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讀什麼拼音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W

huán;xún。

姓。

1.周朝國名,在今山西臨猗西。

2.姓。

郇(Xún,Huán)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姬姓,爲周文王子之後,以國名爲氏。據《姓纂》載,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於郇(今山西省臨城)爲伯爵,史稱郇伯、郇侯,建立郇國(Xún音旬)。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後裔遂以國名郇爲姓,稱爲郇氏。

西周初期,周文王將自己的十七子姬葡分封於古郇國,稱爲郇侯,古郇國定都於新絳西。山西省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東,原來屬於古郇國的疆土。歷史上的古郇國最終被晉武公所滅。

到後來,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的國都在安邑,後遷徙大梁(今河南省洛陽),韓國的都城原來在曲沃,後來也曾定都襄垣(今長治市),而趙國的國都在邯鄲。

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說,是周文王的第十七個兒子郇侯的後代,子孫以國爲氏,後來有的去掉邑旁加草爲荀姓。因此,郇、荀兩姓同源。晉國有荀林之生兒子庚,裔孫叫況,後代又分爲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姓氏。”故郇、荀氏後人尊郇侯爲荀姓的得姓始祖。

郇讀什麼拼音

(部分)郇氏當今是稀姓,人口比例較少。據《郇氏祖譜》記載,一枝(第十七枝)遷登洲府黃縣,並自起譜世,即爲你說的,並於乾隆廿四年(1759年)夏六月八世孫名郇友龍者遷青州續譜,郇友龍乃郇氏三世祖存信公之四子惟芳公之後。枝者,據祖譜解釋,仿大樹根身葉茂矣,祖爲幹,其子孫爲枝,郇氏於大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弟兄四人因戰爭(明英宗土木堡之戰)自北直隸省棗強縣舉家南遷於山東省青州府,唯鐸公一人留居,其他不知所往,生2子,子生8子,8子再生24子,是爲24枝,綿衍止今不下萬人矣,除青州外,黃縣、沂水、淄博以及濰坊各縣市均有分佈,人丁旺盛。另郇姓,乃於唐朝郇謨始,之前爲郇(Xún 音旬),出自黃帝之姬姓,周文王之十七子,武王十七帝,因管理各諸侯有功,封侯于山西猗氏縣,今山西省臨猗縣,稱郇(Xún)國,春秋時被晉國所滅,族人不敢稱姬,遂以國名爲姓,改爲郇(Xún)氏。到唐名郇謨者,有功於朝廷,賜姓郇(Huán 音環)。郇謨乃此支郇氏之鼻祖也。自此郇氏起。青州郇氏不是明朝初年洪武移民而來,是因戰爭由河北而來,家譜之《郇氏追遠譜》考據清楚,青州郇氏乃名門望族,進士10餘人,省級以上官員多人,因而散居多方(餘略)。郇姓望族居於平陽郡(在今山西省臨汾西南)。

郇越:西漢太原人郇(Xún 音旬)越,字臣仲,與族弟郇相一起舉州郡的孝廉、茂才。曾散發先人遺留下的資財千餘萬給九族,人們都讚揚他的高節。

郇 謨:唐代晉州人郇(Huán 音環)謨。大曆年間,宰相元載專權,賄賂公行,荒淫奢侈,曾規定論事須逐級上報宰相後,才能上奏皇帝。郇謨用麻束髮,手持竹笥(Sì 音四,盛飯或衣物的方形竹器)、葦蓆,在長安大街上邊行邊哭。有人問他,他說:“我有三十個字,要獻給皇上,如果不能用,便用這竹笥盛我的屍體,用葦蓆裹着扔掉。”代宗聽說後,召見了他,並賜給他衣服,讓他住在內客省。他獻上那三十個字,每字論一件事,多是元載的罪狀。後來,元載果然因權勢太盛,犯罪被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