逐被殺是罪有應得,咎由自取,臣民的反抗行爲無可厚非。

另外,《越語上》的勾踐滅吳事,作者雖然意在讚揚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報仇雪恥的精神和業績,但是也向咱們顯示出:勾踐之因此滅吳,完全是人民的力量。

勾踐說過:“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之歸下也。

”能如此,則力量強大。

因此,他規定了一系列的結好人民的政策,使幼有所養,老有所歸。

關於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名字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