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銀子是幾文錢

來源:趣味百科館 2.2W

一兩銀子是幾文錢的答案是:1000-1500文銅錢

銀兩是以銀錠爲主要形式的一種秤量貨幣單位。起於漢代盛行於明清。作爲法定貨幣單位,止於1933年的“廢兩改元”。1933年後仍在民間使用。

近代銀兩有實虛之分。實銀兩指實際流通的白銀,大體分爲4種:元寶,中錠,小錠,碎銀。秤量銀兩的平砝,因地區和使用單位各異,全國有170餘種,最主要的是庫平兩、廣平兩、關平兩、漕平兩等。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 清政府規定庫平1兩等於37.301克。

1、唐朝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

2、宋朝一兩銀子折2000文以上銅錢

3、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

4、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

5、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一兩銀子是幾文錢

因爲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爲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1、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爲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

2、唐太宗貞觀年間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鬥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爲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3、宋朝的錢幣制度極其混亂,而其記載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錢”爲流通貨幣的,因爲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也前所未有地發達,因此貨幣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產量和進口量都不高並且當時沒有類似央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爲混亂的情況。

我們知道一般朝代1000個錢爲一貫,等於一兩銀子,但是宋朝卻不是這樣的。《宋史 食貨志》及《續資治通鑑》均提到自真宗朝開始因白銀存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的發展,銀價不斷上漲,基本上是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而且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

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川陝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不一樣。一貫實際有多少個錢也是不確定的,有800或850個爲一貫的,也有480個爲一貫,還要下詔以770個爲一貫,並且各州“私用則各隨其俗”。

根據《宋史 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 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

綜上所述,關於“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時期2000—4000元。

4、1933年國民黨政府實行廢兩改元后,銀兩停止使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