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亞洲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5W

世界第一大洲。全稱亞細亞洲,古代亞述語意爲“日出之地”。全洲大陸與島嶼面積約44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其中半島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公里,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島嶼面積約 27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北美洲。

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東、南、北 3面分別瀕臨太平洋、 印度洋和北冰洋, 西南亞的西北部濱臨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最北點在泰梅爾半島的切柳斯金角(北緯77°44′),最南點爲馬來半島的皮艾角(北緯1°15′);島嶼的最北點在北地羣島(北緯81°),最南點在努沙登加拉羣島的羅地島 (南緯10°45′)。 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大陸最東點爲楚科奇半島上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5′), 最西點爲小亞細亞半島的巴巴角(東經26°10′),所跨經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

亞洲和歐洲陸地相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爲亞、 歐兩洲的分界。亞、非兩洲原以蘇伊士地峽相連,後以蘇伊士運河爲界。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羣島接近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大陸。亞洲和北美洲遠隔太平洋,但在北端分開兩洲的白令海峽寬僅86公里。

亞洲幅員遼闊,內陸到海岸的最遠距離超過2500公里。大陸海岸線總長 69900公里,海岸類型複雜。太平洋岸具有內外雙重海岸,外圍島弧海岸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屬褶皺型的海岸,海岸線與構造線平行、山地瀕臨海岸,大陸架狹窄。內側大陸邊緣海岸,南北也有不同,蘇聯遠東和朝鮮半島的海岸與外圍島弧海岸同屬一個類型;中國海岸在杭州灣以北,除遼東、山東兩半島屬山地丘陵海岸(巖岸)外,多屬平原海岸,地勢平坦,岸線較直,缺乏天然港灣;杭州灣以南主要屬基岩海岸,海岸曲折,水深灣寬,多天然良港。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還有珊瑚礁海岸和紅樹林海岸。印度洋岸由於板塊移動拉伸的作用,形成了斷層海岸,海岸線與構造線平行或斜交,沿岸有陡峭的崖壁。紅海岸線也是典型的斷層海岸。黑海海岸是與沿岸山脈走向平行的縱海岸;愛琴海東岸是與沿岸山脈走向垂直的橫海岸。北冰洋岸在奧列尼奧克河口以西,多爲沉降海岸,河流入海處形成許多海河彎,泰梅爾半島沿岸多峽灣型海岸;河口以東多河口三角洲海岸。

地形結構與地質基礎:

亞洲大陸原非一塊完整的陸塊,它經歷着從小到大、從分散到聚合的成陸過程。根據各區地質基礎和地質發展史的差別,可分爲六大構造單元:

(1)南亞大陸區,包括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 原系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自中生代中期才分裂成獨立的地塊。

(2)中軸大陸區,爲東西向延伸的古地塊,主體爲塔里木-中朝地塊。

(3)北亞大陸區,即西伯利亞地塊。這 3個大陸區在前寒武紀經歷多次強烈的褶皺運動,岩漿侵入和變質作用,奠定了亞洲古陸臺的基礎,從寒武紀以來構造上保持相對穩定狀態,地層以穩定沉積類型爲主。在各大陸區之間,屬於構造上比較活路的陸間區,這裏既有分隔各古陸塊的沉積海槽,也夾有一些相對穩定的中小型地塊。陸間區在地史上某些階段常有劇烈的地殼運動,包括褶皺、差異升降和海底及陸上的火山噴發活動。 ④南亞陸間區,位於中軸大陸區以南,崑崙-秦嶺山系爲其東段北界。

(5)北亞陸間區,位於中軸大陸區以北,是橫貫東西的複合大地槽,即烏拉爾-中亞-天山-蒙古-大興安嶺大地槽,其中還含有中間小地塊,如哈薩克斯坦地塊。

(6)環太平洋區,是亞洲大陸瀕太平洋帶,北起楚科奇半島、堪察加半島,經日本羣島至東南亞弧形島羣,在構造上屬於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的島弧-海溝系。今日的大陸輪廓和大地形單元的分佈格局,是上述大地構造單元通過各地質時期的構造運動不斷髮展深化的結果。

什麼是亞洲

在內外營力相互作用下,地形顯示下列特徵:

(1)地勢最高,起伏極端。全球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峯全在亞洲境內;位於中、尼邊境的珠穆朗瑪峯海拔 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素稱“世界屋脊”。但死海地溝又是全球陸地最低處,死海水面低於地中海水面 392米。

(2)地貌類型複雜,以山地高原爲主,約佔全洲面積75%。低於海拔 200米的平原和丘陵僅佔25%。從各種外力地貌來看,除有各種流水地貌外,北亞的凍土地貌,中亞、西南亞乾旱氣候區的風沙地貌,中南半島和中國西南地區的岩溶地貌,中國華北、西北的黃土地貌,高山帶雪線附近的山地冰川地貌,均很典型。

(3)地形結構中南部高,多崇山峻嶺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脈結構多成羣成帶,且與山間高原和盆地相結合;帕米爾高原和亞美尼亞火山高原是 2個突出的山結;大陸東緣還有獨特的島孤帶。根據各部分地質與地形的差異,可分爲 4個不同的地形組合區:

北部區

以大平原和切割臺地爲主,包括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哈薩克丘陵和圖蘭低地。

西西伯利亞平原

位於亞洲西北部,介於烏拉爾山脈與葉尼塞河之間,構造上屬西伯利亞地臺,在古老的基底上平鋪着侏羅系、白堊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層,漫淹本區的白堊紀海,曾由圖爾蓋古海峽南通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第四紀以來經歷了以上升爲主的升降運動,南部地區隆起較大,圖爾蓋古海峽地區轉化成分水嶺;北部則相對沉降,形成海河灣式海岸。大部地面海拔50~150米,地勢低平,沼澤廣佈。

中西伯利亞高原

位於北亞中部,介於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構造上屬於西伯利亞地盾和地臺,圍繞阿納巴、阿爾丹太古代變質岩地盾,有古生代地臺型沉積。古老的褶皺基底從中生代以來經歷多次升降運動,以上升佔優勢,致河流切割強烈,河谷縱橫,階地發育,如下通古斯卡河和安加拉河河谷,即有 9~14級階地。地形主要是海拔600~700米以下的具有網格狀水系的切割臺地。

哈薩克丘陵

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與圖蘭低地之間。構造上屬於北亞陸間區的中間小地塊,久經侵蝕,海拔一般300~500米,地面平坦,只有個別的起伏和斷崖,還分佈着鹽沼和沙丘。

圖蘭低地

位於中亞內陸盆地,地勢低窪,且有不少地面低於海平面。第三紀以前本區尚被古地中海所淹沒,中新世以後成爲陸地。

南部區

以古老臺地爲主,包括阿拉伯臺地、德干高原、中南半島中部高原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印度河-恆河平原。

阿拉伯臺地

位於阿拉伯半島,屬於前寒武紀古陸,寒武紀以來幾乎沒有受到褶皺變動,古地質時代的沉積岩層都保持平整,僅具有單斜構造,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第四紀初隨着東非、紅海、死海大斷裂地溝帶的形成,本區西部有大規模的基性岩漿涌出地面,形成廣大的熔岩臺地。

德干高原

爲印度半島的主體,屬前寒武紀古陸,久經侵蝕,地勢西高東低。西部邊緣的西高止山海拔1000~1500米,東部邊緣的東高止山海拔500~600米,高原內部深受河流侵蝕切割,多殘丘、地壘和地溝。西北部有廣大面積被晚白堊系的熔岩所覆蓋,有方山地貌。

中南半島中部高原

又名撣邦高原。主要由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石灰岩層構成,並有大花崗岩體侵入。爲一山地性高原,被南北縱行河流切割,岩溶地貌發育。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位於西南亞的中部,介於伊朗高原和敘利亞臺地之間,原爲波斯灣一部分。由於受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沖積,逐漸形成今日的沖積平原。“美索不達米亞”意爲“兩河之間的地區”。

印度河-恆河平原

又名印度大平原,構造上屬於新褶皺山前拗陷地帶。原爲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的一部分,由印度河、恆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等沖積而成,地勢低平,印度河與恆河的分水嶺海拔僅250米左右。

中部區

以山脈與高原爲主,位於北部區和南部區之間,東接太平洋岸山地,西至小亞細亞半島,面積約佔全洲 1/2以上。帕米爾山結爲許多山系匯合區,東延的山系有喜馬拉雅山系、崑崙山系、天山山系和阿爾泰山系,並從薩彥嶺向東遙接雅布洛諾夫山脈;西延的山系在與亞美尼亞山結之間,圍成伊朗高原,在亞美尼亞山結以西,圍成安納托利亞高原。亞洲中部高大山系,多挾有山間陸塊,其隆起者爲高原(如青藏高原),沉降者爲盆地(如塔里木盆地)。

帕米爾高原

南界興都庫什山脈,北界阿拉依山脈,是第三紀造山運動形成的高大山結,一般海拔4000~5000米,擁有許多高峯,如中國的公格爾山(7719米)、蘇聯的共產主義峯(7495米)等。由於大規模的最新隆起,使帕米爾成爲現代山地冰川最發育的地區之一。

青藏高原

位於大陸中南部,是由一系列東西橫亙的高大山脈組成的山地性高原,高原面可分兩級,較高的爲山原面或山頂夷平面(海拔5000~5200米),被夷平的最新地層爲早第三紀砂頁岩。較低的爲湖盆寬谷高原面(海拔4500~5000米),出露的最新地層主要是晚第三紀湖相層。第四紀以來,高原大幅度擡升,在山麓、湖濱廣泛發育更新世巨厚的砂礫岩層。按照板塊構造學說,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互相碰撞造成的,因爲印度板塊以很小的角度斜插到亞洲板塊之下,兩個板塊重疊,乃形成青藏高原巨厚的地殼和高峻的地勢。

喜馬拉雅山脈

位於青藏高原南緣,平均海拔6000米,自北而南可分 4條不同寬度的平行山帶,北部帶爲特提斯喜馬拉雅,主要由早古生代~早第三紀的海相地層構成。中部帶爲高喜馬拉雅,平均海拔6000~7000米,主要由古老的結晶岩系組成,現代山地冰川發育。南部帶爲低喜馬拉雅,海拔3000~4000米。再南爲西瓦利克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帶,海拔1000米左右。

天山山脈

位於中亞內陸的斷塊隆起山地,南與崑崙山脈之間挾有塔里木盆地,北與阿爾泰山脈之間挾有準噶爾盆地。吐魯番-哈密盆地是天山山脈中一個山間斷陷盆地,艾丁湖海拔-155米,是中國最低的地方。

蒙古高原

東界大興安嶺,南界陰山山脈,西接阿爾泰山,北接薩彥嶺、肯特山和雅布洛諾夫山脈。高原平均海拔1580米,大部爲單調的臺地,古老的夷平面可分3級,即杭愛準平面(海拔3000米)、蒙古準平面(海拔1800米)和戈壁準平面(海拔1500米)。地表結構主要爲岩石裸露的壟崗與淺平窪地相結合,壟崗代表基岩的侵蝕面,淺平窪地主要是白堊紀~第四紀的堆積層。

亞美尼亞火山高原

位於伊朗高原與安納托利亞高原之間,是一個多火山的熔岩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是個死火山。南部的凡湖,系由熔岩堵塞而成。

伊朗高原

位於帕米爾高原和亞美尼亞火山高原之間,是一個被邊緣山脈圍繞的山間高原,具有許多小內陸盆地。北部邊緣山地主要有厄爾布爾士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一般海拔3300米。達馬萬德山是一個死火山,海拔5604米,爲伊朗最高峯。南部邊緣山脈主要有扎格羅斯山脈和蘇萊曼山脈,一般海拔3000米,高原內部大部海拔爲900~1500米。

安納托利亞高原

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也是一個山間高原,北側的克爾奧盧山脈海拔2500~2800米,南側的托羅斯山脈海拔3000~3500米,高原內部海拔約1300米。

東部區

以北東走向的山脈和平原爲主,位於大陸東緣,包括 3條相間排列的北北東走向的巨型隆起帶和3 條巨型沉降帶:第一隆起帶是由一串島鏈組成的弧形構造,北起堪察加半島,經環太平洋島弧千島羣島、日本羣島、琉球羣島、臺灣島南至菲律賓羣島,是東亞大陸邊緣瀕太平洋強烈褶皺帶,以新生代沉積岩和火山岩廣泛分佈、中酸性巖大量侵入和現代地震活動頻繁爲特徵。第一沉降帶由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東海及南海組成, 均有較厚的新生代沉積。 第二隆起帶由錫霍特山、中國東北東部山地、斜貫朝鮮半島的山地直至武夷山脈組成。第二沉降帶由佈列亞盆地、松遼平原、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和北部灣組成,主要爲白堊紀~早第三紀沉積。第三隆起帶由朱格朱爾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及雪峯山脈等組成。第三沉降帶由呼倫貝爾-巴音和碩盆地、陝甘寧盆地及四川盆地等組成,主要爲晚三迭紀~侏羅紀的地層。

礦藏:

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富集區多。主要礦藏有石油、煤、鐵、錳、錫、鎢、銻、銅、鉛、鋅、鋁、金、銀、鉀鹽、硫、磷、雲母及寶石等。礦藏的成因類型和分佈規律受大陸發展過程和大地構造的制約。

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居各洲首位,可分三大儲油帶:

(1)中部山地高原南北兩側儲油帶,北側西起大高加索山脈北麓和裏海西岸的巴庫, 經伊朗高原北緣、 錫爾河、阿姆河上游、費爾幹納盆地,東至中國西北部。南側西起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波斯灣,經伊朗高原南緣、印度西北部和恆河下游,東至緬甸西部,並南延到蘇門答臘東北部和爪哇北部。儲油層主要爲第三系砂岩及頁岩。波斯灣地區因地處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原是大陸塊邊緣海盆地,接受了中、新生代沉積,向東北又遇到扎格羅斯縫合線的阻擋,因此形成了著名的沙特阿拉伯-波斯灣大油氣田,石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60%,其中沙特阿拉伯一國就佔世界總儲量的 1/4。

(2)東部邊緣山脈內側、新華夏系沉降帶儲油帶,北起薩哈林島兩側,經日本北海道西部、本州西北部、中國東北、華北、東南沿海、臺灣島東部,南至加裏曼丹東部和西北部,儲油層主要爲中生代湖相地層和新生代地層。亞洲東緣大陸架上有廣闊的邊緣海盆地,沉積了很厚的新生代地層,在島弧的外圍沿深海溝又有俯衝帶構造,有利於大陸架油氣田的形成。

(3)西西伯利亞鄂畢河中、下游儲油帶,含油層屬白堊系的三角洲沉積,如蘇聯的秋明油田。

有色金屬礦藏如錫、鎢、銻的儲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國南嶺構造帶歷經海西、印支、燕山與喜馬拉雅等期造山運動的影響,岩漿活動頻仍,鎢、錫、銻、銅、鉛、鋅等礦特別富集,形成一條有色金屬礦帶。同時,從中國南部經緬甸東部、泰緬國境,到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與勿里洞島,還有一條連續的錫礦帶,構造上屬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構造帶與環太平洋構造帶的交接地帶。錫礦儲量約佔世界總量 2/3,世界上七大產錫國中有 4個是東南亞國家。西伯利亞東南山地、貝加爾湖以東地區、錫霍特山地,也有因岩漿活動形成的錫礦。

根據礦藏的成因類型和分佈規律,可分爲三大區:

(1)北亞大陸區、中軸大陸區和南亞大陸區,前寒武紀經歷多次劇烈的褶皺變動和岩漿活動,生成多種礦牀。如鐵礦(北亞的安加拉-伊裏姆斯克磁鐵礦,中國東北東部山地的前寒武紀沉積變質鐵礦,印度的比哈爾、奧里薩含鐵石英岩型鐵礦等)、錳礦(印度中央邦前寒武紀錳榴石英岩礦牀等)、鉻礦(印度的比哈爾、奧里薩,土耳其的埃拉澤,伊朗的北部和南部等)、貴金屬(印度的戈拉爾、北亞的阿爾丹、蒙古的肯特山北麓都有原生金礦)和寶石(斯里蘭卡的拉特納普勒)等。

(2)北亞陸間區是舊褶皺山地區,古生代地殼運動劇烈,陸地升降和海水進退頻繁,主要礦藏有煤礦(如北亞的庫茲巴斯和通古斯盆地、中亞的卡拉幹達、中國華北、印度德干高原東北部)、鉀鹽(如中亞烏茲別克的丘別加坦礦牀和土庫曼的卡爾柳克礦牀)和有色金屬(如哈薩克斯坦、外貝加爾、巴爾喀什湖以北地區)。

(3)南亞陸間區和瀕太平洋地帶是新褶皺山系,廣泛存在岩漿侵入和火山活動。在大陸邊緣海盆,也接受中、新生代沉積,礦種相當複雜,既有沉積礦牀的石油和天然氣,又有熱液礦牀及接觸礦牀的金、銀、銅、鉛、鋅、汞、銻和氣成礦牀的錫。在基性岩石中有鉻、鎳。與火山活動直接聯繫的還有硫磺和硼砂。

什麼是亞洲 第2張

氣候:

基本特徵

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帶俱全、氣候類型複雜。

亞洲大陸面積廣大,缺乏伸入內地的海灣,又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有廣大的內陸地區和高緯地區,與其他大陸同緯度地區比較,冬季嚴寒,夏季暖熱,春溫高於秋溫,氣溫年較差大,具有強烈的大陸性。例如亞歐大陸同處北緯52°,氣溫年較差柏林19.1℃,而伊爾庫茨克則高達38.7℃。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上揚斯克—奧伊米亞康地區,絕對最低氣溫曾達-71℃,年較差更高達60℃以上,上揚斯克絕對年較差曾高達101.8℃。

陸地面積最大的亞歐大陸,瀕臨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廣闊的海域。冬夏海陸的熱力差異,以及高空行星環流季節變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明顯地打破了對流層低層行星風帶的分佈,建立了亞洲強盛的季風氣壓場,引起海陸大氣活動中心的強烈季節變化,使風向發生有規律的季節轉換,形成亞洲獨特的季風環流系統。冬季,大陸低溫範圍很廣,在西伯利亞南部和蒙古西北部,形成一個高壓中心,通稱西伯利亞冷高壓或蒙古冷高壓,此高壓區略呈三角形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方延伸,並形成冬季亞歐大陸高壓軸。乾冷氣流由高壓區向外吹送,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在太平洋岸多吹西北風,印度洋岸盛行東北風,北冰洋岸則吹西南風。晴朗嚴寒、乾燥少雨雪、寒潮迭發、大風和霜凍等是冬季高壓天氣的特徵。冬季大陸高壓強大之際,也是阿留申低壓低深之時,它以阿留申羣島爲中心,範圍擴及北太平洋的東西岸,是冬季西來氣旋的總彙,在它的影響下,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西伯利亞東岸和日本羣島的迎風山坡,多降雨雪,也較溫和。夏季,大陸強烈增溫,海陸熱力差異的作用方向與氣壓梯度的分佈同冬季相反,大陸高壓系統消失,在最乾熱的印度西部、巴基斯坦南部、伊朗南部和阿拉伯半島東南部,形成一個低壓中心,通稱印度熱低壓,同時,北太平洋高壓夏季勢強,與大陸低壓之間,形成一個由東南傾向西北的斜坡,亞洲東部的東南季風,主要就是從該高壓的西翼發出的。另一方面,夏季印度低壓和赤道低壓連爲一體,與印度洋南迴歸高壓帶之間的氣壓梯度很大,因而吸引南印度洋的東南信風和澳大利亞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北上,轉變爲強大的西南季風。亞洲夏季氣流,由海洋吹向大陸,降水比較集中,形成溼季。

什麼是亞洲 第3張
什麼是亞洲 第4張

氣溫與降水

冬季1月0℃以下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2/3。大陸東北部爲北半球的寒極 。冬季等溫線走向圍繞寒極,沿着東北—西南向延伸的亞歐大陸高壓軸,呈向西南和南方凸出的弧形;等溫線分佈很密,氣溫梯度很陡,從低溫中心的寒極到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南北溫差高達81℃。夏季,大陸西南部成爲一個熱源,圍繞乾熱荒漠出現35℃以上的閉合等溫線;等溫線分佈比冬季稀疏,氣溫梯度比冬季緩和,例如 7月平均氣溫奧伊米亞康(14.8℃)與新加坡(27.4℃)僅相差12.6℃,南北溫差要小得多。等溫線走向大致與緯向一致,僅在東部沿海因受洋流的影響,使緯向分佈受到干擾,有些線段與海岸平行。

什麼是亞洲 第5張

降水分佈的地區差異十分懸殊,主要體現爲從溼潤的東南部向乾燥的西北部遞減的趨勢。赤道帶附近爲全年多雨區,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菲律賓羣島、中國東南部、朝鮮半島、日本羣島和蘇聯遠東區南部沿海爲季風夏雨區。 年降水量多在600~1000毫米。個別迎風山坡,降水特別豐富,如位於印度東北部卡西山坡上的乞拉朋齊平均年降水量多達 11430毫米,爲世界降水最多地區之一。西伯利亞的降水,隨着遠離大西洋的程度,從西(500毫米)向東(350毫米)遞減。西南亞和中亞爲終年少雨區,廣大地區年降水量多在150~200毫米以下,形成荒漠。

主要氣候類型

由於所跨地理緯度廣、山地高原多、以及各部分所處海陸位置不同,亞洲各氣候要素的變化極端,氣候類型複雜。除大陸西岸的溫帶溼潤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其分佈。根據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亞洲氣候主要可劃分爲12個類型:

什麼是亞洲 第6張

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氣候)

分佈在北冰洋沿岸,南以7月10℃等溫線爲界。大陸東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山,故南界南伸可達北緯60°;東西伯利亞夏季較暖,7月10℃等溫線向北凸出,使大陸苔原氣候帶變窄。極地長寒氣候全年受冰洋氣團控制,冬季嚴寒,長達8個月以上,全年降水量較少(100~250毫米),積雪層薄,永凍層深厚。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分佈在極地長寒氣候帶以南,包括西伯利亞廣大地區;南界西段大致與北緯50°線相當,東段自貝加爾湖南側向東北沿外興安嶺至鄂霍次克海岸。大陸性強烈,如雅庫次克年較差可達60℃。冬季嚴寒,長達5~7個月,上揚斯克—奧伊米亞康地區是北半球的寒極。嚴冬過後即入暖夏,7月平均氣溫可達10~20℃。年降水量西部較多(300~600毫米),東北部較少(200~300毫米)。

溫帶季風氣候

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半島、日本大部和蘇聯遠東區南部,地處中緯度西風帶大陸東岸,區域範圍深受海陸分佈和山脈走向的影響。南界秦嶺淮河,西界和北界則沿大興安嶺和外興安嶺,直至朱格朱爾山脈東端。冬冷夏熱,冬幹夏雨,四季分明。冬季盛吹強勁的西北陸風,大陸上寒潮頻襲,夏季盛吹東南海風,全年降水量60~70%在夏季,平原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山地迎風坡可達1000毫米以上。

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佈於中國東南部、日本南部和朝鮮南端,北界秦嶺淮河,西界青藏高原東緣。冬冷夏熱,冬夏季風明顯交替,冬季處於大陸高壓南伸的前方,又有南支急流通過,故氣旋過境頻繁,降水量約佔全年10%;夏季隨着海洋季風北進和極鋒北退,梅雨區也從南向北推進;梅雨降水量約佔6、7兩月總降水量的70%;9~10月沿海一帶還有颱風雨。 因此本區降水量比溫帶季風區豐沛,長江中下游約爲1000毫米,迎風山地可達2500毫米以上。

熱帶季風氣候

分佈於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海南島和雷州半島以及菲律賓羣島。由於赤道兩側的熱帶輻合帶隨季節南北移動,北半球冬季,亞洲大陸高壓強大,熱帶輻合帶南移至赤道低壓帶以南,此時南亞和東南亞則全在東北信風吹拂之下,形成乾季。北半球夏季,印度低壓低深,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北伸,熱帶輻合帶移至赤道低壓帶以北,攝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變爲西南季風,經過印度洋麪,吹進本區,形成雨季。在雨季來臨之前有個短暫的熱季(3~5月)。降水豐富但變率大,年降水量爲1000~1500毫米,向風山坡可達2000毫米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5~18℃,最熱月爲25~30℃。西南季風在中南半島比印度半島要早來1個月,即雨季從5月開始, 4月氣溫最高。印度半島的西南季風則從6月開始,從半島南端入境北上,7月中旬才能達到西北部,6~9月爲雨季,5月氣溫最高。

赤道多雨氣候

主要分佈於馬來羣島和馬來半島南部,四周暖海環抱,同時地處太平洋、印度洋之間和亞澳兩大陸之間,深受亞、澳季風風向季節轉變的影響,因此和同緯度的非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多雨氣候類型相比,本區又具有海洋性和季風性的特點。氣溫年較差小,多在1.5℃以下,年平均溫度 25~27℃。受海風調劑,熱而不悶。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

分佈於圖蘭低地、中國西北內陸盆地和蒙古高原東南部。因深居內陸,終年被大陸氣團控制,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較差大,降水稀少。圖蘭平原北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塔里木盆地僅5~50毫米。降水變率大,一般年變率在40%以上,且降水常具有暴雨性質。

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

分佈於溫帶荒漠、半荒漠區外緣向溼潤氣候過渡地帶,包括蘇聯中亞北部、中國西北荒漠邊緣、黃河中游地區以及內蒙古和蒙古大部。西接歐洲溫帶草原帶,東界大興安嶺和太行山,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數集中於夏季,如烏蘭巴托平均年降水量193毫米,84%集中於夏季3個月。氣溫的季節變化明顯,夏熱冬寒的程度僅次於同緯度的乾旱氣候。

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分佈於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風調劑,氣候乾燥。冬季溫度 5~10℃,夏季氣溫在南部低地可達30~32℃,具有由溫帶乾旱氣候到熱帶乾旱氣候的過渡性質。又因本區接近地中海氣候區,冬季受氣旋活動影響,有一定降水,如德黑蘭冬春月份(11月至翌年4月)約佔年降水量(207毫米)的88.4%。高原內部多爲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荒漠。

亞熱帶夏幹氣候(地中海型氣候)

分佈於西亞的地中海沿岸和伊朗高原西南緣,冬季溫暖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分佈於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南部,並沿南緣進入印度半島西北部,終年受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的控制和東北信風的影響,氣候乾熱,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毫米,年變率在 40%以上,日較差大,相對溼度低(10%以下),經常發生沙風暴。

高山氣候

分佈於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各高山地區。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高低而呈垂直變化。如帕米爾高原即具有嚴寒的強烈大陸性高山氣候,這裏冬季漫長(10月至翌年4月),在海拔 3600米左右,1月平均氣溫 -17.8℃,7月13.9℃;由於空氣稀薄,雖然太陽高照,雪線卻在4500~5500米,以上爲高山永久積雪帶。

河流與湖泊:

河網分佈

亞洲河流的年徑流總量爲 13190立方公里,佔世界的33.9%,居各洲首位。在地形結構和氣候的影響下,長河衆多,水系分佈呈輻射狀。內陸水系,包括無流區,面積廣大,約佔全洲總面積30%。河網疏密不均,在降水豐富的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河網最密,流量也大,如長江河口年平均流量爲32200立方米/秒,湄公河爲14200立方米/秒;在降水稀少的中亞和西南亞,河網稀疏,有廣大的內流區和無流區,流量也小,如錫爾河爲473立方米/秒,約旦河爲37立方米/秒。

山脈或高原是許多河流的源地,又常是水系的分水嶺。以內陸荒漠爲中心, 由帕米爾高原、 阿爾金山脈、蒙古高原東緣、阿爾泰山脈、哈薩克丘陵、圖爾蓋高原以及伊朗高原南緣的山脈圍成廣大的內陸水系。在內陸水系的外圍。在朱格朱爾山脈、外興安嶺、雅布洛諾夫山脈、薩彥嶺、哈薩克丘陵等以西和以北屬北冰洋流域;在大興安嶺、橫斷山脈以東爲太平洋流域;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托羅斯山脈以南爲印度洋流域;還有少數短河注入黑海和地中海。

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徵

太平洋流域

主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和湄公河等,流向與構造地形方向一致,多東流入海。主要屬於降雨補給的季風型河流,7~8月水量最大,水位最高,夏季徑流量約佔全年的40%以上,1~2月水位最低。秦嶺淮河以南,降水多,水量豐富,徑流季節變化較小,流域內植被覆蓋良好,河水含沙量小,冬季又不封凍,利於航運、灌溉和發電。以北則水量季節變化大,夏秋水量充足,冬春水量較小,河水含沙量大,且有或長或短的結冰期。

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餘萬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約 1萬億立方米,僅次於亞馬孫河和剛果河。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約佔年徑流的70~80%,冬、春水量佔20~30%。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萬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485億立方米。幹流水量集中於夏、秋季,如流經蘭州河段分別佔年徑流的37.7%和35.7%,冬季爲枯水期,僅佔10%左右。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年平均輸沙量約爲16億噸。

印度洋流域

河流主要分兩種類型:一爲發源於青藏高原南側的河流,有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等,爲熱帶季風型河流,如恆河水量大部由夏季季風雨補給,最高水位在6~9月。一爲發源於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的河流,如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屬於融雪水和雨水補給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最低。

印度河全長2900公里,流域面積11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約2080億立方米。河水補給以夏季季風雨(7~9月)爲主(這時水位最高),高山冰雪融水爲輔。3月底後河水迅速上漲,10月初水位下降,冬季爲枯水期。

恆河全長2580公里,流域面積90.5萬平方公里,河口流量(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合在一起)平均爲3.0~3.8萬立方米/秒。冬季爲枯水期。 3~5月因冰雪融水而上漲, 6~9月因季風雨水位最高。 個別年份在10~11月,因颶風而形成三角洲上的洪水。

北冰洋流域

主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河水補給主要靠冰雪融水,春夏冰雪融化之際,水量非常豐富。 因處高緯,結冰期長(東西伯利亞可長達6~9個月),又因北流入海,各河上游先解凍,春季帶有冰塊的流水,常導致中、下游的冰上氾濫,形成廣大沼澤地帶。

葉尼塞河全長4102公里(以小葉尼塞河河源計起),流域面積258萬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 1.98萬立方米/秒。有兩種汛水 (融雪水和降水),各季徑流總量之比是冬(12月至翌年2月)6%、春(3~6月)51%、夏(7~8月)22%、秋(9~11月)21%。 全河封凍常年發生在10~11月中旬,上游4月解凍,下游6月解凍。

內陸流域

較大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發源於中亞高山,冰雪融水爲主要水源。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流域面積46.5萬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330立方米/秒; 每年有兩次汛期,一在春季4~5月,一在夏季6~7月,最高水位在夏季;12月至翌年2月下游結凍。 短小的內陸河由於蒸發和灌溉,常在中途沒於沙漠,如蘇聯哈薩克的楚河。沙漠邊緣的內陸河水量很小,多爲間歇河,只在春秋降雨時形成水流。在沙漠廣佈的內陸乾旱地區,全年蒸發量大於降水量5~20倍,形成廣大的無流區。

湖泊的分佈與成因類型

按湖盆成因分類主要有構造湖(貝加爾湖、庫蘇古爾湖、死海等),海跡湖(裏海、鹹海等)、冰川湖(青藏高原上的多數湖泊)、火口湖(白頭山天池、鏡泊湖等)和風蝕窪地湖(中國西北和內蒙古乾旱地區一些湖泊)。按水文化學性質分,有鹹水湖(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東部、死海等)和淡水湖(貝加爾湖、洞庭湖等)。亞洲湖泊可分爲 5個湖羣。

北亞湖羣

多冰蝕湖(如泰梅爾湖)和熱融湖(如勒拿-維柳伊低地湖泊)。由斷層作用形成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湖泊(深1620米)和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面積 31500平方公里),有色楞格河等流入和安加拉河流出,是一個外泄湖(見彩圖);

什麼是亞洲 第7張

8月表層水溫最高(9~10℃),冬季有3~4個月的結冰期;未受第四紀冰川覆蓋,保留有第三紀的淡水動物,湖中生物界具有多樣性、特殊性和古老性。

中亞湖羣

多大型的海跡湖(如裏海、鹹海)和構造湖(如庫蘇古爾湖、烏布蘇湖)。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面積36.8萬平方公里(1980),湖水補給70%來自伏爾加河。北部湖水較淺、較淡,有淡水魚類;東部鹽分很高,沿岸有大量石膏和食鹽沉澱,有導源於北冰洋的海豹、鮭魚等,也有地中海型的生物,如大葉藻類、銀汗魚等;伏爾加河三角洲沿岸,盛產海豹、鱘魚和鮭魚。

青藏高原湖羣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羣,如喀順湖,湖面海拔5556米,爲世界最高湖泊。強烈的構造運動和冰川作用是湖泊生成的主要原因,多數湖泊分佈在構造窪地中,與構造線一致;也有一些湖泊是冰蝕湖或冰磧湖。地處高寒地帶,湖水補給多來自高山冰川和冰雪融水。湖水不能外泄,屬鹹水湖。

長江中、下游湖羣

多屬河跡湖,是在構造斷裂沉陷的基礎上由河流積水而成。河水是湖水的主要來源,一般在夏季河流漲水時,湖泊水位擡高,冬季水位下降。因與河流相通,湖水能夠外泄,多爲淡水湖,具有調節江河水量、發展航運、灌溉以及水產養殖的有利條件。

西亞湖羣

主要是構造湖。位於死海地溝中的死海,面積1049平方公里,雖北有約旦河、東南有哈薩河注入,但因蒸發量大,水面不斷縮小,湖水含鹽量高達300‰左右,比一般海水高6倍以上,成爲世界著名的“大鹽庫”。

土壤、植被與動物界:

土壤、植被的分佈規律

亞洲土壤、植被帶的分佈具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 北亞向南至中亞的平坦地區,依次出現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和慄鈣土、荒漠草原-棕鈣土和乾旱荒漠-灰鈣土和荒漠土。從北亞經東亞至東南亞依次出現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和黃壤、熱帶季風林-磚紅壤化紅壤和熱帶雨林-磚紅壤。又由於受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和構造地形等非緯度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土壤植被的分佈從沿海向內陸變化,例如中緯地帶的東亞和中亞,自東向西隨着降水量的漸減,植被更替依次爲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具有明顯的經度地帶性。亞洲中部的山脈和高原,更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呈現氣候、植被和土壤分佈的垂直變化,又具有特殊的垂直帶結構。

發育最年輕、種類較簡單的植被和土壤類型分佈在亞洲北部,如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發育歷史悠久,種類非常複雜的植被和土壤類型分佈在亞洲南部,如熱帶季風林和熱帶雨林,它們受古熱帶植物區系自然歷史因素的制約,迄今仍有白堊紀和第三紀的殘遺樹種(如水杉、銀杏)和古老的風化殼。

什麼是亞洲 第8張

主要的植被-土壤類型的組成與結構

亞洲植被-土壤類型的分佈和更替關係,基本上和氣候類型佈局圖式一致,且每一類型區既具有世界同類型區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特性。

寒帶苔原-冰沼土帶

大致與極地長寒氣候區相當。永凍層深厚,最暖月土壤的活躍層厚也不過幾十釐米。凍土阻礙樹根的發育,只有苔蘚和地衣能夠茂盛生長。由於永凍層以上的積水不能滲透到地下,常年低溫,水分蒸發也很少,因而地面過溼,沼澤很多,形成了土層淺薄、有藍灰色層的冰沼土。苔原帶自北向南還可分爲4 個亞帶,即呈斑狀分佈的北極苔原、連續分佈的苔蘚地衣苔原(典型苔原)、有矮樺出現的灌木苔原和有落葉松、西伯利亞雲杉出現的森林苔原。

亞寒帶針葉林-灰化土帶

大致與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區相當。夏季溫暖有降水,有利於夏季生長、冬季休眠的針葉林植被的形成,使西伯利亞具有地球上面積最大、分佈最北的針葉林帶,如泰梅爾半島上的針葉林向北深入苔原帶中,可達北緯72°30′,爲地球上針葉林帶的最北界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佈,針葉林主要由耐陰樹種雲杉、冷杉組成,林內鬱閉陰暗,當地稱爲泰加羣落。東西伯利亞的針葉林主要由喜陽的達烏爾落葉松和松樹組成,冬季針葉脫落,又稱明亮針葉林。中國大、小興安嶺的針葉林,亦屬本帶。在針葉林下形成具有灰化層、呈酸性反應的森林灰化土。

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帶

大致與溫帶季風氣候區相當。爲了適應冬季的生理乾旱,闊葉樹種都冬季落葉,樹皮很厚,夏季枝葉茂盛,有明顯的季相變化,故又稱夏綠林。主要樹種有蒙古櫟、遼東櫟、槭屬、椴屬等。夏綠林南部向亞熱帶森林過渡,逐漸出現闊葉常綠樹;北部向針葉林過渡,有一個針葉-闊葉混交林地帶。在溫帶季風溼潤的落葉闊葉林下,形成棕色森林土,以中國遼東、膠東兩大半島最爲典型;在半溼潤的落葉闊葉林地帶形成褐色土,廣泛分佈於中國華北平原和冀北山地。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黃壤和紅壤帶

大致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相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又不嚴寒,沒有明顯乾季,有利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長。日本、朝鮮南部和中國東南部森林屬於此類林帶。中國是本類型森林的主要分佈區,有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等常綠喬木。由於樹葉革質較厚,葉面有蠟質層,且葉面向着太陽,能反射光線,故又稱照葉林。在本區生物氣候條件下,土壤中可溶性鹽分充分淋溶,富鋁化作用明顯,形成酸性的紅壤和黃壤。

熱帶季風林-紅壤和磚紅壤性紅壤帶

大致與熱帶季風氣候區相當。分乾溼兩季,季風林的林相、季節變化分明,雨季頗似熱帶雨林,乾季多數樹種落葉,柚木、娑羅雙樹是典型代表。在年降水量 500~1500毫米、乾季較長的地區,分佈着熱帶疏林或熱帶草原,如印度的德干高原和緬甸中部地區。

熱帶雨林-磚紅壤帶

大致與赤道多雨氣候區相當。在熱帶季風氣候區的沿海地帶,如中南半島東西兩岸、印度半島西岸、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以及中國海南島南部、臺灣南部和雲南南部都有分佈。這裏樹種豐富,樹木高大,僅馬來半島就有6920多種,雨林結構複雜,層次很多,且多藤木和附生植物,林相常綠,上層喬木高逾30米。著名的藤本植物白藤屬和木本真蕨八字桫欏屬以及龍腦香科喬木,是亞洲的特有種。成土過程處於高度富鋁化階段,形成了磚紅壤。

上述各類型的分佈和更替,基本上反映出亞洲從赤道帶到北極帶的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除臺原-冰沼土帶和針葉林-灰化土帶是橫貫全洲的自然帶外,其餘各帶均因內部大陸性氣候強、山地高原盆地多、圍繞大陸的水體不對稱、內地距海遙遠等非緯向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向西延展分佈受阻,而呈現爲局部的地帶性。

溫帶草原-黑鈣土、慄鈣土帶

大致與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區相當。亞歐大陸中部分佈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草原,由於降水量不足,形成由叢生禾草組成的溫帶草原。蘇聯的北方草原水分條件較好,以闊葉的禾草和雜類草佔優勢,但南方草原氣候比較乾旱,處於向荒漠過渡,草叢比較稀疏,以窄葉禾草佔優勢。中國的典型草原分佈在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西南部、黃土高原中西部以及阿爾泰山、天山和祁連山的一定海拔高度地區,以旱生叢生禾草佔絕對優勢。溫帶草原的北側與亞寒帶針葉林帶之間和東側與溫帶混交林、夏綠林帶之間,有一個過渡帶即溫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土壤形成過程的主要特點是有明顯的生物積累過程和鈣積化過程,形成了富含有機質的黑鈣土和慄鈣土。

溫帶荒漠-棕漠土、灰漠土帶

大致與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區相當。由於水分奇缺,植物種類稀少,以超旱生的半木本植物類型爲主,多耐鹽鹼的灌木、小灌木和半灌木,如梭梭、沙拐棗、豬毛菜、蒿類。蘇聯中亞荒漠可分爲蒿荒漠(粘土荒漠)、豬毛菜荒漠(鹽土荒漠)和灌木荒漠(沙漠),後者水分狀況稍好,生長着沙拐棗屬、檉柳屬和灌木,還有著名的半喬木白瑣瑣。中國西北荒漠可分爲小喬木荒漠、灌木荒漠和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後者分佈最廣,此外還有大面積無植被或僅疏生個別植物的戈壁和沙漠。

熱帶和亞熱帶荒漠-荒漠土帶

大致與熱帶和亞熱帶乾旱氣候區相當。嚴重缺水,荒漠廣佈,僅在綠洲生長着椰棗、樹頭棕屬和金合歡屬的植物。阿拉伯荒漠是熱帶荒漠,植物種類貧乏,常見有旱生特徵的三芒草屬、一些半灌木和多汁植物,還有一些屬風滾草型的一年生植物。小亞細亞鹽質荒漠相當廣泛。伊拉克有石質荒漠和礫質荒漠。波斯灣兩岸有世界上最大的椰棗林。

亞熱帶硬葉常綠林-褐色土帶

位於地中海沿岸,面積很小,是歐洲地中海硬葉常綠林帶的延續。

植被-土壤帶的垂直分佈

高大山地和高原,隨海拔高度的變化,氣溫、降水及其比例關係也發生變化,形成氣候帶的垂直變化,從而植被-土壤帶也具有垂直結構。

動物界的主要特徵和動物地理區

亞洲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大陸型動物區,動物的種類、數量都很多,許多種動物的分佈範圍也很廣。動物界與北美洲和非洲之間有密切聯繫,如亞洲和北美洲具有同一的苔原動物種屬(馴鹿、北極狐、北極熊、海豹等)和亞寒帶針葉林動物種屬(麋、獾、貂、熊、狼、松鼠等)。在紅海形成以前,亞非連成一體,便於動物往來,兩洲有共同的動物,如獅、豹、象、犀、猴等。亞澳之間動物聯繫極少,在蘇拉威西島和龍目島以西爲亞洲型動物,在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爲澳洲型動物。而蘇拉威西島和小巽他羣島的動物,具有兩洲間的過渡型。從全球動物界看,亞洲主要屬於全北區和印度馬來亞區,前者面積很大,但不適於動物發展的因累很多,又分5個亞區;後者遠離冰川中心,北有高山屏障,動物種類最多,又分爲 2個亞區。

北極亞區

分佈於北冰洋沿岸和苔原地區。動物種類貧乏,但個體數量卻多。北冰洋沿海一帶,棲息着以魚類爲食的鳥類,形成“北極鳥市”,並分佈着白熊、海豹、海象、海狗等動物。在大陸苔原帶生活着馴鹿、北極狐、田鼠、雪羊等,它們多以苔原植物或一些小動物爲食。

西伯利亞亞區

植被良好,食料很多,故動物種類比苔原帶爲多。堅果、漿果、草類爲松鼠、豹鼠、田鼠等的食料,而這些小動物又是棕熊、狼獾、猞猁、黑貂、紅狐等的食料。麋是針葉林中的大型動物,受狩獵法的保護。黑貂、紅狐、猞猁、松鼠等,毛皮珍貴,常被稱爲“軟金子”。

東北中國亞區

包括中國東部、朝鮮、日本和蘇聯遠東部分地區,主要屬於東亞闊葉落葉林地帶,爲全北區與印度馬來亞區之間的過渡區。因未受第四紀大冰川的直接影響,成爲第三紀動物的避難所。動物種類比針葉林帶爲多,基本動物羣有齧齒類的花鼠、黑線姬鼠、東北兔等和食肉類的東北虎、豹、狐、林貂、黑熊等,以及有蹄類的梅花鹿、麅、野豬等,鳥類有丹頂鶴、錦雞等,許多是候鳥。

中亞亞區

中亞溫帶草原地帶,多善於奔馳和掘地的食草動物,如羚羊、瞪羚、野驢、野馬、雙峯駝、黃羊等。高山地區有犛牛、西藏羚羊、雪豹、褐熊等。河口與沼澤地區則常是鳥類羣集之地。

地中海亞區

爲過渡性動物區,代表性動物有小亞細亞和高加索山地的摩甫倫羊、巖羚羊、山羊、鹿和山貓等。

印度-中南半島亞區和馬來亞亞區

爲印度馬來亞區。主要爲熱帶森林類型的動物,在種類組成上與非洲有許多相似之處,擁有許多特有的高級類羣,如哺乳類中的鱗甲目、長鼻目、狹鼻猴類、獺猴科、犀科等。紅海形成以後,亞非兩洲動物羣又各自獨立發展,演化爲同屬不同種的動物,如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的猩猩和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以及亞洲野牛與非洲野牛、印度犀與非洲犀等。終年高溫和潮溼,有利於變溫動物的生活,爬行類、兩棲類得到充分發展。由於植物性食料全年豐富多樣,營樹棲攀援生活和食果性的動物種類特別繁盛,如靈長目、松鼠科、食果蝙蝠等。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還生活着東半球唯一的馬來貘。本區的鳥類也極繁多,原雞、孔雀等爲特有鳥類。

地理環境的總體特徵和地域差異:

地理環境結構的整體性

亞洲屬全球最大的陸地自然綜合體。 東半球東北部、 亞歐大陸東部的地理位置,地勢最高、起伏極端、結構特殊的地形,大陸性強烈、季風性典型、類型極複雜的氣候,長河衆多、內流區廣大、輻射狀的水系,以及植被土壤帶與動物界分佈空間組合錯綜複雜,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具有多樣性、極端性和典型性;地理環境結構以緯度地帶性爲基礎,兼有非緯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的綜合烙印;礦藏、水力、森林、動物等自然資源的豐富性。總的來說,亞洲是以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性和結構的複雜性區別於其他各大洲。

地理環境結構的差異性

根據緯度地帶性和非緯度地帶性的區域分異規律,亞洲區域分異的特點可概括爲:

(1)由於大陸面積廣大,包括從赤道帶到北極帶所有的緯度帶,使亞洲具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差異,表現有自北向南、循序更替的緯度自然帶。亞洲自然帶比較齊全,其他各大洲難與倫比。

(2)由於陸塊龐大、構造地形複雜、山地高原匯聚、圍繞的水體不對稱,以及內陸距海遙遠等非緯度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很大,形成東亞—中亞—西南亞之間以非緯度地帶性爲主的自然帶結構,表現爲由內陸荒漠、半荒漠向外經草原、森林草原而到外圍的森林帶,呈非緯度的環狀分佈。在高大山脈和高原區則具有垂直自然帶結構。亞洲的溫帶草原和荒漠是世界上同類型中分佈最廣的。

地理分區

根據緯度地帶性和非緯度地帶性的綜合影響,亞洲自然綜合體的第一級區劃,可分成6大自然地理單元:

北亞大區

高緯的位置、廣大的面積以及周圍水體的不對稱,使北亞具有強烈大陸性的寒溼氣候和廣闊的永凍現象。有耐寒的植被和特徵顯明的動物界,緯度自然帶結構特別典型,北極冰原帶、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均爲全球性自然帶。

東亞大區

位於中、低緯度的大陸東緣,是一個沿經線方向延伸的自然區。地殼變動劇烈,地質構造複雜,地形多山,具有季風型氣候和水系,自然景觀主要爲亞熱帶到寒溫帶的森林。處於海陸交接地帶,尤多半島和島嶼,對東亞自然特徵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同時,本區南北跨有30多個緯度,區內的緯度差異也很顯著。根據區域內部差異,東亞大區可劃分爲朝鮮半島、日本羣島、中國東部季風區等副區。

東南亞大區

其地理位置對大區特點的形成有特殊意義,一方面它是亞洲大陸緯度最低的地區,屬赤道帶和熱帶;另一方面它正扼亞澳兩大陸之間和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交會地帶,使其具有溼熱的特點,從而形成繁茂的熱帶森林和繁多的動物種屬。本大區包括兩大構造單元(印度馬來地塊和新褶皺山地)、兩大氣候類型(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和兩大植被類型(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由於海陸分佈、地形和風向等地區差異的影響,東南亞大區還可劃分爲中南半島和東南亞島嶼等副區。

南亞大區

素有“次大陸”之稱的獨特自然地理單元,具有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其自然景觀與海陸分佈、地形、風向尤其是降水量的多寡有密切聯繫。西高止山西側、東部喜馬拉雅山脈南側和阿薩姆邦地區,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爲熱帶雨林景觀。德干高原大部爲1000~2000毫米,形成乾季落葉林。德干高原內部和印度半島西北部爲 500~1000毫米,形成熱帶稀樹草原。塔爾沙漠及其周圍 ,降水稀少, 爲熱帶荒漠和半荒漠。斯里蘭卡島西南部面向西南季風,降水量超過3000毫米,屬於熱帶雨林景觀。

西南亞大區

緊鄰歐非,北迴歸線橫貫南部,副熱帶高壓帶籠罩本區大部,周圍多爲乾旱地區,乾旱性和大陸性是本區自然界的總特徵。 由於地理位置、 地形、風向和降水的差異,還可劃分爲 6個副區:伊朗高原區、阿拉伯半島區、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區、 地中海東岸區、小亞細亞高原和亞美尼亞火山高原區及高加索山地區。

中亞大區

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又多爲山脈圍繞的高原、盆地與低地,很難受到海洋氣流的影響,因而具有大陸性很強的乾旱、半乾旱氣候。水系主要爲內陸流域,多著名的內陸湖泊。自然景觀主要爲溫帶草原、半荒漠和荒漠, 高山帶具有高山氣候和垂直景觀帶結構。從亞洲整體來看,中亞既具有介於北亞與南亞之間的緯度帶的意義,又具有介於東亞與西歐之間的海陸相關位置的意義。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的氣候對本區自然景觀的形成起主導作用。根據中亞的地區差異,還可劃分出帕米爾高原區、哈薩克丘陵和圖蘭平原區、蒙古高原區以及中國西北地區等副區。

發展簡史:

亞洲歷史悠久,文化光渾燦爛。黃河流域(中國)、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印度)、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巴比倫,今伊拉克境內)是世界著名的人類文明發源地。中世紀亞洲的文化、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世界上長期居領先地位,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在農業、手工業、水利工程、醫學、數學、天文學等科學技術,以及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在世界上都產生了巨大而廣泛的影響,對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從16世紀起,西方殖民主義勢力開始侵略擴張,葡萄牙、 西班牙、荷蘭、 英國、法國、帝俄等先後從海上、陸上侵入亞洲,在沿海建立據點,掠奪金、銀、寶石、絲綢和香料(胡椒、肉桂、豆蔻)等。18世紀後半期起,西方殖民主義者加緊對亞洲侵略,逐步向內陸擴張,進行殘酷的殖民戰爭和經濟掠奪,強佔土地,奴役人民,並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強迫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如甘蔗、橡膠、咖啡、椰子、茶、棉花等。資產階級工業革命完成之後,他們進一步把亞洲變成發展工業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的傾銷市場。爲了掠奪資源,先後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開礦山、修鐵路、建港口,並在西亞地區大肆勘探石油,佔據油田,開採原油。18~19世紀,帝俄繼續向中亞、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擴張領土,侵略中國和朝鮮。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隨着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向外擴張侵略,先後侵佔了朝鮮和中國等大片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洲除日本發展爲軍事帝國主義外,其餘的國家大都淪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直接佔領成爲殖民地的面積佔全洲的2/3。還有些國家名存實亡。殖民統治長達二、三百年,嚴重地阻礙了亞洲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

什麼是亞洲 第9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絕大多數國家先後獲得了政治獨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到80年代亞洲共有41個政治單位,其中獨立國家39個,還有兩個尚未獨立地區──東帝汶和巴勒斯坦。除日本外,都是發展中國家。

居民:

人口

亞洲人口約272770萬(1984,不包括蘇聯,包括土耳其歐洲部分),佔世界總人口的58.3%。在古代和中世紀,亞洲人口比世界其他各洲人口總和還要大1倍。近幾個世紀,由於西方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侵略、掠奪和封建關係的束縛、經濟發展遲緩,人口死亡率高,人口增長速度慢,1850~1900年間只增1.4億,1900~1945年增加不到4億,佔世界總人口的比重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國家的獨立,民族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和醫療條件的初步改善,死亡率顯著降低,出生率仍保持較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1950~1980年的30年間,人口增長了12億,年平均增長率20‰,高於世界平均增長率。以西亞爲最高,一般都超過30‰。近年中國、印度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正在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已初見成效。

什麼是亞洲 第10張

世界上有7個擁有1億人口以上的國家, 4個在亞洲,依次爲: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超過8000萬人口的有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亞洲平均人口密度僅略低於歐洲,其中新加坡(4061人)、孟加拉國(657人)、巴林(596人)、馬爾代夫(530人)、日本( 314人)等國居世界人口高密度國家的前列。亞洲有兩個人口高密度區,一是東部和東南部,主要包括中國的東南半壁(特別是黃河中下游、 長江中下游、 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朝鮮南部海岸,日本中央橫貫帶(東京到福岡聯線)兩側地區(特別是京濱、阪神和名古屋三大城市圈),中南半島的紅河、湄公河、湄南河三角洲地帶,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馬來半島的西海岸和新加坡等。這裏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之一,一般每平方公里人口都在300人以上。二是南亞次大陸,包括印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以及巴基斯坦的東半部和尼泊爾的南部。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200人,其間恆河和印度河中下游平原高達400 人。北緯60°以北的原始林區、凍土地帶、內陸高原和高山以及沙漠地區,地域廣闊,人煙稀少,如蒙古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1人,阿拉伯半島的沙特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等也只有3~4人,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區之一。

亞洲絕大多數國家是人口年輕型國家。兒童少年人口比重大,其中東南部、西部和南部各國高達42~43%。勞動適齡人口比重略低於歐洲。老年人口比重相當於歐洲的1/2至1/3。西亞產油國是世界老齡人口比重最小的地區,主要是由於高出生率和大量青壯年外來移民造成的。如科威特和伊拉克65歲以上的老人只佔 2%,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只有 3%。日本已出現人口老齡化問題。

亞洲人口的職業構成也在變化中,第一產業人口比重下降,但仍居優勢(20世紀80年代初)。其中以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爲最高,如尼泊爾、老撾超過90%,孟加拉國、柬埔寨在80%以上,印度爲72.1%,大部分國家爲70%左右。西亞地區略低。新加坡與科威特屬於特殊類型,第一產業人口不足2%,日本爲 10.4%。第二產業人口比重明顯上升,目前除日本、新加坡和西亞部分國家外,一般只佔10%左右。第三產業人口多在20%左右,但新加坡與日本都佔一半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城市化的進展,亞洲城市人口有一定增長。1980年有城市人口6.7億,約佔世界總城市人口的40.2%。就城鄉人口構成來看,亞洲城市人口只佔總人口的28%,低於世界平均值,僅高於非洲,尚屬城市化水平較低的地區。但地區差異很大,大致西部高於南部和東部,如西部的科威特佔88%,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佔72%,伊拉克佔68%;而南部的尼泊爾、不丹只有4%,泰國,老撾也只佔10%稍強,印度佔23.3%。只有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日本的城市人口也高佔76.2%。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百萬人口大城市的數目正在增加,1980年有60多個,其中上海、北京、天津、香港、東京、漢城、加爾各答、孟買、曼谷、雅加達、德黑蘭、卡拉奇等都是超過500萬人口的大城市。

種族和民族

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複雜,其中尤以南亞爲甚。蒙古人種(黃種人)是亞洲主體種族,約佔全洲人口60%以上;其次爲歐羅巴人種(白種人),約佔全洲人口 1/3以上;還有少數澳大利亞人種(棕色人)和人種的混合類型。

蒙古人種分南北兩支,北支主要分佈在東亞地區,包括中國、蒙古、朝鮮、日本和蘇聯的西伯利亞、中亞和遠東地區,中南半島的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新加坡,以及南亞的尼泊爾、錫金、不丹和西亞的土耳其等國。南支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南支又稱馬來人種,體型較小、膚色較深。有人認爲它是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過渡性種族。歐羅巴人種的南支集中分佈在南亞次大陸和西亞地區,包括孟加拉國、印度北半部、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等國, 以及除土耳其以外的西亞地區。膚色比歐洲白種人略深。菲律賓的尼格利陀人,印度東南沿海和斯里蘭卡的達羅毗荼人等都屬於澳大利亞人種。亞洲歷史悠久,不同族羣間很早就有混合交融,黃白人種的混合類型遍佈中亞和南西伯利亞地區。

亞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不到1000人的民族或部族,如印度安達曼羣島上有明科皮人,印度尼西亞的託亞拉人等。

語言

通常按語言詞彙和基本語法相近似的程度,分成若干語系(其下又分若干語族)。亞洲有 8個語系,人口在 400萬以上,其中漢藏語系人口約佔亞洲人口的40%。主要包括漢、藏、緬、苗、瑤、壯、侗、泰等語族,集中分佈在中國和中南半島各國。其次爲印歐語系,主要包括印地語、波斯語,約佔亞洲人口的1/4。馬來-玻利尼西亞語系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閃含語系,包括西亞的阿拉伯語,約有1400多萬人。還有朝鮮、日本、阿爾泰(蒙古、滿族)和達羅毗荼語系,以及烏拉爾、維吾爾等語系。

宗教

亞洲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

佛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早在公元前6~前5世紀,起源於印度和尼泊爾毗鄰處。主要傳播在中南半島各國和斯里蘭卡。其中,泰國把佛教奉爲國教。

伊斯蘭教起源於沙特阿拉伯的西部,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都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蘭教,西亞與北非同爲主要分佈區。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中亞,以及南亞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等國居民也多信奉伊斯蘭教。在亞洲有信徒約4億人,教徒通稱穆斯林。

基督教起源於巴勒斯坦,伯利恆和耶路撒冷是基督教聖地。黎巴嫩與塞浦路斯部分居民信奉東正教,菲律賓是東方信奉天主教的國家。還有印度廣爲流傳的印度教。猶太教在以色列佔統治地位。日本普遍信奉佛教和神道教。

經濟地理:

亞洲除日本外,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經濟不發達,工業基礎一般較薄弱。大多數國家獨立以來民族經濟都有一定的發展,特別是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的工業產值和對外貿易額成倍增長。國民生產總值逐年上升。單一的經濟結構正在逐步改變,部分國家發展糧食生產,爭取自給,效果顯著。

亞洲有許多農業、礦業和工業產品在世界經濟中佔重要地位。目前有如天然橡膠、茶、 黃麻、 馬尼拉麻、水稻、生絲、胡椒、金雞納霜、柚木等十幾種農產品各佔世界總產量的 80%以上;花生、 粟等各佔一半以上;棉花、甘蔗、 菸草、水產品等也都佔1/3左右。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石油蘊藏量爲 500多億噸,約佔世界總蘊量的60%。原油產量10億噸左右,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年產錫礦砂14.6萬噸,佔世界的63.4%。此外,鐵、銅、鎳、鋁土、鉛鋅等礦石產量都佔有一定地位。亞洲的棉紗和棉織品約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鋼、生鐵、汽車、船舶、水泥、化肥的產量都佔1/4至1/3。

經濟(除日本、新加坡外)仍以農業、採礦業爲主,加工工業不甚發達。

農業

在亞洲多數國家的國民經濟中仍佔首位,農產品在出口值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在長期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形成5個農業地域類型:

水田集約化農業

是亞洲典型的代表性農業類型,亦稱亞洲農業類型。亞洲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水熱同季,水田率高,是世界主要水稻生產地帶,年產水稻穀約4億噸, 佔世界水稻產量的90%以上(1982)。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中國是水稻種植的源地。 中國、 日本、朝鮮的深耕細作,單位面積投入勞動量多,施肥量高,每公頃產量爲4~7噸。東南亞和南亞以單季稻爲主,一般每公頃產量2噸左右。亞洲是世界水稻的主要出口區,年輸出量約佔世界總出口量的60%以上。1982年泰國(佔31.9%)、巴基斯坦( 7.9%)、緬甸、印度、中國和日本是主要出口國,多輸往印度尼西亞、朝鮮南部、蘇聯、伊拉克和馬來西亞等地。水稻主要分佈在平原,中國的長江流域 、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和中南半島的紅河、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帶,以及爪哇島、恆河中下游和印度河三角洲等地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產區,其中中南半島的三角洲地帶基本上是單一水稻種植區和出口區。

旱田農業

該農業區降水量在 300~1000毫米之間,雨量變率大,有良好灌溉系統的地區能旱澇保收。多爲分散個體經營、集約化的自給農業。單產低於水稻。以糧食作物爲主,有小麥、大豆、高粱、玉米、粟;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同時飼養馬、牛、羊、豬等。以中國華北、東北地區和印度的德干高原、恆河中下游以及日本的北海道爲代表區域。

遊牧半遊牧農業

是蒙古和中國內蒙古、西北地區以及西亞的乾燥半乾燥草原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多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綿羊、山羊和駱駝。以自給爲主,商品率低。在綠洲地帶,發展灌溉農業,以種植麥類和雜糧爲主。

種植園農業

是近代出現的一種農業地域類型。多爲西方殖民者入侵後,資本主義經營的大農園,生產技術水平較高,還有一些當地居民或華僑經營的小種植園。種植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有橡膠、油棕、椰子、甘蔗和茶等。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斯里蘭卡等國。

遷移農業

是一種原始的農業經營方式,放火燒荒,然後耕種,不施肥、不灌溉,兩三年內土地肥力耗盡,易地再耕。這種耕作制度對自然資源破壞大,主要分佈在蘇門答臘和中南半島北部山區,以生產雜糧爲主。

工業

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產值一般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0%,以採礦業和農產品加工的輕紡工業爲主。重工業正在發展。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並各具特點。

東亞

1949年後,中國工業發展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充分發揮原有的上海、東北、華北等工業區的基地作用,並在西北、西南、華中資源豐富的內陸建立起重、輕工業區。新興的深圳等經濟特區正在蓬勃發展。日本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經濟大國之一。形成以重、化學工業爲中心的工業體系。工業集中分佈在以京濱、阪神、名古屋爲中心的太平洋帶狀工業地帶。朝鮮立足本國原料燃料,發展了重、輕工業,主要集中在大同江下游和東北部沿海地區;南半部的京仁、釜山工業區發展較快。蒙古工業以畜產品加工爲主,多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

東南亞

60年代以來,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工業發展迅速(包括利用外資,發展進口原料加工工業)。新加坡並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發展成爲新興的工業化國家。20世紀70年代以來,東南亞原油生產有較大發展,已成爲印度尼西亞和文萊的主要經濟支柱。在蘇門答臘和爪哇島建立了新的煉油中心。還建有許多出口加工區。

南亞

印度工業較發達。以孟買爲中心形成了紡織工業區;加爾各答的黃麻工業居世界之冠;東北部的達摩達爾河流域,在豐富的煤、水力資源和附近鐵礦的基礎上,建立起鋼鐵工業基地。南部班加羅爾爲新興的機械工業中心。

西亞

除阿富汗、黎巴嫩和土耳其外,多數國家均以生產原油和煉油爲主。原油生產在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國民收入中佔絕對優勢(佔90~99%)。在世界能源中也有極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對西歐、北美和日本的經濟發展影響很大。西亞被譽爲“世界石油寶庫”。大油田、油港和煉油廠主要集中在波斯灣沿岸地區。

交通運輸業

80年代初,亞洲鐵路總長約19萬多公里,公路長400多萬公里,內河通航里程24萬公里。中國東半壁、日本、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以鐵路、公路運輸爲主。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爲主。東南部沿海海上運輸發達,有上海、橫濱、神戶、香港、新加坡、曼谷和孟買等國際性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空運發展迅速。

參考書目

吉林師範大學等編:《世界自然地理》(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劉德生編著:《亞洲自然地理》,商務印書館,北京,196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