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看到的物體是倒像還是正像

來源:趣味百科館 6.11K

顯微鏡看到的物體是倒像還是正像的答案是:倒像。

顯微鏡看到的物體是倒像還是正像

顯微鏡看到的物體是倒像。顯微鏡的物鏡先成物體倒立放大的實像,於目鏡焦點之內,目鏡再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整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顯微鏡是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爲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約爲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爲0.1毫米)。

現在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爲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顯微鏡由來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 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爲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shou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zui小極限達波長的1/2,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一般是160毫米。其中對顯微鏡研製,微生物學有巨大貢獻的人爲列文虎克,荷蘭籍。

16世紀90年代,在荷蘭的米德爾堡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顯微鏡。具體年份的記錄已經在二戰期間、1940年5月17日一場發生於米德爾堡的爆炸中喪失,人們推測顯微鏡的發明年份應該是在1590~1505年間。那個時候,發明人扎卡萊亞斯·詹森(Zacharias Janssen)很可能只是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他的出生年份同樣不詳,大約是在1580~1585年間),跟着他的父親漢斯·詹森(Hans Janssen)在街頭販賣自家打磨的鏡片。或許是在父親的工作室裏玩耍時得到的靈感,扎卡萊亞斯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個將多塊凸透鏡組合在一起的人,就是這一舉動,爲人類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父親漢斯幫助他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複式顯微鏡,它看上去像是一根手電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