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代表作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3.22W

《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

因母親原籍爲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余光中的代表作是什麼

1947年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入金陵大學外文系,1949年轉廈門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藝術碩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任臺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併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國小(原崔八巷國小),南京青年會中學(後併入南京市第五中學)讀書。1947年,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分別考取北大及金陵大學。

因北方不寧,入金大外文系。1948年,創作初期,20歲,發表第一部詩集。1949年,年初內戰轉劇,隨母自南京逃往上海,再去廈門,轉廈門大學外文系二年級下期。

7月,隨父母遷香港,失學一年。 1950年,5月到臺灣,9月考入臺灣大學外文系三年級。1952年,臺大畢業,處女作《舟子的悲歌》詩集出版。以第一名考進聯勤陸海空軍編譯人員訓練班。

《白玉苦瓜》語言短小精煉,詞句優美。這是一首含義深邃、思想深刻、藝術圓熟的詠物詩。詩人詠誦的是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白玉雕琢的苦瓜,然而這決不僅僅是簡單的詠物,而是利用意象,以物寄情,表達了詩人珍惜文化傳統、願中華崛起的思想感情。詩中的第一節描寫白玉苦瓜新鮮飽滿,清盈圓潤。

作者說它像吸吮了“古中國餵了又喂的乳漿”,這寓意着讚美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化孕育着一代代中華民族兒女。正因爲苦瓜自己的根深深紮在民族的土壤裏,才激發了作者的詩情,用最美好的語言由衷地歌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節補敘白玉苦瓜生長經過,說它是大地母親“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又說“鍾整個大陸的愛在一隻苦瓜”,這是從文物昇華,將其作爲祖國的象徵詠唱。這隻苦瓜被“皮鞋”“馬蹄”“重噸戰車”踐踏過(象徵祖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尤其是寇入侵後所遭受的重重苦難)可進一步得到證實。

第三節是詩人將自己融入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藝術超時間性的追求“在時光以外奇異的光中”,此“光中”是雙關語,暗含作者的名字。他追求藝術能超越時間流芳百世,像“仙果”那樣“飽滿而不虞腐爛”,但他並不想不食人間煙火,拔着自己的頭髮離開哺育他成長的大地母親即詩中所寫的“不產生在仙山,產在人間”,這充分說明余光中藝術理想並不是否定民族傳統的“橫的移植”,而是高度“重視迴歸自己的‘泥土’”。

余光中的代表作和作品集

余光中:余光中,1928年生。對詩、散文、評論、翻譯均有貢獻,已出版專著五十種。

近年在大陸各省出書已逾二十種。

余光中代表作如《鄉愁》、《當我死時》、《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余光中已經出版的詩集有《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蓮的聯想》、《五陵少年》、《天國夜市》、《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與永恆拔河》、《隔水觀音》等,還有散文、評論等作品。擴展資料:余光中簡介。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

因母親原籍爲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1947年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入金陵大學外文系,1949年轉廈門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藝術碩士。

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爲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爲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爲“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於臺灣逝世,享年89歲。

余光中作品有什麼?

余光中代表作品:1、《鄉愁》《鄉愁》詩中通過“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啊” “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穿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1]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2、《分水嶺上》《分水嶺上》是九歌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余光中所著散文集。

本書的內容主要是余光中一生中寫就的對各大詩,散文的看法和比較。3、《聽聽那冷雨》《聽聽那冷雨》這篇散文抒寫的是深深的思鄉情緒,這種鄉情主要是通過雨聲的描寫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將自己身處臺灣,不能回大陸團聚的思鄉情緒娓娓傾訴,但另一方面這種鄉情也表現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詩詞裏面,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趣在被賦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現得更淋漓盡致。4、《白玉苦瓜》這是一首含義深邃、思想深刻、藝術圓熟的詠物詩。詩人詠誦的是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白玉雕琢的苦瓜,然而這決不僅僅是簡單的詠物,而是利用意象,以物寄情,表現了詩人珍惜文化傳統、願中華崛起的思想感情。

5、《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是余光中的散文作品集,1987年1月洪範書局出版,這本集子有20幾篇文章,收錄了余光中1978年冬到1985年之間21篇散文,有隨感、札記、人物、遊記。

余光中的著名散文有哪些

余光中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散文如《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廣泛收錄於大陸及港臺語文課本。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爲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爲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爲“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爲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共40餘種。擴展資料:余光中文學語言繁複善變,從詩歌藝術上看,余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

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鐘乳石》、《萬聖節》、《蓮的聯想》、《五陵少年》、《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餘種。其中最著名有《鄉愁》。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他是中國文壇傑出的詩人與散文家,他仍在“與永恆拔河”。呼吸在當今,卻已經進入了歷史,他的名字已經顯目地鏤刻在中國新文學的史冊上。1975年,胡蘭成至中國文化大學講學,出版《山河歲月》。

趙滋藩在《中央日報》發文攻擊胡蘭成,余光中隨後在《書評與書目》雜誌發表《山河歲月話漁樵》,攻擊胡蘭成曾在汪精衛政權服務的歷史。警備總部查禁了《山河歲月》,胡蘭成喪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教職,隔年回到日本。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爲親切,顯示了由西方迴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臺灣詩壇稱爲“回頭浪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