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親不認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7W

意思是: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不認所有親屬。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不徇私情。

六親不認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六親不認

成語發音:liù qīn bù rèn

成語解釋: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不認所有親屬。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不徇私情。

成語出處:張天翼《萬仞約》:“那名堂一立,就六親不認了。”

成語繁體:六親不認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正音:親,不能讀作“qìnɡ”。

近義詞:寡情絕義 鐵面無私 

成語例句:我丟了差事雲找他,他不惟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經常聽到有人說“六親不認”這個詞,這裏的六親指的是什麼?

“六親不認”如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任何人都不講情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通融的餘地,跟“鐵面無私”意思相同。現代人常用來評價某個具體的人或具體的事。

從衆多學者的考證結果來看,這個成語應該是從普通大衆的口語裏逐漸定型下來的,它究竟誕生於何年何月,已經無法考證,因爲古籍裏沒有出現過這個詞彙。

古籍裏跟“六親不認”最相近的詞彙,出自《道德經》第18章,說道:六親不和,有孝慈。

意思是說,如果出現了“六親”之間不和睦有紛爭的時候,才能體現出對上孝順、對下慈愛的可貴。在古人看來,孝順和慈愛就像粘合劑,能把一個家族乃至一個社會粘合起來,形成一個和和美美的整體。

“六親不認”在成型之時,在詞性上比較模糊,很難判定它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以我的認知,把它看成是中性詞比較妥當。

之所以說它的詞性模糊,源於兩個要點。

一是,用在不同職業和身份之人的身上,表達出來的含義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相反的。

二是,用在不同場景下,也會得出完全不同的含義,主要是看對公還是對私。

比如,對一名官員來說,他如果六親不認,那麼,在大衆眼裏,他就是忠於職守的好官。如北宋時期的包拯,就是公認的好官、清官,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做到公正無私,被老百姓譽爲“包青天”。

如果對一名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中年男人來說,他如果六親不認,不去孝敬父母,不去撫養兒女,對其他親友也不聞不問,那麼,他肯定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人,人格不完善,肯定要遭人唾罵。

古人對“六親”具體指代哪些人?也沒有一個統一答案,其中,以《左傳》和《漢書》裏所講的最有可信度,支持率也最高。

《左傳》裏有這樣一句話:六親者,爲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

父子、兄弟、姊姑、甥舅,大家都能理解,“昏媾”和“姻亞”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

實際上,這兩個詞彙跟今天的“婚媾”和“姻婭”通用,只不過當時還沒有造出那麼多字,都是指代通過婚姻關係而結成的親戚,如,岳父、岳母、公婆、大舅子、小舅子,等等。

隋末唐初有一位著名學者,名叫顏師古,他是研究《漢書》的專家,曾花費半輩子時間對《漢書》進行了註解,出版了著作《漢書注》,他這本書被歷代學者看作是最全面《漢書》註解。書裏邊對“六親”這樣解釋: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

確切來說,“六親”就是父親和母親,哥哥和弟弟,老婆和孩子。

因爲《漢書注》很有權威性,因此,顏師古所說的“六親”,被歷朝歷代大多數人認同。

可以看出,“六親”是指跟自己有血緣關係和婚姻關係的六種親人,父母親、哥哥弟弟、老婆孩子都是生命中關係最親密的人。

但是,現代一些學者把“六親”的概念向外拓展了不少,指代六種形式的親戚關係,並以不同個體來對應,這種觀點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

第一種親,是指跟父親有關係的親戚,包括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姑媽等。

第二種親,是指跟母親有關係的親戚,包括外爺外婆、舅舅、姨媽等。

第三種親,是指兄弟之親,包括哥哥、嫂子、弟弟、弟媳、侄子、侄女等。

第四種親,是指姐妹之親,包括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外甥等。

第五種親,是指夫妻的父母親,包括公公婆婆,岳父岳母。

第六種親,是指子女由婚姻形成的親戚關係,包括兒媳和女婿。

“六親不認”是什麼意思?

“六親不認”的意思是指不重天倫,不通人情,不認親朋好友,對親屬都不顧。泛指對誰都不講情面。

“六親不認”中的“六親”指:

一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說,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

二據《老子》說,以父子、兄弟、夫婦爲六親。

三據《漢書》說,以父、母、兄、弟、妻、子爲六親

成語出處:張天翼《萬仞約》:“那名堂一立,就六親不認了。”

成語造句:我丟了差事雲找他,他不惟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

成語讀音:六親不認 讀音[liù qīn bù rèn]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