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盡弓藏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72W

意思是:飛鳥打光了;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原來藉助的力量就被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鳥盡弓藏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鳥盡弓藏

成語發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

成語解釋:飛鳥打光了;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原來藉助的力量就被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成語出處:三國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成語繁體:鳥儘弓藏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常與兔死狗烹連用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藏,不能讀作“zànɡ”。

近義詞: 兔死狗烹  過河拆橋 

成語例句:小弟從徵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清 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二回)



鳥盡弓藏的意思

鳥盡弓藏的意思是指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詳細釋義: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語示例:“小弟從徵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清·陳忱《水滸後傳》。

三國·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惟有子房。”

清·遯廬《童子軍 ·歸田》:“敢脫巾攘臂要酬賞,只鳥盡弓藏自忖量,投戈還故鄉。”

成語故事: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任用大夫文仲、范蠡整頓國政,經過十年的忍辱負重和勵精圖治,使國家轉弱爲強,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羣臣時,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爲范蠡投湖自殺了。

可是過了不久,有人給文仲送來一封信,上面寫着:“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

越王爲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仲此時方知范蠡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

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仲,臨別留下佩劍讓文仲自刎,文仲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鳥盡弓藏是什麼意思

“鳥盡弓藏”的原義指鳥打完了,就把弓收藏起來;舊時用來比喻封建帝王取得政權之後,功臣遭到廢棄或殺害;後比喻目的達到後,將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成語出處: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鳥盡弓藏”。

運用示例:

1、三國·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2、宋·劉克莊《讀韓信馬援傳》:“病厭鳶飛鼓譟,晚悲鳥盡弓藏。”

3、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二回:“小弟從徵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

4、現代·魯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識時務者問:‘如果那時並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漢人也配享廟……則將如何?’我覺得頗費脣舌。”

5、現代·姚雪垠《李自成》:“一旦義軍戰敗,將軍對朝廷已無用處,鳥盡弓藏,免死狗烹的時候就要到來。”

鳥盡弓藏是什麼意思 鳥盡弓藏的出處

1、鳥盡弓藏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爲niǎo jìn gōng cáng,解釋是說鳥打完了把弓藏起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過河拆橋。

2、成語出處

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成語含義】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效力有功的人拋棄或殺掉。

鳥盡弓藏是成語嗎?,成語鳥盡弓藏什麼意思

1.鳥盡弓藏是成語。

2. 鳥盡弓藏,漢語成語,拼音是niǎo jìn gōng cáng,意思是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

3.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4.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