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賞析

來源:趣味百科館 1.88W

《越人歌》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明確歌頌同性戀情的詩歌。《越人歌》清楚表達了越人對鄂君的感戴,說明楚越人民的親密關係。這首詩在民族歷史、民族語言及文學史的研究中,具有一定價值。

越人歌賞析

關於《越人歌》,有兩種說法:

其一:《越人歌》相傳是中國第一首譯詩。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一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這一首美麗的情詩。有人說鄂君在聽懂了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後,就微笑着把她帶回去了。(席慕蓉詩《在黑暗的河流上》)

其二:這是一首中國古代使用壯侗語族語言民族的古老民歌。公元前 528年,楚國令尹鄂君子皙舉行舟遊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越人給子皙翻譯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子皙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按照楚人的禮節,雙手扶了扶越人的雙肩,又莊重地把一幅繡滿美麗花紋的綢緞被面披在他身上。

《越人歌》「爲你讀詩」:趙麗穎(影視演員,電視劇《花千骨》中花千骨的扮演者)▎詩享「思念,就這樣輕輕地經過,不比直白,然心自明。」現代人品讀古代作品時,實在無需抱着一種學究討論學術的態度去解剖整篇詩文的結構韻律,即使不能懂得透徹,也依然可以從字裏行間找到屬於自身的情感寄託。我眼中的詩詞閱讀,總會帶着些許想象,把個人情感輕鬆帶入,使自己的靈魂更加貼近詩人想要表達的那個有情世界。《越人歌》,短短几句,簡單反覆幾次,就能留下許多深刻的印象。將這些散落的結點串聯,一顆少女般糾結、失落、遺憾的心,便完全釋放在了每個人的腦海。試問,這顆純淨的心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一場愛慕。整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最後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我們懂得這世上一切最淺顯易得的道理,不常會想,卻常常會做。而我們的愛就像是那一汪清泉中飄零的瓣落,清晰可見,卻極易被人忽視。渴望着你能像關心着陽光、雨水、溫度一樣看得到我的身影,也許我還太普通,你就這樣,從我身旁掠過熟悉的香氣。失掉、或者說一種未到的緣分,就是一種一廂情願的痛苦。付諸了真心,卻換不來想象中的真情,是怎樣沉痛的絕望。在這樣的絕望裏,跨越了千年,如今仍舊令人感慨...19.4萬02:45

越人歌翻譯及賞析是什麼?

《越人歌》和楚國的其他民間詩歌一起成爲《楚辭》的藝術源頭,中國最早的翻譯作品,體現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諧共處的狀況,表達了對跨階級的愛情的抒歌。其古越語發音在漢代劉向《說苑》中有記載。

越人歌翻譯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河中漫遊,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與王子同舟。

深蒙錯愛啊不以我鄙陋爲恥,

心緒紛亂不止啊能結識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

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創作背景

楚熊渠興兵伐揚粵"至於鄂",並立其中子紅爲鄂王來加以管制。"至於鄂",就是說攻打到了揚越人控制的鄂地。接着,熊渠立中子紅爲鄂王,在這裏建立了一個統治者是楚人的地方政權,被統治者主要是世代居住在鄂國的揚越人。揚越(粵),世多謂"百越"之一。《呂氏春秋·恃君覽》載:"揚漢之南,百越之際,敝凱諸、夫風、餘靡之地,縛婁、陽禺、歡兜之國,多無君。"揚越似即居處於揚水、漢水之南的百越。其實,揚越不止是百越之一,而是先秦時期百越之別稱。揚越即百越。

熊渠破鄂是在楚莊王三年(前611),隨即在鄂國的廢墟上封其次子爲鄂王。然而揚越人卻沒有被消滅或驅逐出鄂境。這或許與楚人對於被其征服的族衆採取羈縻安撫、和睦相處的政策有關。熊渠未伐庸取楊越之前"甚得江漢間民和"的"民",當是居住在江漢一帶的揚越人。他們支持了楚人,因此在楚人佔楊越之地以後,揚越人可以繼續在鄂東故地休養生息,並保留原有的組織、習俗、自由之身和人格自尊,怡然操着自己的語言--越語,自在地橫楫逐波或從事其它行業。

越人歌賞析

起首兩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洲",當從《北堂書鈔》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盪舟之意。這是記事,記敘了這天晚上盪舟河中,又有幸能與王子同舟這樣一件事。在這裏,詩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來已經是很明確的時間概念,還要重複追問"今夕何夕"、"今日何日",這表明詩人內心的激動無比,意緒已不復平靜有序而變得紊亂無序,難以控抑。這種句式及其變化以後常爲詩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的末兩句"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進入詩的中間兩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顯地由相對平易轉爲比較艱澀了。這是詩人在非常感情化的敘事完畢之後轉入了理性地對自己的心情進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是說我十分慚愧承蒙王子您的錯愛,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緒盪漾。

最後兩句是詩人在非常情感化的敘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後的情感抒發,此時的詩人已經將激動紊亂的意緒梳平,因此這種情感抒發十分藝術化,用字平易而意蘊深長,餘韻嫋嫋。"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個比興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興起下面一句的"心說君"、"君不知",又以"枝"諧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樹樹上有枝,順理成章;但在人間社會,自己對別人的感情深淺歸根到底卻只有自己知道,許多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對別人的感情難以完全表達,因此越人唱出了這樣的歌詞。而借"枝"與"知"的諧音雙關關係做文章的比興手法,也是《詩經》所慣用的。如《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觽;雖則佩觽,能不我知",《小雅·小弁》"譬彼壞木,疾用無枝;心之憂矣,寧莫之知",即是。

這種諧音雙關對後代的詩歌如南朝樂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無影響。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二句,與《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彷彿(然"山"句爲"A有B兮B有C"句式,"沅"句爲"A有B兮C有D"句式,亦有不同),也可見出此楚譯《越人歌》深受楚聲的影響。雖然今人所讀到的《越人歌》是翻譯作品,但仍可這樣說:《越人歌》的藝術成就表明,兩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學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作品原文

越人歌

佚名 〔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註釋

搴(qiān):拔。搴舟,猶言盪舟。洲:當從《北堂書鈔》卷一O六所引作“舟”。

被(pi):同“披”,覆蓋。

訾(zǐ):說壞話。

詬(gòu)恥:恥辱。

幾(jī):同“機”。

王子:此處指公子黑肱(?-前529年),字子皙,春秋時期楚國的王子,父親楚共王。

悅:喜歡。

名家點評

[宋]朱熹《楚辭集註》:《越人歌》者,楚王之弟鄂君泛舟於新波之中,榜橙越人擁棹而歌此詞。其義鄙褻不足言,特以其自越而楚,不學而得其餘韻,且於周太師六詩之所謂興者,亦有契焉。知聲詩之體,古今共貫,胡、越一家,有非人之所能爲者,是以不得以其遠且賤而遺之也。

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遺落了的一切,終於,只能成爲,星空下被多少人靜靜傳誦着的,你的昔日,我的昨夜。

《越人歌》賞析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譯文: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河中漫遊。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與王子同舟。

承蒙王子看的起,不(因爲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棄我,責罵我。

心緒紛亂不止啊能結識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是最動人的一句:它的意思是:山有樹木陪伴 樹木有其枝幹相依 我的心喜歡你 而你卻不知道。通過比興手法,委婉生動地表達了對王子的愛慕之情,以及王子不明自己心事的單相思的憂傷之情,十分真摯感人。

擴展資料:

《越人歌》和楚國的其他民間詩歌一起成爲《楚辭》的藝術源頭,是中國最早的翻譯作品,體現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諧共處的狀況,表達了對跨越階級的愛情的抒歌。其古越語發音在漢代劉向《說苑》中有記載。

越人歌賞析 越人歌鑑賞

1、起首兩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洲”,當從《北堂書鈔》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盪舟之意。這是記事,記敘了這天晚上盪舟河中,又有幸能與王子同舟這樣一件事。在這裏,詩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來已經是很明確的時間概念,還要重複追問“今夕何夕”、“今日何日”,這表明詩人內心的激動無比,意緒已不復平靜有序而變得紊亂無序,難以控抑。這種句式及其變化以後常爲詩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的末兩句“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2、進入詩的中間兩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顯地由相對平易轉爲比較艱澀了。這是詩人在非常感情化的敘事完畢之後轉入了理性地對自己的心情進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是說我十分慚愧承蒙王子您的錯愛,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緒盪漾。

3、最後兩句是詩人在非常情感化的敘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後的情感抒發,此時的詩人已經將激動紊亂的意緒梳平,因此這種情感抒發十分藝術化,用字平易而意蘊深長,餘韻嫋嫋。“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個比興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興起下面一句的“心悅君”、“君不知”,又以“枝”諧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樹樹上有枝,順理成章;但在人間社會,自己對別人的感情深淺歸根到底卻只有自己知道,許多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對別人的感情難以完全表達,因此越人唱出了這樣的歌詞。而借“枝”與“知”的諧音雙關關係做文章的比興手法,也是《詩經》所慣用的。這種諧音雙關對後代的詩歌如南朝樂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無影響。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二句,與《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彷彿,也可見出此楚譯《越人歌》深受楚聲的影響。雖然今人所讀到的《越人歌》是翻譯作品,但仍可這樣說:《越人歌》的藝術成就表明,兩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學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