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憎分明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89W

意思是:憎:恨。愛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愛憎分明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愛憎分明

成語發音:ài zēng fēn míng

成語解釋:憎:恨。愛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成語出處:續範亭《延安五老》詩:“愛憎分明是本色,疾惡如仇不寬恕。”

成語繁體:愛憎分明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表示對人和物喜愛與厭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正音:憎,不能讀作“zènɡ”;分,不能讀作“fèn”。

近義詞: 涇渭分明  旗幟鮮明 

成語例句: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閒話”。(陳若曦《耿爾在北京》)

愛憎分明的意思

愛憎分明的意思是形容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該成語構詞方式是主謂式;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

愛憎分明是一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現代·陳若曦《耿爾在北京》。

成語典故

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他對反動勢力和落後思想作堅決鬥爭,而對勞苦大衆卻充滿着感情。他在《自嘲》詩中寫道:“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成了魯迅先生一生愛憎分明的真實寫照。魯迅先生一生,對敵人堅決鬥爭,毫不留情,用他手中那鋒利的筆,直刺敵人的要害。

面對特務們寄給他的裝有子彈的信件,他毫不畏懼,仍然頑強地堅持戰鬥,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先生對敵人“橫眉冷對”,對勞苦大衆卻是“俯首甘爲孺子牛”。

魯迅先生的侄女周燁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曾寫道:在一個北風怒號的黃昏,爸爸媽媽帶她到伯父家去。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車伕坐在地上呻吟,原來車伕沒留心踩到碎玻璃,玻璃片插進腳底了。

爸爸見此急忙跑到伯父家裏,跟伯父一道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車伕上車子,一個蹲着,一個半跪着,給車伕處理好傷,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裏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愛憎分明是什麼意思

愛憎分明的意思是形容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成語寓意:

愛什麼恨什麼界限非常清楚。這是爲人精神素養的標緻性準繩,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要嚴守其準則。愛與恨是相對立的兩種極端的情感,愛什麼或恨什麼都是人性的具體體現,這個“什麼”關係到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否正確的重要走向。

生活中所產生的愛或恨是關係個人性格的原因,階級社會中的愛或恨則是大是大非的認識問題,必須牢牢堅守愛憎分明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方可成就做人的訴求。

近義詞:

涇渭分明:涇河水清,渭河水濁,涇河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兩件事截然不同。多指是非或好壞的分別很清楚。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妖尹鬼斷傢俬》:“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

黑白分明:黑、白:黑色和白色。明:清楚。黑色、白色分得很清楚。比喻是非、好壞區分得很清楚。形容字跡、畫面清楚。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

旗幟鮮明:旗子色彩鮮豔明亮。後比喻人立場堅定,觀點明確。錢彩《說岳全傳》:“兀朮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旗幟鮮明;刀槍密佈;不知何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