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稱爲詩聖還是詩仙

來源:趣味百科館 2.6W

詩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被稱爲詩聖還是詩仙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儀大軍來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險從成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肅宗,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授爲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不料杜甫很快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被貶到華州(今華縣),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醫筮、考課等事。

到華州後,杜甫心情十分苦悶和煩惱。他常遊西溪畔的鄭縣亭子(在今杏林鎮老官臺附近),以排憂遣悶。他在《題鄭縣亭子》、《早秋苦熱堆案相仍》、《獨立》和《瘦馬行》等詩中,抒發了對仕途失意、世態炎涼、奸佞進讒的感嘆和憤懣。

疏救房琯這件事,杜甫經宰相張鎬力救而得釋放。但“帝自是不甚省錄”,從此之後,肅宗對杜甫不再重用。這一年九月,長安收復。

十一月杜甫回到長安,仍任左拾遺,雖忠於職守,但終因受房琯案牽連,於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貶爲華州司功參軍。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均在今河南省)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今河南安陽)之戰爆發,唐軍大敗。

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爲,感慨萬千,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並在回華州後,將其修訂脫稿。“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情願爲解救人民的苦難做出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爲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

李白被稱爲詩仙杜甫被稱爲什麼呢?

杜甫被稱爲詩聖。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爲“詩聖”,他的詩被稱爲“詩史”。

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

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爲崇高的地位。

李白和杜甫爲什麼會分別被稱爲“詩仙”和“詩聖”?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詞界兩大泰山北斗,韓愈曾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明確提出"論詩以李杜爲準",他認爲李杜是達到了盛唐詩歌最高境界的。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年時就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首先,李白的詩多是借物抒情,借景抒情,詩中刻畫出的自然風景加上優美的詞句猶如仙界一般。

其次,李白的詩選詞酌句都是字字珠璣,句句佳成,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人間的極品,可以用仙人所作來形容。再次,李白的詩歌顯示了他極高的才華、豐富的想象力和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唐代詩人賀知章歎賞李白的詩,稱李白爲“天上謫仙人”。自此,李白“謫仙”之名譽滿長安。

此外,李白的性格桀驁不馴,不向權貴低腰,那種超凡脫俗的性格,正如仙人一般,閒雲野鶴,不畏世俗的眼光所侷限。因此,後人便把李白尊稱爲“謫仙”。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朝現實主義詩人,生於鞏縣。

杜甫與李白一向被視爲唐詩星空下的雙子星座。前者稱“詩仙”,後者稱“詩聖”。“詩聖”的說法來源於南宋詩人楊萬里,他的《江西宗派詩序》說:“蘇、李之詩,子列子之御風也。

杜、黃之詩,靈均之乘桂丹、駕玉車也。無待者,神於詩者軟?有待而未嘗有待者,聖於詩者軟?”宋朝人稱杜甫“聖於詩者”,主要是指杜甫在詩歌史上的“集大成”地位,認爲他無體不工、無美不備。後世把杜甫簡稱爲“詩聖”,則突出了其道德含義,認爲杜甫所展現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傳統裏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質和情懷,如忠義仁愛、民胞物吾、憂國憂民等。

郭沫若在爲杜甫寫的對聯中,稱杜甫爲“詩中聖哲”,也是這個意思,這也符合杜甫詩中的儒學內涵。

爲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詩仙和詩聖是什麼意思

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而李白被人稱之爲詩仙,杜甫則是被人稱之爲詩聖。而他們兩人的稱號的不同也和他們所代表的詩歌風格不同,李白他是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而杜甫則是現實主義的偉大代表。

要是說最能表現出盛唐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以及盛唐詩歌的藝術成就的,毫無疑問是李白了。

李白他的詩風格不定,但成就極高,並且李白更是將樂府詩的寫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七絕更是被人認爲是唐代七絕的代表。李白的詩是極富有想象力的,而這也從側面的反映出了盛唐時期社會人士的那種自信以及理想面貌。李白詩歌中的豪放精神也是由當時的盛世決定的,李白通過自己的想象將詩歌寫得是豪放飄逸,因此李白也被人稱之爲謫仙人。並且李白的詩歌讀來是縹緲無比,李白也就因此在後世被人稱之爲詩仙了。

但是要說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實際情況以及底層百姓的生活的,那麼自然是杜甫的詩歌了。杜甫的詩歌可以被稱之爲詩史,並非是沒有原因的。杜甫相較於李白,他的活躍時間更主要是在安史之亂之後。

杜甫他比李白見到的也是更加慘烈、更加真實的社會,而那也是在盛世之後由盛轉衰時候的社會。杜甫的一生都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但是他的卻一生卻未曾做過什麼大官,並且他的一生也是十分的窮困潦倒的。戰火當中,杜甫是四處飄搖,這也讓他見識到了唐朝當時的社會面貌,因此杜甫的詩歌是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以及強烈的政治傾向的。

杜甫的詩歌中愛國、愛人民,並且有着儒家那崇高的精神,因此杜甫也是被人稱之爲詩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