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詩以什麼見稱

來源:趣味百科館 2.68W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爲魏王。

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爲魏武帝。

曹操的詩以什麼見稱

曹操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當今詩歌上,散文也很有特點。曹操的詩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樂府詩體。

一類是關涉時事的,一類是以表述理想爲主的,一類是遊仙詩。曹操詩歌造詣極高,所作《薤露行》、《蒿里行》、《步出夏門行》等,皆悲涼雄渾,氣勢磅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句傳誦千古。

在他獎掖、提攜下,周圍聚集了一批優秀文人,出現了著名的建安文學。在藝術風格上,曹操詩歌樸實無華、不尚藻飾。它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

在詩歌情調上,則以慷慨悲涼爲其特色。慷慨悲涼,這本來是建安文學的共同基調,不過在曹操的詩中,它表現得最爲典型,最爲突出。在詩歌體裁上,曹操的樂府詩並不照搬漢樂府成規,而是有所發展。

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漢樂府中都是輓歌,他卻運用舊題抒寫了全新的內容。曹操開創了以樂府寫時事的傳統,影響深遠。建安作家以及從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許多詩人,他們擬作的大量樂府詩,都可以說是這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