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歷史氣候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2W

指自人類文明出現以來尚無儀器觀測資料的歷史時期的氣候。其時間上限並無定論。中國概指自仰韶文化以來約五千多年間的氣候;其他國家指的是公元前四千年埃及文化出現以來的氣候。20世紀以來,在這方面的研究逐步展開,歐洲和日本的學者作過許多探索,尤以英國C.E.P.布魯克斯最有成績。中國的系統研究始於20世紀20年代,爲竺可楨所開創,他爲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什麼是歷史氣候

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大量的歷史材料(包括考古發掘物和歷史文獻記載),尋找能反映當時氣候狀況的證據,用來分析過去的氣候狀況,重建歷史氣候序列,繪製歷史氣候圖等,並且研究有觀測記錄以前的歷史氣候變化。

考古發掘物如動植物遺骸、江河湖海的水位遺蹟或人工刻記和古木等,都可提供歷史氣候的信息。例如,由安陽殷墟(約公元前1400~前1100年殷代故都遺址)發掘出的大量亞熱帶動物獏、水獐和竹鼠的遺骸,可推測當時的氣候比現今溫暖潮溼;由長江上游涪陵白鶴梁的石魚題刻(見彩圖)記載的公元 764年以來72個枯水年份的水位,可推測其上游流域降水狀況的變化;從古墓葬、古建築和考古發掘所得的古木,在一定條件下可藉助於年輪氣候學的分析方法,來推斷古代的氣候。

什麼是歷史氣候 第2張

歷史文獻如官方史書、宮廷檔案、地方誌、農書、類書、宗教案卷、航海日誌、私人日記和文學作品中,有關於水、旱、風、雨、冷、暖、霜、雹等的浩繁記載,系統地蒐集、輯錄、鑑定這些材料,可編制各類氣候年表。也可將年表轉換成定量的氣候參數序列,如干溼指數、冷暖指數、旱澇等級、寒凍頻率、冰凍次數序列等,以分析歷史氣候的變化。通常建立這類定量序列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頻率法。統計某區域內某種氣候現象在一定的時間單元(如每10年、100年)內所出現的次數,構成一個頻率序列,如中國每世紀江河封凍次數、歐洲每10年的寒冬次數等序列。

(2)指數法。爲了避免歷史記載前後簡繁不一和記載不全而產生的影響,可用比值法計算各種氣候指數以構成序列。如水旱指數ID/FD爲旱災出現次數,F爲水災出現次數),用以表示各時段的乾溼狀況。

(3)等級法。把一定區域內某項氣候記載的內容分爲若干類,用等級來表示其程度,以構成等級值序列。如中國各地近 500年旱澇等級序列,就是將有關旱澇的文字記述(反映旱澇的發生季節、持續時間、程度)分成十餘類,歸納爲5個等級:1級—澇,2級—偏澇,3級—正常,4級—偏旱,5級—旱。逐年評定一個區域的旱澇等級值,便構成本區域的旱澇等級值序列。

用上述方法建立的氣候參數序列,最好能同現代儀器觀測的氣候記錄進行對比,以說明參數序列的科學含義。依據這些序列的資料,也可以繪製出某些氣候圖,如《中國近500年旱澇分佈圖集》中的逐年旱澇分佈圖。

此外,一些物候記錄,如每年植物開花日期、作物收穫日期等,通過同現代的物候記錄對比,也可用來分析當時的氣候變化(見物候學)。

世界歷史氣候變化

自公元前4000年以來,世界範圍的氣候經歷了多次冷暖乾溼的變化。由文化發展較早或所獲得的氣候變化的證據較明顯的地區,如埃及尼羅河流域、 希臘、 羅馬和北極等地區,通過對這些地區的歷史材料的分析,可以將氣候變化分爲幾個主要時期(見上頁世界歷史氣候變化表)。

中國歷史氣候變化

根據對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材料等的分析,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和世界歷史氣候變化的趨勢大致相似。

近5000年氣候變化

如以氣溫作爲度量氣候變化的指標,根據對歷史材料的分析可知:近5000年中的前2000年(從仰韶文化時代到殷墟時代)是一個溫暖的時期,大部分時間的 1月份氣溫比現今高3~5°C。這個時期的氣溫波動情況還不很清楚,但已發現證據,在距今4000年左右,氣候曾一度轉寒。近5000年中的後3000年內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動,波動幅度爲2~3°C(年平均氣溫),有四次明顯的寒冷時期,分別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前後(六朝)、公元1200年前後(南宋)和公元1700年前後(明末清初);在這四個時期之間的秦漢、隋唐和元代分別爲溫暖時期。5000年間最溫暖的時期(殷墟時代),黃河流域綠竹繁茂,野象犀牛出沒於林莽之間,當地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約高2°C左右。最冷的時期如南宋和明末,屢屢出現凜冽的寒冬,太湖、洞庭湖、鄱陽湖多次封凍,車馬暢行冰上;熱帶地區冰雪頻繁,江南的柑桔和福建的荔枝歷遭凍毀,當地平均氣溫約比現今低 1°C多。縱觀5000年的氣溫變化,總趨勢是逐漸變冷(見圖)。 某些熱帶動植物生存界限的逐漸南移,正反映了這種變化的趨勢。

什麼是歷史氣候 第3張

近500年氣候變化

近500年的歷史材料最爲豐富,對正史、地方誌、類書等史料中冷暖記載進行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近 500年間存在着三次明顯的冷暖交替過程。大致說來,這三次寒冷時段分別出現在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三次溫暖時段分別出現在1550~1620年、1770~1830年、1900~1950年。一些研究還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開始了第四次寒冷時段(見現代氣候變化)。對物候材料和果樹凍害、水稻種植記錄的分析所作出的結論也與此相印證。在上述的冷暖時段中,還存在着次一級尺度的波動。總的說來,近 500年間氣溫波動的振幅約爲1.8~2.0°C,其中最冷的10年的平均冬溫比現今低1°C多。

根據史料中有關旱澇的記載推斷乾溼狀況,發現乾溼變化有明顯的階段性。大致說來,16~17世紀是近500年來比較乾旱的時期,18~19世紀則比較溼潤,20世紀以來又趨向乾旱。

參考書目

竺可楨著:《竺可楨文集》,科學出版社,北京,1979。ks,Climate through the Ages,2nd ed.,Ernest Benn,London,1950.

張家誠等編著:《氣候變遷及其原因》,科學出版社,北京,1976。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天氣氣候研究所編:《全國氣候變化學術討論會文集(1978年)》,科學出版社,北京,1981。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主編:《中國近500年旱澇分佈圖集》,地圖出版社,北京,198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