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是康熙第幾個皇子

來源:趣味百科館 2.13W

胤禛是康熙第幾個皇子的答案是:第四個

胤禛是康熙第幾個皇子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寅時,胤禛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生母爲德妃烏雅氏。由於其生母烏雅氏出身低微,不能給胤禛帶來皇子中的特殊地位。此外,清初時後宮也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因此胤禛滿月後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孝懿仁皇后是一等公佟國維之女,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孝懿仁皇后沒有生過皇子,故而養育德嬪之子,年幼的胤禛因其尊貴,很可能有意巴結。

主詞條:清世宗改革

雍正帝登基伊始就說:“朕在藩邸四十餘年,凡臣下之結黨懷奸,夤緣請託,欺罔矇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面從背非,種種惡劣之習,皆朕之深知灼見可以屈指而數者,較之古來以藩王而入承大統,如漢文帝輩,朕之見聞更過之。”他深知康熙後期的社會問題,如朋黨鬥爭;吏治不清;依靠富民政策的實行,加速了貧富矛盾的積累;西北用兵不停,需要繼續解決與準噶爾部的矛盾;國帑空虛。他針對現實,結合自己的理想,產生他的政治綱領。

雍正在即位的當月,諭令大學士、尚書、侍郎:“政事中有應行應革能裨益國計民生者,爾等果能深知利弊,亦著各行密奏。”緊接着,在雍正元年(1723年)元旦,給地方各級文武官員分別發佈的上諭中,講古代純臣,皆“興利除弊,以實心,行實政”,發出爲國計民生進行興利除弊的政治改革的號召。他的改革思想包含如下內容:

第一,反對因循苟且。雍正帝認爲他即位時“人心玩愒已久,百弊叢生”,“若不懲創,將來無所底止”,屢屢告誡臣下,不可“因循玩愒”。他針對康熙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主張“着意搜剔”,把攻擊這是“多事”的人斥爲“淺見無知輩”。他反對因循守舊,是爲清除改革道路上的思想障礙。

第二,整頓吏治,以利民生。雍正帝在前述元旦給總督的上諭中說:“今之居官者,釣譽以爲名,肥家以爲實,而曰‘名實兼收’,不知所謂名實者果何謂也”, 實際上發出整飭吏治的通告。他在登基一週年的時候又說:“朕纘承丕基,時刻以吏治兵民爲念”,表明他企圖通過整頓吏治,達到富國裕民的目的。

第三,反對朋黨。雍正帝從親身體驗中深知朋黨的危害:朋黨各行其是,破壞朝政統一,損害君主權威。朋黨之間互相攻擊,任用私人,不僅失去正常的用人原則,也干擾了君主行使用人去人的權柄;朋黨各抒政見,自我標榜,批評朝政,擾亂君主視聽,妨礙堅持既定的政策。所以他說“朋黨最爲惡習”.他反對的朋黨包括科甲出身官員的師生同年的宗派關係,因此宣稱,欲“將唐宋元明積染之習盡行洗滌”。“

務期振數百年頹風,以端治化之本”。表明他爲澄清政治、醫治痼疾的決心。興利除弊的改革思想是雍正政治思想的一個內容,此外,他認爲“有治人無治法”,以爲好的君主和官吏就可以把政治辦好,這是他的基本觀念。他主張“爲政務實”,即從實際出發,踏實地辦事,這是他的思想靈魂。他主張施政嚴猛,要有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這是他施政的策略思想。在雍正的全部政治觀念中,興利除弊是其核心內容,因而是他爲政的基本特色。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接受山西巡撫諾岷的建議,施行耗羨歸公和養廉銀的措施,以此增加中央財政收入,並限制地方橫徵暴斂。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又針對康熙末年各地虧空錢糧嚴重,決定嚴格清查,對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贓,對民間拖欠,命在短期內分年帶徵。清理的政策,地方凡有虧空,限三年之內如數補足,如限滿不完,從重治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