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誰投靠了曹操

來源:趣味百科館 7.4K

官渡之戰中,許攸投靠了曹操並幫助他獲得了勝利。許攸在袁紹麾下時曾力勸袁紹與曹操聯合。

袁曹決裂後,在官渡之戰中叛投曹操,獻上火燒烏巢之計,使得曹操得以反敗爲勝。

官渡之戰誰投靠了曹操

許攸本是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許攸背袁投曹,併爲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後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縱觀三國時代,袁紹和曹操都是最早逐鹿中原的兩大雄主。他們二人曾並肩作戰、結成同盟,形成曹操攻取黃河以南、袁紹攻取黃河以北的局面。

最終,袁紹佔據冀州、青州、幷州和幽州,成爲當時佔地最廣、實力最強的封建割據集團;而曹操也成功佔據兗州、豫州、徐州和司州四地,成爲中原地區僅次於袁紹的又一實力軍閥。建安五年,袁紹親率十萬大軍進抵黎陽,圍攻白馬。敵衆我寡,情況危急。

曹操主動出擊,率精銳先突襲白馬的袁軍,斬袁紹大將顏良;再敗袁軍於延津,擊殺袁紹大將文丑;然後退守官渡與袁軍對峙。期間偷襲烏巢,燒燬袁軍糧草,使袁軍喪失戰鬥意志。最後,雙方決戰於官渡,曹軍全殲袁軍,取得重大軍事勝利。

此後不久,曹操趁勢統一了北方。按照實力對比,袁紹集團是明顯強於曹操集團的。然而,袁紹帳下某位謀士的叛逃,立刻改變了官渡之戰的走向。

此人,便是許攸,當時是袁紹集團的四大謀士之一。許攸叛投曹操後,立刻向曹操獻出了夜襲烏巢、火燒袁軍糧草的計策。曹操當即採納,最終得以擊敗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最終勝利。爲何許攸會在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背叛袁紹,而去轉投曹操呢?許攸此人,一向擅施奇計。

在官渡之戰剛剛爆發之時,他便對袁紹獻計,建議袁紹派一支軍隊輕裝前進,連夜奔襲曹軍的後方許都。如果這樣做的話,便可以出其不意地攻陷許都,然後在佔領許都後,再奉迎天子以討伐曹操,如此便能捉住曹操。許攸還指出,就算此計未成,許都沒有被攻陷,也能使曹操首尾不能兼顧,疲於奔命,從而可使曹操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然而,一向剛愎自用的袁紹,斷然拒絕了許攸的這個奇計,而是堅持要先捉住曹操。

許攸見此,內心對袁紹想必徹底心灰意冷,叛投曹操只是時間問題。因此,許攸獻計遭拒而對袁紹失望是其叛投的重要原因。許攸此人,雖智謀超羣,但人品不佳,突出表現在貪財好利。對此,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袁術曾評價道:”許子遠兇淫之人,性行不純。

”除此之外,曹操帳下的頂級謀臣荀彧也曾指出:“許攸貪而不治。”由此可見,許攸貪財之名可謂是人盡皆知。然而,自歸附袁紹後,許攸的職位一直都是普通的謀士,沒有任何晉升的希望。

換言之,許攸的貪心一直都沒有得到滿足,使得他常常內心苦悶。而官渡之戰的爆發,許攸看到了希望。他認爲只要自己幫助曹操擊敗袁紹,便能得到大量的賞賜。

於是乎,許攸不惜賣主求榮,在官渡之戰最爲僵持也是最爲關鍵的時刻背叛了袁紹。可以說,許攸的貪心長期得不到袁紹的滿足,是他叛投曹操的外在原因。其三:袁紹的心腹審配抓捕了許攸家人,袁紹坐視不管據史料記載,有人狀告許攸家裏有人犯法,審配當即予以抓捕。審配此人性情忠烈,是袁紹的心腹,當時主要負責袁紹集團的司法邢獄工作。

許攸聽說家人被審配抓捕之後,曾向袁紹求情,而袁紹卻坐視不管,任由審配處理。許攸見此情形,氣憤交加,不久便叛投了曹操。可以說,這件事情是許攸叛逃的直接原因,也充分說明了袁紹當時不顧大局、過於糾結細小事情的明顯弊端。

許攸叛逃袁紹而投靠曹操的原因是複雜的,既有袁紹剛愎自用的因素,也有許攸貪而好利的原因。總之,許攸的臨陣叛逃,對曹操而言是一種機遇,對袁紹而言是一大損失,對官渡之戰的走向而言是一個關鍵事件。184年,冀州刺史王芬與許攸等人謀廢漢靈帝,立合肥侯,最終以失敗告終。 許攸轉而投靠袁紹,併成爲袁紹帳下得力謀士之一。

袁紹興兵將大軍十萬圍官渡攻曹操,在官渡之戰相持階段,曹操久守官渡城,軍力漸乏,軍糧告竭,急發使者往許都求救措辦糧草。使者被許攸截獲,曹操催糧書信俱露。於是獻計袁紹,分析了曹操軍隊屯官渡,與自軍相持日久,許都必定空虛,若分一軍星夜襲擊,則許都可一舉拿下,曹操亦可擒也。

如若袁紹用許攸計襲許都,攻官渡,曹操必定全軍覆沒。遺憾的是忠言逆耳,袁紹生性多疑,剛愎自用,認爲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