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來源:趣味百科館 5.05K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意思是:讀書人必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爲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是《論語·泰伯》中曾子說的一句話。原文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意思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推行仁政當作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死了才停止,不是很遠嗎?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爲責任重大而且路途遙遠。

【出處】《論語十則》——先秦·孔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爲責任重大而且路途遙遠。把推行“仁愛”看作自己的責任,不也重大嗎?奮鬥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遙遠嗎?”

擴展資料

《論語十則》創作背景

論語十則原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課,選自《論語譯註》。《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然後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

《論語》多爲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不僅篇幅較長,而且注重記述,算得上一篇結構完整的記敘文,人物形象鮮明,思想傾向通過人物表情、動作、對話自然地顯露出來,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論語》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也是一個特點。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讀書人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爲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出處:《論語·泰伯章》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讀書人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爲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爲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擴展資料:

曾子的這段話有三層意思:

一是胸懷寬廣,勉力行仁。青年人要胸懷大志。士子最大的志向是把仁愛之心灑滿人間,,救民於水火之中,讓仁德澤被羣生。青年人要有偉大的胸襟氣魄,站得高,看得遠,不要只斤斤計較於眼前的小利,而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勇於擔當。仁德是人心之全德。士子一定要身體力行,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二是立志有恆,寧靜致遠。青年人立大志,要有恆心、有耐力,方能保持久遠。心態上要平穩沉着、專心致志。古人談到大丈夫志在四方,立志有恆時,無不強調淡泊名利。

如果只是考慮名利,心有雜念,就不能實現遠大的志向。士子不要急於求成,應心無旁騖,虛心學習,專心歷練,在實際工作中修身成德,纔有恆久的耐力。富貴、溫柔易銷蝕其志。在順境與逆境的考驗中堅守節操,老而彌堅,才能實現遠大的境界與目標。

三是剛毅堅卓,百折不撓。人生的道路絕不是一馬平川,肯定會有坎坷不平,青年人應有挫折訓練,面對挫折時心態要健康,一定要在艱苦曲折中經受磨鍊,提升品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什麼意思

意思是: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爲責任重大而且路途遙遠。

【出處】《論語十則》——先秦·孔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爲責任重大而且路途遙遠。把推行“仁愛”看作自己的責任,不也重大嗎?奮鬥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遙遠嗎?”

擴展資料

1、《論語十則》創作背景

論語十則原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課,選自《論語譯註》。《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論語十則》作者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爲儒家經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