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盡廢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7W

意思是: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費

前功盡廢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前功盡廢

成語發音:qián gōng jìn fèi

成語解釋: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費

成語出處: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64回:“倘或爲其所破,則內外相合,糧一入城,前功盡廢矣。”

成語繁體:前功儘廢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指白忙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前功盡棄  前功盡滅 

成語例句:你尚差一年大學畢業,若現在輟學,豈非前功盡廢。



什麼功盡廢

前功盡廢的意思:以前的功勞、成績完全丟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費。

出處: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週,倍韓,攻樑,一舉不得,前功盡棄。

近義詞:功虧一簣、功敗垂成、前功盡滅、半途而廢、付之東流、一無所得。

反義詞:大功告成、功成名就。

描寫做了多少努力也白費的詩句

徒勞無功——二子(宋·陸游)

兩楹夢後少真儒,譭譽徒勞豈識渠。孟子無功如管仲,揚雄有賦似相如。

敬王事業知誰繼,準易工夫故不疏。孤學背時空絕嘆,白頭窮巷抱遺書。

無力迴天——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無能爲力——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付諸東流——聽着嘩嘩的收試卷的聲音,他魂不守舍地走出考場,那個單詞明明似曾相識,可就是想不起來了,難道十幾年的辛苦就要這樣付諸東流了嗎,不,可眼淚不爭氣的流了出來,他茫然若失地擡起頭,迎上鐵門外一雙雙期待的目光,目光堅定了起來

前功盡棄的意思

前功盡棄的意思:以前的成績全部廢棄。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

【解釋】以前的成績全部廢棄。

【出處】《戰國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週;踐韓;而以攻樑;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近義詞】半塗而廢、一無所得、功敗垂成、功虧一簣、半途而廢、付之東流、前功盡滅

【反義詞】大功告成

前功盡棄造句

一、如果再不努力,你就會前功盡棄!

二、你已經是大學四年級了,一旦輟學,豈不是前功盡棄嗎?

三、科學技術是硬道理,鬆懈不得,否則還會前功盡棄。

四、做事和學習一樣,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否則便會前功盡棄。

五、由於一時疏忽,丟失了筆記本,他近一年的心血也就前功盡棄了。

六、我心想這下完了,他將前功盡棄。

七、你已經是大學四年級了,一旦輟學,豈不是前功盡棄?

八、我曾想放棄,但一放棄就等於前功盡棄。

九、學習外語一定要堅持到底,如果半途而廢,就會前功盡棄。

十、事情已經做到這種程度了,如果不堅持,就會前功盡棄。

十一、有了信心,還要努力,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

前功盡廢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麼?

編號 3853 成語 前功盡廢 注音 ㄑㄧㄢˊ ㄍㄨㄥ ㄐㄧㄣˋ ㄈㄟˋ 漢語拼音 qián gōng jìn fèi 釋義 義參「前功盡棄」。

見「前功盡棄」條。

典源 此處所列爲「前功盡棄」之典源,提供參考。

◎1《戰國策.西周策》蘇厲謂周君曰:「敗韓、魏,殺&a02501-002.jpg武,攻趙,取藺、離石、祁者,皆白起。

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今攻樑,樑必破,破則周危,君不若止之。

謂白起曰:『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過,曰:『善射,可教射也矣。」

養由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氣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

今公1>破韓、魏2>,殺&a02501-002.jpg武3>,而北攻趙,取藺、離石、祁4>者,公也。

公之功甚多。

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週,踐5>韓而以攻樑6>,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註解〕(1)公︰指白起(?∼西元前257),秦國郿人。

秦之名將,善用兵,事昭王,因功封爲武安君。

後與應侯范雎有嫌隙,被免官賜死。

(2)韓、魏: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二氏分晉,列爲諸侯,韓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魏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趙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後皆爲秦國所滅。

(3)&a02501-002.jpg武:戰國時魏將,生卒年不詳。

(4)藺、離石、祁:戰國時趙國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內。

(5)踐:用腳踩踏;通過。

(6)樑:指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2《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

須賈爲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爲不下三十萬。

以三十萬之衆,守十仞之城,臣以爲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

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三十萬之衆,而志必舉之,臣以爲自天下之始分以至於今,未嘗有之也。

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罷,陰必亡,則前功必棄矣。

……」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爲「前功盡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前功盡棄」原作「前功盡滅」、「前功必棄」。

據《戰國策.西周策》載,蘇厲是戰國時謀士。

有一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佔了許多土地。

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想辦法阻止。」

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

在距離柳樹一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

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

』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爲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

』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

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

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

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三》。

敘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時,秦國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國,包圍首都大梁。

魏國大夫須賈向穰侯說:「魏國現在發動三十萬精兵駐守大梁,秦和楚、趙三國聯軍,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

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

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

「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書證 01.宋.洪邁《夷堅志丁志.卷一二.淮陰民女》:「師若飲酒破齋,則前功盡廢,實爲可惜。」

02.《三國演義》第一二○回:「若輕召還,前功盡廢,誠可惜也。」

用法說明近義詞:

反義詞:辨識 參考語詞 前功盡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