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隊是什麼級別

來源:趣味百科館 2.69W

我國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曾編縱隊,相當於軍,縱隊司令是軍長級別。縱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革命戰爭時期的一級組織。

縱隊是什麼級別

解放戰爭初期,共編成27個野戰縱隊(含相當於縱隊的師)及6個野戰旅。縱隊一般轄3個師或旅,隸屬於野戰軍或軍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取消縱隊番號。



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是什麼級別的

縱隊相當於軍級單位這一級別。

"縱隊”,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是相當軍級單位的編制,比如,電影《紅日》重點就是講的解放軍第6縱隊與兄弟部隊1、4、8、9縱隊,參加攻打山東孟良固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的故事。“六縱”就是後來的24軍 。

之所以稱“縱隊”,是戰爭時期非正規的一種編制,有任意、縱向、南北向、從前到後的含義。他可以隨意根據需要編制下屬部隊,比如下屬幾個師,幾個團,也可以下屬幾個大隊,可多可少,比較靈活機動。

列如,有“瓊崖縱隊”、“東江縱隊”、“崑崙縱隊”、“江南遊擊縱隊”、“特別縱隊”等。

到解放戰爭後期,部隊有極大的發展,“縱隊”已經達到數萬人,遠超過一個軍的人數。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下發了《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規定軍的番號排列數目爲70個軍。1948年11月至1952年10月,我軍共組建67個軍。第56軍、57軍、59軍一直沒有組建過。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軍。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2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軍。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3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軍。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軍。

1950年1月10日,新疆民族軍在伊寧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軍。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

1949年2月中旬,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軍。

1949年2月下旬,西北野戰軍第8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軍。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國民黨新疆警備副總司令、南疆警備司令兼整編第42師師長趙錫光隨陶峙嶽率所部起義。12月29日,其整編第42師就地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軍。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第2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軍。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軍。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軍。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10,13旅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11,22旅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軍。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整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第1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及冀魯豫部隊一部在河南項城地區合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改編爲第二野戰軍,豫皖蘇軍區機關及其獨立旅和各軍分區基幹團、中原野戰軍第1縱隊第20旅組建爲第18軍。

1949年5月1日,陝南軍區所屬第12旅、第17師於湖北鄖陽縣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9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軍。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

1949年2月,膠東軍區前線指揮部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2軍。

1949年2月,渤海縱隊與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軍第59軍合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軍。

1949年2月,江淮軍區第34旅、獨立旅與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軍第77軍第132師合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

1949年2月,魯中南縱隊與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整編第96軍合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

1949年9月19日,國民黨綏遠省(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政府主席、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董其武率綏遠省軍政各界領導人與各族代表共39人聯合署名通電起義。12月9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將董其武所部第111軍在內蒙包頭地區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軍。

1949年9月19日,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董其武率綏遠省軍政各界領導人和各族代表共39人聯合署名通電起義。12月9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其新編獨立第7師等部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4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9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

1948年11月,東北軍區第12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

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軍委授予原國民黨軍第60軍起義部隊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

1949年6月,國民黨華中軍政副長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黨軍第19兵團司令官張軫,乘機率所屬第128軍軍部及第312、第313、第314、第309師共2萬餘人在湖北武昌起義。7月,中共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將起義部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1軍。

1949年8月,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和華中軍政副長官兼第1兵團司令陳明仁率領綏署司令部、兵團部和3個軍共7萬人宣佈起義。11月,在長沙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兵團和一部改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2軍。

1949年11月,長沙起義的國民黨軍保安部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3軍。

新中國成立後,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軍和44軍濃縮而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5軍的前身是第48軍軍部及第144師和第49軍第145師、第21兵團第215、第219師等部。

1949年2月中旬,桐柏軍區集中所屬3個旅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8軍。

1949年2月,華北野戰軍第8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0軍。

1949年2月,華北軍區第13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1軍。

1949年3月1日,華北軍區第15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2軍。

1949年2月,華北野戰軍第3縱隊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

1949年2月,華北軍區第4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4軍。

1949年2月,華北軍區第8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

1949年1月,華北軍區第1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6軍。

1949年2月,華北軍區第2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7軍。

1949年1月,華北軍區第6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

1949年1月,華北軍區第7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9軍。

1949年4月,華北軍區第14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0軍。

縱隊司令是什麼級別

1、縱隊相當於後來的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基本戰役單位。解放軍在戰爭中不斷擴編,因而不同時期解放軍的縱隊司令最後授銜也是不同的。

2、早期的縱隊司令軍銜以上將爲主,中將、大將爲輔,行政級別也多以正副兵團爲主。57位開國上將中有近30位是最初的縱隊司令或政委,如許世友、楊得志等到了解放戰爭後期都升到了指揮三四個縱隊或軍十幾萬人的兵團司令。

3、到了後期的縱隊司令,全軍共有55個縱隊,加上縱隊政委得有100多人(某些縱隊存在司令兼政委的情況),上將的評比標準和人數嚴格限制,顯然57個上將不夠分的,他們的軍銜基本上以中將爲主,極少數是少將和上將。

4、縱隊改軍之後,在軍之上,又設立了兵團。一般一個兵團下轄多個軍,兵團的最高指揮官也被稱爲司令。而兵團司令大都由縱隊司令提拔而來,那些資歷更深,戰功更卓著的縱隊司令便被提拔爲了兵團司令。

5、所以在1955年評銜時,就有兵團級、副兵團級,以及軍級來進行劃分。一般兵團級相匹配的軍銜,主要以上將爲主,當然也有少量授大將的情況,在副兵團級中,也有少量授上將的情況,軍一級的授銜標準,主要以中將和少將爲主。

擴展資料:

縱隊在解放戰爭時期的人數:

1、解放戰爭初期:縱隊一般轄2-3個旅(師),其中以2個旅的居多。1個旅往往不能達到3個團的編制,所以曾經有轄2旅4團的縱隊。

2、解放戰爭中期:華野各主力縱隊平均在2.3萬人。1947年,劉鄧結束“魯西南戰役”後,其1,2,3,6縱隊齊裝滿員,平均每個縱隊在3萬人左右。

3、大決戰期間:東野主力縱隊平均在5萬人左右,一般轄3師9團外加1炮團。其師一級平均在1.4萬人,個別主力師甚至達到1.8萬人。華野主力縱隊參差不齊,主力縱隊多在2.3萬-2.8萬之間。中野平均也就1.5萬人。

4、解放戰爭後期:1949年初,二、三、四野開始縱隊改軍下轄師。僅是名稱改變,再就是部分縱隊領導走向兵團領導而已。四野入關前,將所轄的十幾個野戰獨立師的分編入各縱隊。因此一個主力縱隊轄4師12團外加炮兵、工兵等分隊,人數一般超過6萬,個別縱隊達到7萬。

5、解放戰爭末期:縱隊於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時,統一改編爲軍,即現在解放軍集團軍的前身。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縱隊

縱隊是什麼級別編制,人數呢?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軍隊編制之一,相當於軍。一般一個縱隊開始階段下轄2~3個旅,一般以2個居多。一個新成立的縱隊人數一般情況下很少超過2萬人。根據各野戰軍的地域和時期的不同,縱隊人數也不同。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情況要好,中原野戰軍次之,西北野戰軍最少。舉個例子:劉鄧大軍在結束魯西南戰役時,人員齊整,平均每個縱隊人數在3萬人左右,經過大別山磨難之後,平均人數1.5萬人。而西北野戰軍王震的部隊,僅僅7000人左右。每個野戰軍下轄的縱隊也不盡相同,其中華東野戰軍下轄12個縱隊。東北野戰軍有12個縱隊,中原野戰軍有7個,西北野戰軍有7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