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紮是多少釐米

來源:趣味百科館 6.32K

15cm~20cm。

一紮是多少釐米

一紮在15cm~20cm左右。一紮就是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其實一紮多長沒有準確值,因人而異,手大的話就長,手小的話就短,一般成年人的一紮在15cm到20cm左右。一般來說人手指中中指最長,一個成年人一般在8至12釐米。但每個人都有不同,身高和手指的長度有關係,身高高的人一般手指會比矮的人要長。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會用身體的外在器官去測量距離的遠近。如“拃”,即手掌張開後大拇指與中指之間的距離;“庹”,即兩臂伸平後之間的距離;“步”,即人正常走的步幅;等。雖然這種測量方法非常方便,但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身體差異,從而造成不同的測量結果。

於是人們就統一了度量標椎,出現了“丈、尺、寸”等測量單位(古代的丈尺寸與現代並不相同,要比現代的小)。測量單位得到統一後,測量結果就是唯一的,大大促進了人們的交流。

但這種測量結果不夠精確。到了現代,世界便統一使用“米”作爲測量長度的單位。規定:光在1/29979245秒內所走的長度,稱爲“1米”。

在此基礎上,其它的長度單位也就應運而生了。當人們用“米”作單位去測量較遠的距離時,發現測量速度太慢,測量單位太小,於是便嘗試用“十米”、“百米”、“千米”等作單位去測量,確實快了許多。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用“千米”作單位測量較遠距離時較爲快捷與方便,於是慢慢被世界廣爲應用,就產生了新的統一長度單位“千米”(在中國也稱爲公里)。

故事得從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說起,當時國王揮霍無度,爲了滿足自己揮霍,就不斷加稅,貴族們爲了多徵稅,私自設立各種計量單位(全國多達25萬種),層層徵稅,讓國民苦不堪言。

最終,忍無可忍的民衆發起革命,攻佔了巴士底獄,推翻了路易十六,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國國民制憲議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統一度量衡。由法國著名科學家拉瓦錫着手完成。

到1795年,法國科學院頒佈了一套新的計量體系,稱爲“米制”(Metric)。10毫米等於1釐米;10釐米等於1分米;10分米等於1米,法國科學院將米定義爲“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

隨着國際貿易的提升和殖民主義的擴張,米制在全世界範圍內逐漸推廣開來,全球所有國家基本都使用米制,這就是釐米的由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