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86W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是什麼意思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的意思是: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恭維自己就高興。如果這樣,不好的朋友就會與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會與你斷交。

該句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規》。

原文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1卻。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2,漸相親。

無心非3,名爲錯,有心非,名爲惡。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4。

譯文:

如果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生氣,聽到別人的稱讚就歡喜,壞朋友就會來找你,良朋益友就會離你而去。

聽到他人稱讚自己,唯恐過譽;聽到別人批評自己,欣然接受,良師益友就會漸漸和你親近;

不是存心故意做錯的,稱爲過錯;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惡。

知錯改過,錯誤就會消失;如果掩飾過錯,就是錯上加錯;

註釋:

1、友:友直,友量,有誠信。

2、直諒士:正直誠實的知識分子。

3、非:用作動詞,做壞事。

4、辜:罪,罪過。

作品賞析

《弟子規》是一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是說,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爲大丈夫。《弟子規》就是其入門讀本。

作品介紹: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後改名爲《弟子規》。

全書分爲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其內容都是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是在清代文字獄背景下的作品。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