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9.86K

意思是: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成語發音: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成語解釋: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成語出處:《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

成語繁體:風聲鶴唳,艸木皆兵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定語、分句;可分開使用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驚惶失措 查看更多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狼狽逃竄的匪徒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嚇得魂不附體。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什麼意思?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個成語,寫成“草木皆兵”也可,用來形容非常疑懼,驚恐不安。試想,把風聲、鳥叫聲也當成了敵人追趕的異常聲響,把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敵人的軍隊,可見戰敗逃亡時驚嚇恐懼到了什麼程度!

語出《晉書•苻堅載記》。東晉時期,已控制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前秦王苻堅,想要征服中原,統一天下。公元383年8月,苻堅引兵八十萬浩浩蕩蕩地挺進淮河,進攻東晉。東晉聽聞後,滿朝文武盡皆大驚失色,人心惶惶,甚至有人主張投降。宰相謝安力主抗敵。晉武帝採納了謝安、桓衝等人的主張,下令堅決抵抗。他任命謝石爲大將、謝玄爲先鋒,率領八萬精兵迎戰。

同年十月,秦軍前鋒苻融攻佔壽陽,苻堅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這座城池。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爲弱小的晉兵不堪一擊,只要他的後續大軍一到,定可大獲全勝。於是,他派一個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謝石勸降。

朱序原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後,報告了秦軍的佈防情況,並建議晉軍在前秦後續大軍未到達之前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敗其先鋒,以挫其後軍銳氣。謝石聽從他的建議,派部下劉牢率精兵五萬趁着天黑,渡過洛澗出兵偷襲秦營,結果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向壽陽而來,大驚失色,馬上和苻融登上壽陽第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動靜。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灰濛濛的一片。仔細看去,那裏桅杆林立,戰船密佈,晉兵持刀執戟,陣容甚爲齊整,士氣高昂。他不禁暗暗贊晉兵佈防有序,訓練有素。接着,苻堅又向北望去。那裏橫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峯貝巒,地勢非常險要。隨着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無數士兵在走動。苻堅嚇得面如土色,驚恐地回過頭來對苻融說:“晉兵是一支百勁敵,怎麼能說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堅中了謝石的計,下令將軍隊稍向後退,讓晉兵渡過淝水決定戰。結果,秦軍士氣極度低落,苻堅的指揮已無能爲力,結果秦軍全線崩潰,苻堅中箭逃回洛陽,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路驚嚇,回去不久就死了。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意思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意思是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出自《晉書·謝玄傳》,《晉書》是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晉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什麼意思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釋義: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來自百度詞典|報錯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_百度詞典

[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出處]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