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1W

花燈節是藏族與廣西部分漢族的節日。藏族花燈節又名酥油花燈節,節期爲藏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拉薩八廓街四周擺滿了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人物和鳥獸。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起舞,徹夜不眠。有時,要延續幾天才能結束,這是拉薩最熱鬧、最快活的節日。

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花燈節是哪一天

導讀:花燈節是一個節日,是一個賞各式各樣花燈的日子,我國花燈節起源由來有着悠久的歷史,花燈演變至今已是民族民間文化的瑰寶。那麼,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花燈節是哪一天呢?想知道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花燈節,是藏族與廣西的部分漢族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四月初八日夜晚。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要在門前點燃燈籠。燈的種類形狀很多,上有書法,繪畫,燈謎,五彩繽紛,很是美觀。每個地方的來由都不盡相同。

花燈節的由來

其實,“花燈節”之起源比漢武帝祭泰一可能還要早。在殷商時期,民間就有用火祭社的活動,“社”之本義就是祀土,就是祭土神。所以民間於正月十五日要舉辦“社火”。

社火者,以火祭社之謂也。後來把火祭的形式逐漸變爲花燈祭,這纔有了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

總之,“花燈節”之俗歷史悠久,裏邊也夾帶着一些宗教內容。傳說魁星滿腹經文,但屢考不中,便跳河自殺,後被河鰲救活,成爲魁星神。據說天水歷史上文官輩出,並多崇拜和信仰魁星。社火中的魁星形象爲魁面,騎鰲魚。右手握筆,左手掌硯,行走若跛舞。一路上沿途觀衆皆揖手作拜。魁星用筆蘸水、四處甩灑。當地人認爲,凡有水滴落額頭,家有讀書人高中。

除此之外,甘肅村民還特別講究“攆靈官”、“跪青官”。四大靈官走在隊前,後面緊隨青年兒童,呼喊着走東家竄西家進行驅邪逐疫。靈官過後,接着春官來了。家長拿出好煙好酒進行招待,春官點燃案頭的香火,脫口說些祝頌詞,便揚長而去。

這些古老的儀式之後,全村男女老幼便涌到社火場去,一直玩到天快亮,才漸漸回家。

元宵節花燈的寓意是什麼

元宵節是一年中燈火最旺的時節,可算得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間的燈火,自然也不例外。當然,這裏要把燈與火區分開來。燈,是鬧花燈;火,是放煙火。

鬧花燈是元宵節漢族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爲“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

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爲山西民間羣衆自發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着觀燈的羣衆。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漢民族民間文化的瑰寶。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歷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爲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箇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而鬧花燈的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花燈節具體是哪一天

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花燈節是藏族與廣西部分漢族的節日。藏族花燈節又名酥油花燈節,節期爲藏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拉薩八廓街四周擺滿了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人物和鳥獸。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起舞,徹夜不眠。有時,要延續幾天才能結束,這是拉薩最熱鬧、最快活的節日。

花燈節具體是哪一天

花燈節,中國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四月初八日夜晚。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要在門前點燃燈籠。燈的種類形狀很多,上有書法,繪畫,燈謎,五彩繽紛,很是美觀。每個地方的來由都不盡相同。

花燈節的由來

其實,“花燈節”之起源比漢武帝祭泰一可能還要早。在殷商時期,民間就有用火祭社的活動,“社”之本義就是祀土,就是祭土神。所以民間於正月十五日要舉辦“社火”。

社火者,以火祭社之謂也。後來把火祭的形式逐漸變爲花燈祭,這纔有了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

總之,“花燈節”之俗歷史悠久,裏邊也夾帶着一些宗教內容。傳說魁星滿腹經文,但屢考不中,便跳河自殺,後被河鰲救活,成爲魁星神。據說天水歷史上文官輩出,並多崇拜和信仰魁星。社火中的魁星形象爲魁面,騎鰲魚。右手握筆,左手掌硯,行走若跛舞。一路上沿途觀衆皆揖手作拜。魁星用筆蘸水、四處甩灑。當地人認爲,凡有水滴落額頭,家有讀書人高中。

除此之外,甘肅村民還特別講究“攆靈官”、“跪青官”。四大靈官走在隊前,後面緊隨青年兒童,呼喊着走東家竄西家進行驅邪逐疫。靈官過後,接着春官來了。家長拿出好煙好酒進行招待,春官點燃案頭的香火,脫口說些祝頌詞,便揚長而去。

這些古老的儀式之後,全村男女老幼便涌到社火場去,一直玩到天快亮,才漸漸回家。

西藏花燈節

藏曆正月十五,正是藏族的花燈節。這一天晚上,拉薩八廓街四周,擺滿了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圖案和人物、鳥獸。人們紛紛擁到八廓街遊玩。 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間藝術家用本地盛產的酥油和色彩,製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盤及各種姿態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細的燈架,玲瓏剔透。人們還利用酥油花再現出各種神話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鳥和景象,有的成屏連片,像立體的連環圖一樣。精采的圖案、多姿的燈花吸引了萬千觀衆。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起舞,徹夜不眠。有時延續幾天才能結束,這是拉薩最熱鬧,最快活的節日。

節慶日期:藏曆正月十五日(與農曆元宵節相差不遠)

活動地點:拉薩主要在八廓街以及大昭寺、小昭寺等寺院。

酥油花

每年藏曆正月十五日,爲了慶祝釋迦牟尼與其他教派辯論的勝利,在藏區各大寺院都要舉行油塑藝術展覽,即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鳥獸的形象並點燃酥油燈進行祝福。藏族稱之爲“甘丹昂曲”,爲傳統的宗教節日。

酥油花燈節,藏語稱“美多卻傑”,其間還要由寺院舉辦跳神等歌舞活動。跳神者身穿繡袍,臉戴面具,在藏式喇叭、嗩吶、牛皮鼓和鑼鼓的伴奏下,邊舞邊歌,以示歡慶。

藏曆正月十五日,白天人們到各寺朝佛祈禱,夜晚在拉薩八角街舉行酥油花燈會,滿街搭起各種花架,上面陳列五顏六色的神仙、人物、鳥獸和花木等形象。花燈點燃之後,宛如羣星降落,閃閃爍爍,一片輝煌。達賴喇嘛和主要官員照例出巡觀賞花燈。精彩的景觀,多姿多態的花燈,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和無數的觀光客,人們徜徉於燈海人流之中,通宵達旦。在燈會上還有木偶表演等多種娛樂活動,更使青年人和兒童興高采烈,流連忘返。

酥油花是雕塑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相傳酥油花起源於西藏。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和藏王松贊干布完婚時,帶去釋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寺內供奉。這尊佛像原來沒有冠冕,宗喀巴學佛成功以後,在佛像頭上獻了蓮花形的“護法牌子”,身上獻了“披肩”,還供奉了一束“酥油花”,這就是酥油花的來歷。塔爾寺是宗喀巴的誕生地,不久酥油花就傳到這裏,並在塔爾寺得到弘揚和發展,在明萬曆年間這種油塑技藝傳到塔爾寺後,在當地藝人們長期精心研製下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詣。藏族信教羣衆有向寺院奉獻酥油的習俗,一般僅供點佛燈和僧人食用。而每逢藏曆年正月十五之前,他們將純淨的白酥油送到塔爾寺,寺中的僧藝們在其中揉進各色礦物染料製成塑造用的胚料,然後在寒冷的房間中搭架塑造。爲防止製作中酥油因體溫融化影響造型,他們不時將手塞進刺骨的雪水中降溫。

酥油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酥油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酥油花燈節是藏族的節日。

酥油花燈節始於明朝永樂七年,由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於藏曆正月十五在拉薩創辦傳昭法會時所創,宗喀巴向拉薩大昭寺內的佛祖釋迦牟尼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燈,以酥油花燈紀念佛祖釋迦牟尼降伏邪魔。另一說爲,酥油花燈是爲了慶祝佛祖釋迦牟尼與其它教派大辯論獲勝。

每年藏曆正月十五日,在藏區各大寺院都要舉行油塑藝術展覽,即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鳥獸的形象並點燃酥油燈進行祝福。藏族稱之爲“甘丹昂曲”,爲傳統的宗教節日。

酥油花燈節是怎麼舉行的

藏曆正月十五是傳昭大法會的最後一天,這天,藏民族居住的地方多會擺出用五彩酥油雕塑成的花鳥魚蟲和人物形象,歡慶酥油花燈節。西藏各地的僧俗民衆以及民間藝術師們用本地盛產的酥油和藏式顏料,製作出精緻的酥油花,許多酥油花還以多個畫幅構成連環故事,講述藏民族的古老傳說。

酥油花燈節習俗的由來

藏族以酥油奉佛之俗可追溯到松贊干布時期。7世紀中葉,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干布成婚,文成公主帶去的尊者釋迦牟尼像被供奉在大昭寺內。

根據佛教傳統,用以供佛的物品有特殊規定。供花表示佈施,塗香表示持戒,獻淨水錶示忍辱,薰香表示精進,奉飯食表示撣定,供燈表示智慧。

因時值冬日,六供物之一的鮮花無從覓得,只好用酥油塑成一束花,供奉佛前。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學佛成功後,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正月在拉薩大昭寺舉行了萬人祈願大法會。

法會期間,宗喀巴夢見荊棘變成明燈,雜草化爲鮮花,宗喀巴認爲這是仙界在夢中的顯示。爲使大家也能看到仙界,宗喀巴組織人用酥油塑成各種花卉樹木、奇珍異寶,再現夢境,連同酥油供燈奉獻在佛前。這種活動沿襲至今。

酥油花是什麼

酥油花和正月十五酥油花燈會傳到甘青藏區,其中青海塔爾寺的酥油花最爲著名,被譽爲塔爾寺藝術三絕之一。塔爾寺每年正月十五日展獻的酥油花,要在3個月前開始雕塑。先用麥草紮成骨架,然後將酥油染黑、用石塊搗砸均勻,成爲柏油狀的黑酥油,用以塑造基本形體。之後,再經冰水長時間浸泡、揉搓,並調和各種顏色的酥油進行細部雕塑和上色勾描。塔爾寺酥油藝術的內容有花卉盆景以及《釋迦牟尼本生故事》、《文成公主進藏》、《唐僧取經》等連環故事。每年正月十五日在寺內展出,平時陳列在大金瓦殿對面山坡的原辯經院內。拉卜楞寺的酥油花燈則分散製作,嘉木樣大囊和各個學院都有準備,聞思學院的因明、般若、中觀、俱舍和戒律五大部13個學級每個班都要製作一架,其餘5個學院、各囊欠以及河南蒙旗親王府也都參加。正月十五日晚,在大經堂周圍各自固定的位置上提前支好木架,然後將塑好的酥油花陳列其上,並在花前供奉酥油燈。展出後列出評比名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