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相當於中國幾線城市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W

吉隆坡相當於中國幾線城市的答案是:2線。

吉隆坡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命名爲“2020年世界圖書之都”。

吉隆坡每年擁有高達1230萬名外國遊客到訪,超越了北京、羅馬、臺北、上海等,在最吸引外國遊客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十名。此外,吉隆坡也是許多本國大學與國外大學分校的所在地,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全國首位的馬來亞大學(UM)位於吉隆坡市。國油雙峯塔是吉隆坡的著名地標,與其周圍環繞的高樓大廈共同象徵馬來西亞未來的發展繁榮。

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佈,吉隆坡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78名。

歷史沿革

18世紀,英國勢力雖然進入馬來半島,但英國採取不干預政策,對其他馬來土邦基本上不聞不問。1860年,吉隆坡建城。1867年以後,英國開始改變政策,趁着各馬來土邦的政治紛爭,將其影響力滲透至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派駐參政司(Resident)協助管理。1893年,霹靂參政司瑞天成(Sir Frank Swettenham)建議把四州組成一個統一的行政單位,以劃一行政,節省費用,並可利用其他三州的經濟資源來解救彭亨的財政困難。1896年,馬來聯邦正式成立,以吉隆坡爲首府,俗稱“四州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於1942年1月11日佔領吉隆坡。儘管戰鬥損傷極少,但在日軍僅在佔領吉隆坡幾周內的時間,屠殺了超過五千名華人,並將數千名印度人當做苦力強制去修緬甸鐵路,造成大量人員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軍將領板垣徵四郎向英軍投降,吉隆坡結束了44個月的日佔時期。

1957年,吉隆坡成爲剛從英國獨立的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當時,首任總理東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體育場(Stadium Merdeka)宣讀獨立宣言。

1963年成爲馬來西亞聯邦的首都。

1974年,吉隆坡自雪蘭莪州劃分出來,組成第一個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管轄的聯邦直轄區。

在短暫的一個多世紀,吉隆坡便由“泥濘的河口”,一躍而成爲馬來西亞的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昔日的礦業小鎮,如今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貿易鼎盛,活力無窮,已成爲擁有面積243.6平方公里,居民百萬人的大都市,成爲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系政治、經濟、文化、商業和社交中心,早已不是小河口。

吉隆坡相當於中國幾線城市

吉隆坡將新的發展設計和舊傳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它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及許多傑出風格的大型建築物,但是許多歷史遺蹟都被保留得非常完善。有“世界錫都、膠都”之美譽。

有人說它無聊,它像其他首都一樣現代摩登,車水馬龍,西裝革履的白領們穿梭在玻璃幕牆的各個摩天大樓間;也有人說它是一座新舊輝映、融合了東方色彩與西方文明的大都市,既有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派,也不乏古色古香迷人風韻,市內典型的穆斯林建築、中國式住宅以及英國殖民時期建築星羅棋佈,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歷史悠久的村莊相互呼應。同時它還有着多元的文化,馬來村、唐人街、印度街並存相依,相處融洽。

行政區劃

吉隆坡分爲11個市轄區,皆受聯邦直轄區部下轄的吉隆坡市政局(Kuala Lumpur City Hall)管理:

1.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

2.蒂蒂旺沙(Titiwangsa)

3.斯迪亞旺沙(Setiawangsa)

4.旺沙瑪珠(Wangsa Maju)

5.峇都(Batu)

6.甲洞(Kepong)

7.泗巖沫(Segambut)

8.班底谷(Lembah Pantai)

9.士布爹(Seputeh)

10.敦拉薩鎮(Bandar Tun Razak)

11.蕉賴(Cheras)

地理境域

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爲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繞,西臨馬六甲海峽。吉隆坡的馬來語意指“泥濘河口”,即巴生河和鵝嘜河的交會處。

吉隆坡地處雪蘭莪州中心,曾受到雪蘭莪州政府的管轄。馬來半島西側海岸與東側海岸相較起來,有較廣闊的平原,因此促進吉隆坡發展,比其他城市還來得快速。都會區面積達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平均海拔21.95米(72.0英尺)。

西、北、東三面由丘陵和山脈環抱,巴生河穿城而過。

氣候特徵

吉隆坡東臨蒂迪旺沙山脈,西臨印尼蘇門答臘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長年溫暖,四季如夏,日照充足,且降雨豐沛,特別是十月至隔年三月東北季風盛行時。氣溫長時穩定,最高溫大約在31至33攝氏度之間,從未超過37.2攝氏度;最低溫約在22至23.5攝氏度之間,未低於17.8攝氏度。平均年降雨量爲2600毫米,雖然六月及七月較爲乾旱,但平均月降雨量大都超過127毫米。

降雨量突增時,時常有水患發生,特別是在市中心,低窪地區及下游區域。附近的蘇門答臘島發生森林火災時,引起的塵土和灰燼會讓吉隆坡深受霾害,是市區主要的污染來源,另有露天燃燒、汽機車及建地活動所造成的空氣污染。

人口民族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吉隆坡三大族羣爲馬來人、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印度裔。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數據庫,2018年吉隆坡的總人口爲179.52萬(含24.60萬外籍人士),男女比率爲1.38,總人口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5.54%。 [4] [6]

2017年勞動力人口爲87.14萬,其中待業人口2.71萬,失業率爲3.1%。

經濟

吉隆坡的經濟是多方面發展的,它的製造業和農業都非常的發達,給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幫助。吉隆坡的製造業發達,部門齊全,產品種類繁多,產值及就業人數均居馬來西亞全國第一。這裏的農業主要是發展橡膠,橡膠業也是國內的一個重要比重產業,在吉隆坡,油棕園、工廠、機械、軋鋼、水泥、化工這些產業也是重要經濟支柱,隨着經濟的發展,這裏的旅遊業也慢慢吸引了衆多的遊客前來觀賞。

吉隆坡和鄰近區域是馬來西亞境內工業化和經濟規模最快速發展的區域。雖然聯邦政府已遷往Putrajaya,但部分機構如馬來西亞中央銀行以及絕大多數的使館、辦事處依然設立於吉隆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