騏驥困鹽車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3W

意思是:猶言驥伏鹽車。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騏驥困鹽車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騏驥困鹽車

成語發音:qí jì kùn yán chē

成語解釋:猶言驥伏鹽車。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成語出處:唐·胡曾《詠史詩·虞阪》:“未省孫陽身沒後,幾多騏驥困鹽車。”

成語繁體:騏驥困鹽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人處於困境時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驥服鹽車 查看更多騏驥困鹽車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元·陳深《書駿馬圖》詩:“只今騏驥困鹽車,落日長鳴漫昂首。”



驥伏鹽車文言文翻譯

1. 文言文答案 驥伏鹽車

1、有一匹千里馬老了,被人用來拉腳。主人讓它拖着沉重的鹽車在太行山道上攀登。

老馬低頭負重,一步一步在坎坷的山道上挪移。它被烈日曬得汗水淋淋,四條瘦腿戰戰兢兢,一個打滑,就倒了下去。它使盡全力,剛掙扎着站立起來,又一個前失,趴到地上,摔得蹄潰膝爛,尾巴無力地搭拉着,鮮血混着汗水一滴一滴灑在山路上。來到一道陡坡前,老馬跌着滾着,怎麼也拉不上去了,趕車人的皮鞭象雨點一樣落在它瘦骨嶙峋的背上。

這時候,相馬專家伯樂乘車迎面而來。他仔細地看了看老馬,連忙跳下車來,撫摸着傷痕累累的馬背大哭起來。他解下身上的麻布袍子披到老馬的背上。老馬淚水汪汪地看着伯樂,忽然打了一個響鼻,仰天長嘯起來。那嘯聲既蒼勁又悲涼,在山谷中久久迴響。它是在告訴人們,伯樂纔是千里馬的知己啊!

2、有匹上了年紀的好馬,"服鹽車而上太行",結果是"蹄申膝折","白汗交流",還是上不了山。伯樂看到後,給它卸下車轅哭,這匹馬也"仰而鳴,聲達於天"。見《戰國策•楚策四》。後以"驥伏鹽車"喻才能受到壓制。明吾丘瑞《運甓記•辭親赴任》:"爭奈塵理,未逢鑑識,譬之劍沉豐獄,驥伏鹽車。"

3、千里馬老了,駕着裝鹽的車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蓋折斷了,尾巴被浸溼,皮膚也潰爛了,口水灑到了地上,汗水滿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間,再也上不去了。

伯樂遇到了它,從車上跳下來,抱住它痛哭,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給它披上。

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嘆了一口氣,又昂起頭高聲嘶叫,那聲音直上雲天,響亮得就好像金石發出來的一樣,這是爲什麼呢?他知道伯樂是自己的知己啊。

4、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5、《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O喻指人才處於困境。唐李白《天馬歌》:“鹽車上峻阪,倒行逆施長日晚。”另參見地理部•土石“鹽阪”、動物部•走獸“鹽車駿”、人事部•貧賤“驥服鹽車”。 意思是人不能盡其才。

2. 驥伏鹽車 全文翻譯

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 太行 。

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 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

驥於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見 伯樂 之知己也。”後以“驥伏鹽車”謂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意思是,有匹千里馬,牙齒已動搖,拉着鹽車上太行山。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形容老馬拉車時的困苦)仍拉着車轅而上不去。

伯樂看見了,下車趴在馬上哭,解開衣服蓋在馬身上。老馬於是噴鼻而長嘯,聲音響徹天際,……網上有啊,你問什麼要提問呢( *** 的抄了別人了,嘻嘻)。

3. 請問有誰知<>的譯文

譯文:

千里馬老了,駕着裝鹽的車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蓋折斷了,尾巴被浸溼,皮膚也潰爛了,口水灑到了地上,汗水滿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間,再也上不去了。

伯樂遇到了它,從車上跳下來,抱住它痛哭,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給它披上。

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嘆了一口氣,又昂起頭高聲嘶叫,那聲音直上雲天,響亮得就好像金石發出來的一樣,這是爲什麼呢?他知道伯樂是自己的知己啊。

原文:《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見伯樂之知己也。

4. 【古文驥服鹽車】的解釋從汗明見春中君

翻譯如下: 說客汗明去拜見楚相春申君黃歇,等候了三個月纔算見到。

兩人談完話,春申君很高興,汗明想要再談,可是春申君卻說:“我已經瞭解先生,先生可以多休息幾天了。”汗明很不安地說:“我想問您一句話,又怕您責備我孤陋寡聞。

不知您和堯誰更聖明?”春申君說:“先生這話太過分了,我怎麼敢和堯相提並論呢?”汗明說:“那麼在您看來,臣是否可以和舜相比呢?”春申君說:“先生就是舜的化身。”汗明說:“您的話錯了,請讓我爲您把話說完了吧。

您的賢德實在不如堯。而臣的才能更趕不上舜。

可是讓有才能的舜侍奉聖德的堯,三年以後兩人才算互相瞭解,現在您在很短時間裏就瞭解了我,這就證明了您比堯還聖明,而臣比舜還有才能。”春申君說:“先生的話很有道理。”

於是召來守門官把汗明的名字寫在賓客薄上,每五天接見一次。 汗明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里馬的故事嗎?千里馬到可以駕車的年齡時,拉着載滿鹽的車上太行山。

四蹄伸展兩膝彎曲,尾巴低垂腳趾磨破,鹽汁和汗水灑了一地,走到半山腰就輾轉不前,只駕着車轅爬不上山。伯樂遇見了千里馬,跳下車來拉着它哭起來,解開自己的麻布衣服蓋在馬身上。

這時千里馬低下頭喘着粗氣,又仰起頭嘶鳴着,金屬和石器撞擊般的聲音震動九霄雲天,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千里馬認爲伯樂是它知己的緣故。現在敝人沒有才幹,生活窮困,穴居山巷,淪落在悲慘的生活裏,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您就無意爲臣洗去污點排除厄運,使我能爲您高聲說出在樑國受到的冤屈嗎?” 標星號的地方是你說的地方,爲了便於理解還是把全文的解釋都給你了。

5. 文言文答案 驥伏鹽車

1、有一匹千里馬老了,被人用來拉腳。

主人讓它拖着沉重的鹽車在太行山道上攀登。老馬低頭負重,一步一步在坎坷的山道上挪移。

它被烈日曬得汗水淋淋,四條瘦腿戰戰兢兢,一個打滑,就倒了下去。它使盡全力,剛掙扎着站立起來,又一個前失,趴到地上,摔得蹄潰膝爛,尾巴無力地搭拉着,鮮血混着汗水一滴一滴灑在山路上。

來到一道陡坡前,老馬跌着滾着,怎麼也拉不上去了,趕車人的皮鞭象雨點一樣落在它瘦骨嶙峋的背上。這時候,相馬專家伯樂乘車迎面而來。

他仔細地看了看老馬,連忙跳下車來,撫摸着傷痕累累的馬背大哭起來。他解下身上的麻布袍子披到老馬的背上。

老馬淚水汪汪地看着伯樂,忽然打了一個響鼻,仰天長嘯起來。那嘯聲既蒼勁又悲涼,在山谷中久久迴響。

它是在告訴人們,伯樂纔是千里馬的知己啊!2、有匹上了年紀的好馬,"服鹽車而上太行",結果是"蹄申膝折","白汗交流",還是上不了山。伯樂看到後,給它卸下車轅哭,這匹馬也"仰而鳴,聲達於天"。

見《戰國策•楚策四》。後以"驥伏鹽車"喻才能受到壓制。

明吾丘瑞《運甓記•辭親赴任》:"爭奈塵理,未逢鑑識,譬之劍沉豐獄,驥伏鹽車。"3、千里馬老了,駕着裝鹽的車爬太行山。

它的蹄子僵直了,膝蓋折斷了,尾巴被浸溼,皮膚也潰爛了,口水灑到了地上,汗水滿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間,再也上不去了。

伯樂遇到了它,從車上跳下來,抱住它痛哭,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給它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嘆了一口氣,又昂起頭高聲嘶叫,那聲音直上雲天,響亮得就好像金石發出來的一樣,這是爲什麼呢?他知道伯樂是自己的知己啊。

4、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5、《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O喻指人才處於困境。唐李白《天馬歌》:“鹽車上峻阪,倒行逆施長日晚。”

另參見地理部•土石“鹽阪”、動物部•走獸“鹽車駿”、人事部•貧賤“驥服鹽車”。 意思是人不能盡其才。

6. 英語翻譯賈宜的一篇古文,

《吊屈原賦》賈誼原文及譯文 [原文]誼爲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爲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因自喻,其辭曰:[譯文]賈誼做了長沙王的太傅,已經由於被貶謫離開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過湘水的時候,就寫了一篇賦來憑弔屈原.屈原是楚國的賢能之臣.遭受讒言的誣陷而被放逐,作了離《離騷》這篇文章,文章的結尾說:“算了罷,國家沒有一個正直賢能的人,沒有一個人瞭解我啊”於是就跳到汨羅江自殺了.賈誼我追念感傷這件事情,藉此來比喻自己,那文章的詞句說:[原文]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託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謂隨、夷爲溷兮,謂跖、蹻爲廉,莫邪爲鈍兮,鉛刀爲銛.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譯文]恭敬地承受這美好的恩惠啊,到長沙去做官.途中聽說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羅江自殺了.到了這湘江後寫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憑弔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間無盡的讒言啊,乃至毀滅了自己的生命.唉!唉!遭逢的時代不好啊.鸞鳥鳳凰躲避流竄啊,貓頭鷹卻在高空翱翔.宦官內臣尊貴顯耀啊,用讒言奉承阿諛的人能得志;賢才能臣無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卻鬱郁不得志.世人都認爲卞隨、伯夷惡濁啊,認爲盜跖、莊蹻廉潔,(認爲)寶劍莫邪粗鈍啊,鉛質的刀鋒利.慨嘆抱負無法施展,屈原你無故遇禍啊!這就好比是拋棄了周鼎,而把瓦盆當成了寶物啊;乘坐、駕駛疲牛,使跛驢作驂啊,反讓駿馬吃力的去拖鹽車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爲是不會長久的.慨嘆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這樣的禍難!”[原文]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鬱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蟥?所貴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雲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譯文]總之:算了吧!整個國家沒有一個人瞭解我啊,一個人獨自憂愁抑鬱能夠和誰說呢?鳳凰飄飄然向高處飛去啊,自己本來就打算遠走高飛.效法深淵中的神龍啊,深深地潛藏在淵底來保護自己;棄離了蟂獺去隱居啊,怎麼能夠跟從蛤蟆與水蛭、蚯蚓?我所認爲珍貴的東西是聖人的神明德行啊,要遠離污濁的世界而自己隱居起來;假使騏驥也能夠被束縛而受羈絆啊,怎麼能夠說與狗和羊有分別呢?停留不走一片混亂遭受了這樣的災禍啊,也是您的原因.無論到哪裏都能輔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戀國都呢?鳳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閃耀出的光輝才降落下來;看到德行卑鄙的人顯出的危險徵兆啊,就遠遠的高飛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溝啊,怎麼能夠容下吞舟的巨魚?橫行江湖的鱣魚、鯨魚,(出水後)也將受治於螻蟻.。

驥服鹽車成語解釋

【成語】:驥服鹽車

【拼音】:jìfúyánchē

【簡拼】:jfyc

【解釋】: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出處】:《戰國策?楚策六》:“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法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示例】:~不稱情,輕裘肥馬鳳凰城。 宋·黃庭堅《次韻晁補之廖正一贈答詩》

【近義詞】:驥伏鹽車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懷才不遇

驥服鹽車 成語接龍

【順接】:車上吐茵 車書混一 車書混同 車側郭門 車擊舟連 車前八騶 車前馬後 車在馬前

【順接】:安步當車 白馬素車 寶馬雕車 寶馬香車 杯蛇鬼車 閉門造車 冰柱雪車 博覽五車

【逆接】:按圖索驥 百馬伐驥 蒼蠅附驥 道遠知驥 孤蹄棄驥 怒猊渴驥 攀龍附驥 人中騏驥

【逆接】:驥伏鹽車 驥子龍文 驥尾蠅隨 驥服鹽車

定親時描述鹽的成語?

撮鹽入火撮:以指取物。鹽一放在火裏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淡而無味淡:薄,與“濃”相對。菜餚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刻畫無鹽無鹽:傳說中的古代醜女。精細地描摹醜女無鹽。比喻以醜比美,引喻比擬得不恰當。

千里蓴羹千里湖裏蓴菜做的湯,味道鮮美,不必用鹽豉做調味品。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

朝齏暮鹽齏:醃菜。早餐用醃菜下飯,晚飯蘸鹽進餐。形容飲食簡單,生活清苦。

鑄山煮海開採山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比喻善於開發自然資源。

汗血鹽車駿馬拉運鹽的車子。“汗血”,駿馬。後以之比喻人才埋沒受屈。

驥服鹽車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騏驥困鹽車猶言驥伏鹽車。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水火相濟,鹽梅相成烹飪賴水火而成,調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

鹽梅相成鹽味與酸味相調和。比喻濟世的賢臣。

鹽梅舟楫鹽和梅調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輔佐的賢臣。

鹽車病驥的成語典故

典源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君亦聞驥乎? 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滕折,尾湛胕(fu) 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文選·曹植〈求自試表〉》李善注引《戰國策》作:“昔騏驥駕車吳阪,遷延負轅而不能進。遭伯樂,仰而長鳴,知伯樂之知己也。”

釋義用法

千里馬老了,拉鹽車上太行山,身上潰爛,汗水交流,雖竭盡全力,也爬不上坡。遇見伯樂 (孫陽),俯仰嘶鳴,知道伯樂瞭解它。後以此典表示優秀的人才遭遇困厄,被埋沒不受重用或指擔任超出承受能力的重 擔。

用典形式

【負鹽】 清·吳元龍:“負鹽駕鼓力不任,豢養卻依支道林。”

【困驥】 唐·孟郊:“困驥猶在轅,沉珠尚隱精。”

【鹽車】 唐·杜甫:“鹽車雖絆驥,名是漢庭來。”宋·蘇軾:“回看世上無伯樂,卻道鹽車勝月題。”

【鹽阪】 唐·李賀:“午時鹽阪上,蹭蹬溘風塵。”

【鹽輜】 宋·蘇軾:“均爲人所勞,何必陋鹽輜。”

【峻阪】 唐·李白:“鹽車上峻阪,倒行逆施畏日晚。”

【嘶鹽】 明·徐渭:“帶烙成駢死,嘶鹽了此生。”

【老鹽車】 清·歸莊:“常恐老鹽車,自古伯樂少。”

【困鹽車】 唐·李商隱:“人疑遊面市,馬似困鹽車。”宋·張炎:“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困鹽車。”

【驅鹽車】 清·顧炎武:“矯首望太行,努力驅鹽車。”

【服鹽車】 清·黃景仁:“歸來服鹽車,努力待遲暮。”

【鹽車厄】 宋·蘇軾:“卻因瘦病出奇骨,鹽車之厄寧非天。”

【鹽車汗】 清·王夫之:“一顧鹽車汗,如逢縱壑鱗。”

【鹽車勞】 明·李東陽:“南宮四舉不一薦,駿馬未脫鹽車勞。”

【鹽車驂】 宋·黃庭堅:“驥來鹽車驂,井下短綆引。”

【鹽阪車】 宋·陳師道:“驥收鹽阪車前足,琴得焦桐爨下聲。”

【嘆息良馬】 清·黃景仁:“坐使孫陽輩,嘆息良馬羣。”

【汗血鹽車】 宋·辛棄疾:“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

【重耳鹽車】 明·高啓:“請看垂耳鹽車者,那得昂藏八尺身。”

【淚盡太行】 明·徐渭:“孫陽何處是,淚盡太行程。”

【鹽車絕足】 宋·黃庭堅:“鹽車之下有絕足,敗羣勿縱爲民殘。”

【鹽車病驥】 唐·元稹:“金籍真人天上合,鹽車病驥軛前驚。”

【驥伏鹽車】 宋·黃庭堅:“驥伏鹽車不稱情,輕裘肥馬鳳凰城。”

【孫陽憐瘦骨】 清·蒲松齡:“尚有孫陽憐瘦骨,欲從玄石葬荒邱。”

【峻阪服鹽車】 清·趙執信:“未令峻阪服鹽車,忍見敝帷埋爽塏。”

老驥鹽車 這個典故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寓意

出自 戰國策<伯樂遇驥>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讀音ban三聲,山坡)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讀音mi四聲,遮蓋)之。驥於是俛(通‘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文章的意思是:秦穆公時有個孫陽,善於相馬,因此,人們都以神話中掌管天馬的星宿“伯樂”來稱呼他。一天,他在虞阪這個地方,見到一匹良馬正拉着鹽車攀登太行山坡,累得伸開了蹄子,彎屈着膝蓋,垂散着尾巴,壓傷了內腑,口涎灑地,白汗交流,到了山的半坡,怎麼也拉不上去。孫陽走過去扶住了良馬,痛惜地哭了,並解開身上的麻衣給馬披覆在身上。結果,這匹馬低着頭噴氣,又仰起頭長鳴,聲達於天,非常響亮,可能它是感到遇見了知己吧。 感:人不盡其才,物不盡其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