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流是法國哪位科學家發現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3.24W

渦流在1851年被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所發現。是由於一個移動的磁場與金屬導體相交,或是由移動的金屬導體與磁場垂直交會所產生。

簡而言之,就是電磁感應效應所造成。

渦流是法國哪位科學家發現的

這個動作產生了一個在導體內循環的電流。渦流(Eddy Current,又稱爲傅科電流)現象,在1851年被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所發現。是由於一個移動的磁場與金屬導體相交,或是由移動的金屬導體與磁場垂直交會所產生。簡而言之,就是電磁感應效應所造成。

這個動作產生了一個在導體內循環的電流。磁場變化越快,感應電動勢就越大,渦流就越強;渦流能使導體發熱。在磁場發生變化的裝置中,往往把導體分成一組相互絕緣的薄片或一束細條,以降低渦流強度,從而減少能量的損耗;但在需要產生高溫時,又可以利用渦流取得熱量,如高頻電爐原理。

當線圈中的電流隨時間變化時,由於電磁感應,附近的另一個線圈中會產生感應電流。實際上這個線圈附近的任何導體中都會產生感應電流。如果用圖表示這樣的感應電流,看起來就像水中的旋渦,所以我們把它叫做渦電流引。

渦流可以應用在無損檢測與監看多種金屬製品的結構,如飛機機身與零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的檢測等。在划槳的時候,帶起水面的局部漩渦,也是一種類似渦流的情形。常見的電磁爐就是採用渦流感應加熱原理,其內部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磁場,當用含鐵質鍋具底部放置爐面時,鍋具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在鍋具底部金屬部分產生渦流,使鍋具內電子運動產生熱能,用來加熱和烹飪食物,從而達到煮食的目的。

傅科(Jean-Bernard-Léon Foucault,1819~1868) 法國物理學家。1819年9月18日生於巴黎,1868年2月11日卒於巴黎。他最著名的發明是顯示地球自轉的傅科擺。除此之外他還曾經測量光速,發現了渦電流。

他雖然沒有發明陀螺儀,但是這個名稱是他起的。在月球上有一座以他命名的撞擊坑。傅科的“知識權利”哲學思想也有很大影響。傅科最初學醫,後轉向實驗物理。

早年跟隨法國物理學家A.-H.-L,斐索從事熱學和光學測量。1851年,傅科在67米長鋼絲下面掛一個重28千克的鐵球,組成一個單擺,他利用擺平面的轉動證實了地球有自轉。演示地球有自轉的這種單擺後稱爲傅科擺。他還用陀螺儀證實了地球的自轉。

1855年,他因上述兩項實驗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並被任命巴黎皇家天文臺物理助理。在物理學其他領域中,他證實了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小,並測得誤差在百分之一以內的光速值。他發現銅盤在強磁場中運動時出現渦流,並對望遠鏡裝置作過改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