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的影響和意義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2W

加強了思想控制,短期內維持了秦朝的統治,也加速了秦朝的滅亡;限制人民思想,摧毀了許多文化典籍,不利於創新和發展,對後世造成惡劣的影響。另一方面,焚書坑儒使文字的使用更加便捷,促進了各地區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焚書坑儒本質上是一場統一思想的運動,服務於秦朝加固封建統治的需要。

焚書坑儒的影響和意義是什麼

“焚書坑儒”一詞出處《史記·卷121·儒林列傳》的說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經常被“坑儒”觀點引做證據的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長子扶蘇的話(“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漢末孔安國(孔子10世孫)《〈尚書〉序》亦言:“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西漢劉向《〈戰國策〉序》:“任刑罰以爲治,信小術以爲道。

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同時秦始皇焚書並未焚燒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書籍。是秦朝建立封建主義政,治體系的需要。

一些儒生和遊士引用儒家經典,借用古代聖賢的言論批評時政。在關於郡縣制的辯論中,丞相李斯斥責儒者依古制實行分封制的主張不合時宜。秦朝不僅“焚書坑儒”,還下“挾書令”,藏有儒家經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無傳授和學習儒家經典者。

“焚書坑儒”的實質其實是統一思想的運動。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政治結構上,廢除了分封制,在全國範圍內施行郡縣制。在文化上,統一了文字,以小篆爲標準的官用文字;在經濟領域內,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這些措施都是國家大一統的基本要素。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但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這一點和秦始皇採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縱觀春秋戰國的始末,秦朝統一是歷史文化發展的必然。

周圍各個諸侯國鬥爭主要圍繞政權割據吞併進行,百家文化漸漸統一,各國軍事和行政漸漸被儒家等主流文化所滲透,導致戰爭機器的發展被文化束縛。受文化影響,例如孫子兵法戰例等等,戰爭被文化和文化所帶來的其他變化所改變,從而使戰爭機器無法達到殺傷力的最大化。這就使得一支能夠不受傳統影響的軍隊能夠戰勝傳統的軍隊,從秦國這架戰爭機器的發育到揚威,秦始皇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看秦國統一歷史,就是一部文化與殺伐博弈的大戲,文化講求道義,戰爭講求殺傷力,最後不僅是新型戰略思想的勝利,還是秦始皇立國戰略思想的勝利。

焚書坑儒僅僅是秦始皇立國思維在治道上的投影,對於嬴政來說,作爲舊道的代表,大儒們的作爲無疑會對大秦帶來危險,他害怕國家和軍隊的軟化。對於這種力量的恐懼,導致嬴政確定了他的一套方略,最後反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