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簡介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6W

《紅巖》是1961年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楊益言。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受刑,敵人爲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的故事。

紅巖簡介

歷史意義

《紅巖》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爲國家、爲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紅巖》小說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們不能否認,藝術的東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實更完美一些,但當真實地接觸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鬥爭史實材料時,不能不承認沒有誇大的真實很多時候要比加工過的藝術更具衝擊力量。

紅巖的簡介

《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12月首版。

《紅巖》描寫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勢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瘋狂鎮壓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鬥爭。着重表現以齊曉軒、許雲峯、江雪琴等共產黨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戰鬥,雖然最後慘遭屠殺,但卻充分顯示了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紅巖》結構錯綜複雜又富於變化,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樸實,筆調悲壯,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

2019年9月23日,《紅巖》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擴展資料:

內容簡介

1948年,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重慶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爲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峯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爲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爲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

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爲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裏卻不以爲然。

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忍住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鬥的地方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巖

紅巖簡介(50字以內)

紅巖簡介:

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敵人爲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

《紅巖》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爲國家、爲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紅巖》小說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們不能否認,藝術的東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實更完美一些,但當真實地接觸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鬥爭史實材料時,不能不承認沒有誇大的真實很多時候要比加工過的藝術更具衝擊力量。

拓展資料:

創作背景

建國初期,爲了對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羅廣斌、楊益言和與他們並肩戰鬥過的劉德彬三個人共同把他們在獄中與敵人鬥爭的切身經歷寫出來。1950年7月1日開始在重慶《大衆文藝》上發表三人合作的報告文學《聖潔的血花》,後華東、華南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單行本。

1958年又在《紅旗飄飄》上發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憶錄《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羅廣斌和楊益言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紅巖》。小說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爲"共產主義的奇書",並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內外爲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贏得了巨大聲譽。"文革"中該書被誣衊爲"叛徒文學"成爲禁書,作者亦備受摧殘。羅廣斌和楊益言在"文革"爆發後受到殘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羅廣斌於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結束後小說重新出版發行。

紅巖主要內容簡介20字以內

紅巖主要內容是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敵人爲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

爲了粉碎敵人的陰謀,龍光華、許雲峯、江姐、成崗、劉思揚等人英勇犧牲了。伴隨着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去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

創作背景

《紅巖》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裏。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鬥爭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爲了“把這裏的鬥爭告訴後代”,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蔔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

接着,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巖》。從準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