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週年取得的輝煌成就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2W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取得的輝煌成就許許多多,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有着令人矚目的成績。建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力前行,從封閉落後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爲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取得的輝煌成就

下面是爲您列舉的例子:

1、政治方面

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影響力日益彰顯。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受外來封鎖等影響,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交往較少。上世紀50年代,與前蘇聯東歐國家一度開展交流;70年代,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交往明顯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1980年4月和5月,我國先後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2003年以來,我國與亞洲、大洋洲、拉美、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先後建設自貿區,目前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17個自貿協定,促進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得到1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以WTO改革爲代表的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了大國擔當。

2、經濟方面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區域經濟聯動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蓄勢崛起。建國初期,我國地區差距很大,工業基礎薄弱,且都集中在“廣(州)大(連)上(海)青(島)天(津)”等沿海城市。上世紀50—70年代,在工業化建設中,生產力佈局逐步變化。改革開放以來,隨着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東部率先發展等地區協調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區域發展新空間不斷拓展。2018年,東部地區[1]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爲52.6%,比1978年上升9.0個百分點。中西部後發優勢不斷顯現。2018年,中部、西部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爲21.1%和20.1%,分別比2000年提高1.9和2.7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紮實推進,新的經濟增長極加快形成。

3、文化方面

文化事業不斷繁榮,國家軟實力明顯增強。例如2018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73個,比1949年增長56.7倍;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3%;全年出版各類圖書95億冊(張),比1950年增長34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共同發展,文化軟實力逐步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漢語學習熱潮在衆多國家興起。2018年末,全球154個國家(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和1193個孔子課堂。



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獲得的輝煌成就有哪些?

1、香港、澳門的迴歸。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標誌着着香港的正式迴歸。

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結束了葡萄牙在澳門442年的殖民統治。

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懷抱,大大推進了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加快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於促進香港、澳門地區的穩定、發展。

2、青藏鐵路建成。

青藏鐵路作爲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誌性工程,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

該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該鐵路全長一共1142公里。其中新建線路1110公里,於2001年正式開工,並於2006年首次通車。

3、中國加入WTO。

2001年11月10日下午,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並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

中國正式成爲世貿組織成員的一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在世界大家庭中的貢獻,地位和作用發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舉辦北京奧運會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8年8月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正式拉開了序幕,2008年8月24日閉幕,主辦城市是中國首都北京。

中國以51面金牌居獎牌榜首,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唯一一共亞洲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年風雨兼程,中國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個蓬勃的新興經濟體。

5、中國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超越日本,成爲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於中國在經濟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由於我們實行了市場經濟,充分運用全球的市場、資源、技術,使得經濟增速年均接近10%,這樣長時間的高速增長在世界上聞所未聞。

6、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首款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和俄羅斯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公佈,北斗導航業務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各種豐富的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澳門迴歸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香港迴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青藏鐵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世界貿易組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京奧運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取得了哪些驕人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取得的偉大成就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

1、經濟方面

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確定了優先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現代化建設方針。中國的社會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完成了基本政治制度的建設,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國防體系和科技體系。在這個意義上,應該說,我們通過前三十年的艱苦奮鬥,實現了“三十而立”,爲後四十年國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的40年,可以說是實現了“四十而不惑”。中國人民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找到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而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2、政治方面

創造性地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爲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的悲慘命運,對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經歷了曲折而複雜的探索過程。1921年,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制定了第一個綱領提出:“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之後,曾先後提出過建立“勞農專政”“真正平民的政權”“革命民衆政權”等政治主張。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將繼續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爲創新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豐富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多樣性做出積極的貢獻。

3、文化方面

70年來,我們黨堅持文化發展爲了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旗幟,爲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堅定文化自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肩負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擴展資料:

1、建國70年之科技奇蹟

復興號高速列車、C919大型客機、移動通信,縮短了世界的距離空間和海洋技術,拓展了人類的疆域科學實驗衛星和射電望遠鏡開闊了人類的視野雜交水稻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人工智能使生產和生活更加便利多彩……中國正努力成爲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建國70年以來創造出的諸多輝煌科技成就,已經滲透進入工農業的每一個領域,影響到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

2、建國70年之制度創新

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制度創新的偉大探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羣衆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構建起和諧的黨際關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開闢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嶄新道路,等等。新中國70年的制度創新,爲人類制度文明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3、建國70年之醫藥進

回首醫藥發展七十年,我們從無到有、從仿到創。在經歷缺醫少藥、仿藥迅猛發展、新藥初露頭角後,我國新藥研發已開始從逐量向質變轉化。新藥研製也不再受困於資金,反而如何提升新藥創新力、落實醫保支付手段成爲關鍵。

暢想將來,在AI、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高科技的加持下,藥物創新或可搭上科技進步的快車而醫保支付也有望在政府的推動下提升納入速度、打通商保支付,讓新藥以更快的速度到達患者手中。

70年,中國創造的奇蹟還有很多。這一個個奇蹟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盛大景象。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哪些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從70年前的不足500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規模擴大了超1800倍,GDP在世界的佔比從70年前的微不足道躍升至2018年的近六分之一.一言以蔽之,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世所罕見的奇蹟.世所罕見的經濟發展奇蹟因何而來?要科學解釋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蹟,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僅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自身因素,還需要從思想武器,政治保證,制度保障,發展力量,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等具體環節中進行經驗總結。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背後有三個重要的基礎動力,這些動力和二戰後促使日本經濟崛起,以及“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韓國)在上世紀陸0年代到吧0年代經濟騰飛的原因是一樣的。它們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以及經濟發展正處於早期階段從而給予經濟更多上升的空間。

下面依次詳述這些動力:

一、人力資本的含義是人在社會上的能力,包括勞動者的技術和職業道德水平,以及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整合資源的能力。人力資本的素質是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不是一0年或者二0年能夠塑造的。經濟學家已習慣用受教育的時間來衡量人力資本的中國,但這樣的方法並不準確,因爲它未能把職業道德和人的創造智慧考慮進去,而這些是文化傳統薰陶的結果。這些特質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繼承和完善,有一部分是通過家庭教育得以傳承。 對於中國工人的技術,我們通過古代青銅器、絲綢刺繡、瓷器和明代傢俱就可見一斑,更不用說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的精妙。中國毫無疑問擁有相當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其他國家如日本、德國、韓國、新加坡和美國也擁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只不過表現的形式不同。一些國家未能實現經濟快速發展,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資本短缺。

二、第二個動力是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中國在一9漆吧年改革開放之前有同樣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但還沒有市場機制,因此未能迅速發展起來。市場機制能夠讓優秀的人才通過辛勤工作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從而爲自己也爲社會創造財富。市場機制使得經濟活動因爲勞動有償而得到充分激發,也因爲資源根據市場供求原理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得到有效配置。

中國政府把經濟機制一步一步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這一點上他們功勳卓著。我在我的書《中國經濟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005年)中詳細記錄了這一轉變。但是,市場機制如果沒有中國的人力資本,也不能成就這樣快速的經濟發展。 有些人指出中國市場機制的許多缺點,如銀行體系和法律制度,但這些制度在不斷改善。必須說明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時,經濟也可以得到迅速發展,這充分表現在中國過去三0年的歷史經驗中。此外,即使政府不採取行動,經濟體制本身也可以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得到改善和發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紀吧0年代應國民經濟的需要而興起的鄉鎮企業的成長過程。市場經濟體制也可以生成其他的市場機制。今天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上世紀三0年代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都是在沒有政府參與的情況下誕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資本和市場機制的互動。如果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市場競爭,而且能者會勝出,那麼市場機制就能運作良好。但是平等機會往往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中無法實現,因爲成功人士的孩子必然擁有更好的機會。而中國社會在一9漆吧年改革開始時大多數公民有幾乎相等的機會。都能白手起家,沒有人可以繼承財富而得到創業資本。所有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讀大學或研究生,更有能力和更努力工作的人會被選入大學或研究生院。我在上世紀吧0年代還幫一些優秀的研究生進入北美的研究生院,他們中很多人就來自貧窮的家庭和農村。

三、第三個有助於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是發展中國家和最先進國家之間的技術差異。這使發展中國家通過採用先進的技術可以迅速發展起來。

綜上所訴,中國經濟將繼續增長,因爲這三個經濟引擎會繼續發力。隨着技術差距縮小,中國增長速度將逐步放緩,但在至少未來一0~一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裏,經濟每年增長速度仍將高於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