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8W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一個漢語短語,比喻人的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做出蛇去吞象的事情,指人貪心,就會被自己的慾望所害。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原文“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人心不足蛇吞象什麼意思

”告誡後人,人生在世,私利不要太重,更不能有貪心,否則,毀掉的只是自己。原本是從《山海經》“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來,但人們卻更多的相信這麼一個傳說:宋仁宗年間,深澤某村,一家母子兩人,母親年邁多病,兒子喚作王妄,三十多歲,沒討上老婆,靠賣柴草維生。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發現草叢裏有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渾身是傷,動彈不得。王妄動了憐憫之心,給他沖洗塗藥,一會功夫,蛇便甦醒了,衝着王妄點頭,以此表達感激之情。

於是王妄便把它帶回了家。從此母子倆精心護理,蛇傷逐漸痊癒。蛇也長大了,而且總是像要跟他們說話似的,母子倆單調寂寞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妄照樣砍柴,母親照樣守家,小蛇整天在家陪伴。忽一天,小蛇覺得悶,爬到院子裏曬太陽。小蛇被太陽一照後變得又粗又長,這情形被老孃看見驚叫一聲昏死過去。

等王妄回來,蛇已回到屋裏,恢復了原形,着急地說:“我今天失理了,把母親給嚇死過去了,不過別怕,你趕快從我身上取下三塊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鍋裏煎熬成湯,讓娘喝下去就會好。”王妄說:“不行,那樣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是想別的辦法吧!”花斑蛇幾番催促,王妄只好流着眼淚照辦了。母親喝下湯後,很快甦醒過來,母子倆又感激又納悶。

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簍裏放金光的情形,更覺得這條蛇非同一般。話說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宮裏的生活日復一日,覺得厭煩,想要一顆夜明珠玩玩,就張貼告示,誰能獻上一顆,就封官受賞。這事傳到王妄耳朵裏,回家對蛇一說,蛇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幾年來你對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總想報答,可一直沒機會,現在總算能爲你做點事了。實話告訴你,我的雙眼就是兩顆夜明珠,你將我的一隻眼挖出來,獻給皇帝,就可以升官發財,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王妄聽後非常高興,可他有點不忍心下手。大蛇說:“不要緊,我能頂住。”王妄挖了大蛇的一隻眼睛出來,竟真的變成了稀世的夜明珠,於是把寶珠獻給皇帝。滿朝文武從沒見過這麼奇異的寶珠,讚不絕口,皇帝也非常高興,封王妄爲大官,並賞了他很多金銀財寶。

西宮娘娘見了,也想要一顆。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尋找寶珠,並許諾第二個獻寶的人可以當丞相。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隻眼睛弄來獻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嗎?於是,王妄再次找大蛇商量。礙於情面,大蛇又把剩下的一隻眼睛化作寶珠給了王妄,於是王妄如願當上了丞相。

無巧不成書,當朝正值妙齡的公主也得了怪病,宮中的御醫都沒招,傳說需要四兩千年大蟒蛇的肝才能活命。急中難求,皇上就下詔,在全國張貼皇榜,告曰誰若能辦到此事治好公主的病就招爲駙馬,並封王。此時身爲丞相的王妄已經被利益矇住了雙眼,直接找到大蛇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說了一遍,雙眼已盲的大蛇聽說後哀怨的含淚說道:“你有沒有想過,我把我的肝給你,我也就失去了生命?”“可是我救過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繼續哀求:“你理應報答我的。

”大蛇聽說後,嘆氣道:“那好吧,一會我張開嘴巴,你從我嘴巴里爬到我肚子裏自己來取吧!”當王妄拿着屠刀進入大蛇嘴裏之後,大蛇卻突然閉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卻再也沒有出來。當朝失去了丞相,人們分分尋找,卻又不見蹤影,最後家人判斷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勸世典故也就此流傳開來。後來不知何時,人們以訛傳訛,把丞相的“相”誤作大象的“象”,於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傳至今了。

《天問》是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長詩。此詩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兇頑和治亂興衰等歷史故事,表現了作者對某些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語言別具一格,句式以四言爲主,不用語尾助詞,四句一節,每節一韻,節奏音韻自然協調。全詩通篇是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內容奇絕,顯示出作者沉潛多思、思想活躍、想象豐富的個性,表現出超卓非凡的學識和驚人的藝術才華,被譽爲是“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於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後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

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爲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等。在詩中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爲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