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來源:趣味百科館 6.34K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的答案是:安第斯山脈。

安第斯山脈(蓋丘亞語:Andes;奇楚亞語:Antis),屬於科迪勒拉山系,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安第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餘部分分開,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徵之一,它對山脈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存條件產生深刻的影響。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除亞洲之外最高的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最高峯是位於阿根廷境內的主山峯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爲西半球和南半球第一高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安第斯山脈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峯,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系是基於早期地質活動的新生代(最後的6640萬年)期間地球板塊運動的結果,經過長年累月的地殼運動導致安第斯山脈不斷增高,對於安第斯山脈的由來,衆多科學家不斷猜測着。地質上屬年輕的褶皺山系,形成於白堊紀末至第三紀阿爾卑斯運動,歷經多次褶皺、擡升以及斷裂、岩漿侵入和火山活動,地殼活動仍在繼續,爲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其中阿空加瓜山爲安第斯山最高峯,海拔6962米,它也是南美洲最高峯。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爲世界最高火山,海拔6893米,南美洲多火山,它們主要分佈在安第斯山,這裏共有40多座活火山。組成科迪勒拉的岩石年齡古老,開始是亞馬遜堅穩地塊(或巴西地盾)受侵蝕的沉積物約於4.5億至2.5億年前淤積在堅穩地塊的西側。這些淤積物的重力使地殼下陷,產生的壓力和熱量又使淤積物成爲更耐久的岩石。因此,砂岩、粉砂岩和石灰岩分別變成石英岩、頁岩和大理石。約2.5億年前,組成地球大陸塊的地殼板塊結合成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後來盤古大陸及其南部貢德瓦納古陸(Gondwanaland)發生分裂,板塊向外分散,南美洲大陸板塊與納斯卡(Nazca)大洋板塊互相碰撞(或會合),產生造山運動,因而形成安地斯山脈。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第2張

科學家表示,安第斯山脈可能經歷過“瘋長期”,其高度曾在200萬到400萬年裏增長了一倍。 科學家的新發現表明,板塊構造(一種促使陸地形成、運動以及山脈形成的作用)理論也許應該更新了。 地質學家原先估計,綿延在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系是在過去4000萬年裏逐漸隆起形成的。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地質學副教授卡瑪拉·加爾齊奧內說,如果山脈擡升速度很快,就會對氣候和生物進化產生影響。安第斯山脈綿延7000公里,高山衆多,地勢陡峭,最高峯海拔6900米,山脈平均海拔4000米。安第斯山脈是板塊運動的產物,主要是因爲納斯卡板塊俯衝到南美板塊下方,於是擡升了山體。這一過程仍然在進行,還引發地震和火山噴發。加爾齊奧內和研究搭檔在《科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對沉積物進行研究後認定,安第斯山脈曾在幾千萬年裏擡升緩慢,然後在距今1000萬年至600萬年間突然加快了升高速度。這表明安第斯山脈的形成應歸功於“拆沉作用”。當海洋板塊與陸地板塊相撞時,一般理論都認爲大陸板塊會發生褶皺形成山脈。加爾齊奧內說,褶皺會在地殼下方形成一個沉重的“根部”,固定住地殼。傳統理論認爲,地底深處的地幔軟流層會緩慢侵蝕這個“根部”,使山脈隨着地殼的加厚而逐漸擡升。但加爾齊奧內卻提出了另一種理論,即“拆沉作用”使“根部”溫度上升,變成粘稠的糖漿那樣的物質,並向下滲漏,然後突然崩潰,陷入熾熱的地幔中。位於“根部”上方的山脈便突然與其脫離,開始擡升。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第3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