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俱厲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41W

意思是:俱:全;都。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指人對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動。

聲色俱厲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聲色俱厲

成語發音:shēng sè jù lì

成語解釋:俱:全;都。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指人對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動。

成語出處:《晉書 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成語繁體:聲色俱厲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說話的語氣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色,不能讀作“shǎi”。

近義詞: 疾言厲色  正言厲色 

成語例句:達夫更決絕地說了一句,“不停辦我是不寄稿的!”說得有點聲色俱厲的程度。(郭沫若《革命春秋 創造十年》)

聲色俱厲的意思

聲色俱厲的意思是: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一、詳細釋義

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示例】:達夫更決絕地說了一句,“不停辦我是不寄稿的!”說得有點~的程度。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

二、出處

《晉書·明帝紀》:“(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日:‘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三、例句

1、孩子做錯了事,應該對他講明道理,耐心教育,不要聲色俱厲地責罵。

2、夥計一不留神,把咖啡潑在西裝少年的身上,少年即刻聲色俱厲地斥責他一番。

3、老校長聲色俱厲地批評了小王。

4、警察聲色俱厲地喝住歹徒,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5、她插身進來,講得聲色俱厲,使得經理啞口無言。

6、老師一反平日的溫和,聲色俱厲地要求我們團結。

7、弟弟這次的過錯實在無法輕饒,難怪母親聲色俱厲地責罵他。

8、我和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看到聲色俱厲的歹徒,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顫,心嚇得碰碰狂跳。

9、老闆聲色俱厲的責備把聚集在辦公室外的職員們嚇壞了。

10、他發出的命令是堅定的但從不聲色俱厲。

聲色俱厲是什麼意思

聲色俱厲的意思是: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聲色俱厲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明帝紀》:“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一定要讓大臣回答。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說話的語氣

【近義詞】正言厲色、疾言厲色、正顏厲色、辭嚴義正

【反義詞】不動聲色、和顏悅色、巧言令色

擴展資料

1、聲色俱厲的近義詞

疾言厲色

【解釋】: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自】:鄒韜奮《經歷·一種有趣的工作》:“對於這種學生,我易於疾言厲色,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後往往後悔。 ”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2、聲色俱厲的反義詞

和顏悅色

【解釋】:顏:面容;悅:愉快;色:臉色。臉色和藹喜悅。形容和善可親。

【出自】: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八回:“申子平急上前,和顏悅色的把原委說了一遍。”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含褒義,形容和善可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