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7.5K

人節也稱萬愚節、幽默節,節期爲公曆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雖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爲法定節日,但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後才揭穿並宣告捉弄對象爲愚人。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時間爲4月1日。

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對於它的起源衆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爲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情侶之間互相愚弄欺騙來娛樂。較普遍的說法是起源於法國。1582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通用的陽曆),以一月一日爲一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四月一日作爲新年開端的歷法。新曆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仍沿襲舊曆,拒絕更新。

他們依舊在四月一日這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這天給頑固派贈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爲“四月傻瓜”或“上鉤之魚”。以後,他們在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爲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該節在十八世紀流傳到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起初,任何美國人都可以炮製駭人聽聞的消息,而且不負絲毫的道德和法律責任,政府和司法部門也不會追究。相反,誰編造的謊言最離奇、最能騙取人們相信,誰還會榮膺桂冠。這種做法給社會帶來不少混亂,因而引起人們的不滿。人們節日期間的愚弄欺騙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離譜,而是以輕鬆歡樂爲目的。

愚人節這天玩笑只能開到中午12點之前,這是約定俗成的嚴格規矩。過了中午還找樂子的人是一個比被他取笑的人還大的傻瓜。過了鐘點還開玩笑的人會立刻碰釘子,自找沒趣兒。有一首小詩是這樣描述的:愚人節已過十二點,你這個大傻瓜來得晚。待到來年愚人節,你將是最大個的大笨蛋。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

着網絡的普及,愚人節也不僅只是單一的現實中的玩笑整蠱,早已延伸到網絡上,每年愚人節都會有各式各樣的愚人節整人頁面在網絡上廣泛流傳。

愚人節整蠱網站谷歌居首,谷歌每年的愚人節惡作劇可能是最受網民期待的,如水下搜索、紅白機地圖、穿越搜索等等。其他如eBay、ThinkGeek、暴雪等知名網站也會在愚人節發佈愚人頁面、愚人文章之類。在國內,許多大小不一的網站也會發布自己的愚人節網頁,如ABCD數據庫(abcd9點com)的愚人節專題頁面等。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不少個人站點的愚人節網頁採用alert提示窗或循環打開瀏覽器窗口這種整人方式,思路單一、缺乏趣味且令人厭煩。對付這類沒有娛樂價值的網頁,直接在進程管理器中關閉瀏覽器進程即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