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7W

意思是: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古代印度認爲地、水、火、風是構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爲“四大”。佛教則稱堅、溼、暖、動的性能爲“四大”;並認爲人身亦由此“四大”構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後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四大皆空

成語發音:sì dà jiē kōng

成語解釋: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古代印度認爲地、水、火、風是構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爲“四大”。佛教則稱堅、溼、暖、動的性能爲“四大”;並認爲人身亦由此“四大”構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後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成語出處: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心無掛,四大皆空。”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空,不能讀作“kònɡ”。

近義詞:心無雜念查看更多四大皆空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胞胎渾沌,四大皆空,沒甚姓名。(清 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一回)

四大皆空是指什麼?

“四大皆空”,人們往往將“四大”誤解爲酒、色、財、氣。其實佛教所講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即地大(以堅硬爲性,能支持萬物,不使墜落)、水大(以潮溼爲性,能收攝萬物,不使散溢)、火大(以溫暖爲性,能成熟萬物,不使壞爛)、風大(以流動爲性,能生長萬物,調節暢通)。

佛教中的“四大”因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而不同。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爲四大種。

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於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於毀滅,物理現象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爲“四大違和”。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則是指物態的現象:

並非根本元素。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然也承認“四大”爲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爲“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

而“四大皆空”也有指地、火、風、水四種毀滅世界的方式。使之空無一物,即非常直觀的告訴世人現存的物質也是會被“四大”所空,也就是指宇宙萬有均無實體的真理。

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四大皆空,佛教用語,拼音是sìdàjiēkōng,意思是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印度古代認爲地、水、火、風是組成宇宙的四種元素,佛教稱爲四大。)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心無掛;四大皆空。”

例句:有的人由於某些方面遭到挫折,因而萬念俱毀,從而產生一種~的消極思想,這是很不對的。

近義詞:心無雜念、看破紅塵。

反義詞:酸甜苦辣、七情六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