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源自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3W

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王姓源自什麼

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政權。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

百家姓一共有568個姓氏其中單姓有444個複姓有124個。百家姓中的百並不是指一百個姓氏,而是一個虛數,指的是很多。《百家姓》是關於中文姓氏的文章。

原來蒐集的姓氏是411個後面增加到568個。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也出版了不少關於姓氏的書籍。其中有《中國古今姓氏詞典》,《百家姓解釋》,《中國姓氏彙編》,《新編百家姓》,《中國姓氏集》等,而《中國姓氏集》收錄的姓氏達到5652個,單字姓3484個,雙字姓2032個。

姓氏的研究十分複雜而艱苦,衆多的研究者更是爲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中國歷史悠久,人口衆多,姓氏也繁多,很難說得清總共多少個姓氏,而根據歷史資料來看查到的姓氏已經有六千個左右,常見兩千左右,而有的姓氏早已消失。姓是一個人血統的標誌,有的以國名爲姓氏,有的以邑名爲姓氏還有的以亭名和鄉名爲姓氏。

國史,方誌,家譜是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傳承的三大支柱。而姓氏蘊含了家族血統和血緣關係,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百家姓》起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所以用“趙”姓也就是當時的皇姓作爲榜首,“錢”姓爲當時吳越國王姓氏排名第二,“孫”姓爲吳越王后姓氏排名第三,“李”姓爲鄰國南唐的國姓排名第四;除這四個姓氏以外,其餘姓氏均按押韻、易讀排列。《百家姓》既是一本啓蒙教材,也是一本記錄中國姓氏的書籍。

其內容來源於姓氏的發展。在《百家姓》之前,有關姓氏的文字記載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戰國時有史官編著的《世本》, 記載黃帝至春秋時期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經逐漸毀壞。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中國早起出現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

當時的姓是作爲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爲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爲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爲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

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爲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爲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王姓的來源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

“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爲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爲“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爲氏。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爲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姬姓王有三個分支①源出東周畢公之後。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

秦滅魏後,後裔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於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後,故稱其族爲“王家”,從此以王爲姓。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

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爲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

③源出週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爲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爲王城王氏。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爲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爲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臺灣地區。部分源流:1、源出子姓。

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爲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爲氏。從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2、源出嬀姓。奉虞舜爲祖先的嬀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

武王滅商後,虞舜的後代嬀滿被封於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後,改爲田氏。秦滅齊後,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爲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爲郡望,漢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3、源出燕國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爲王莽所寵,賜姓王氏。

4、出自少數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數民族的血液,少數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時高麗人,鮮卑族人,隋唐時月氏人,唐朝時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時女真人,北宋時西夏党項人,元朝時蒙古人,清朝時滿洲人等。這些少數民族王姓隨着時間同化爲漢族王姓。我國北方地區多王姓與北方民族改用漢姓時優先使用王姓有密切關係。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佔總名人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5.89%,排在第一位。歷史上,王姓皇后多達36位。這樣累代帝后之族,在中華姓氏中僅此一姓。

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漢至明朝12個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爺、15位公主的生母。此外,王姓在東漢至隋唐末年,還有92位宰相,其中西漢2人、曹魏1人、西晉3人、東晉22人、南朝宋19人、齊15人、樑及後梁23人、陳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這也是各大姓氏中絕無僅有的現象。

關於王姓的來源是什麼?

關於王姓的來源: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

“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王子晉是王姓的得姓始祖,他是周靈王的太子,又名太子晉,博學善音律,後因性格原因被廢爲平民,定居於今河南洛陽,左鄰右舍見他可憐,又是從前的王子,於是就叫太子晉的後人爲“王”家人,從此,開啓了中華民族人數衆多的一大姓氏。在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中國歷史上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王”這個姓氏本身也來源於王,出身高貴,可謂“王者之後”。讓我們回溯歷史,看看王姓在漫長的華夏文明中,在各個方面涌現了多少位“王”,是否對得起這個非同一般的姓氏。

擴展資料: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王姓爲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姓之一,但極爲罕見。

王姓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滋養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培育了一個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王氏家族。其中一支於清朝乾隆年間從湖廣省永州府淩全縣遷居到而今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農旺鄉嚴家溝居住,重孝悌、信仁義,溫良恭儉,開創基業,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近300年曆史。

王姓姓氏的由來?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

“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姓氏起源1、太子晉後裔(姬姓王氏)周靈王長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爲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爲“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爲氏。[5] [6]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爲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2、畢公高後裔(姬姓王氏)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後,後裔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

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於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後,故稱其族爲“王家”,從此以王爲姓。史稱“蘭陵王氏”。

王姓是怎麼來的來源?

王姓的來源:王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

“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政權。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名人頻率:王姓在秦漢時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縣、蒲縣、平陸、河南開封、虞城、淮縣,陝西咸陽,山東淄博,福建南安等地,而子姓爲王的後裔則由河南衛輝遷至今甘肅天水、山東東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

兩漢時期,開始出現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姓,琅邪王姓,以西漢諫議大夫王吉爲開基祖;太原王姓,以東漢徵士王霸爲開基祖,分爲晉陽支(以三國魏司空王昶開基),祁縣支(以三國王允爲開基)。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少數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邪王姓的後裔王導和王敦兄弟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時稱“王與(司)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縣支在司馬懿專權時遭受滅頂之災。

隋滅陳時,原仕於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別遷於關中、河北、河東等地。

王姓的由來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

“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爲全國第一大姓。                                                              王昭君擴展資料:王姓的其他由來傳說1、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干,爲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

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2、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爲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爲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爲齊國王族,遂以王爲姓。

3、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爲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

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爲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爲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

4、出自燕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爲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爲氏。

王姓的來源介紹

王姓的來源介紹 王姓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之一,下面是應屆畢業生我爲大家整理的王姓的來源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舊百家姓排名:8 新百家姓排名:1 王姓簡介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佈的數據),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國外,在朝鮮也有許多王姓的人。

在廣東,「王」與「黃」在粵語上讀音相同,爲分別兩姓,王姓通常被稱爲「三劃王」。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王姓起源王姓是佔我國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複雜。 據《通志·氏族略》載:在京兆、河間一帶的王氏族人,據說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的後代,因此這一支系乃是出自於姬姓;在北海(今山東境內)、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一帶的王姓則傳說是帝舜的後代,這一支系出自於嬀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鄉一帶)的王姓,則稱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後,出自於子姓;以上三支都與“王”的本身含義有關。

王氏的衆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 還有一些是少數民族王朝的後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於可頻氏;在馮翊一帶的,原來是鉗耳族的後代;山東營州王姓,來自高麗國;安東王姓一族,本阿史布。

《廣韻》中把王姓望族歸納爲21處:太原(今山西)、琅邪(山東)、陳留(河南)、東海(山東)、高平(甘肅)、京兆(西安)、天水(甘肅)、東平(山東)新蔡(檔南)、新野(河南)、山陽(山東)、中山(河北)、章武(河北)、東菜(山東)、河東(山西)、金城(江蘇)。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爲著名。 正因爲王姓的起源相當久遠,在歷史的變遷中形成了衆多的源頭。

除了源自王室之外,還有不少人是賜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孫嘉,獻符命於王莽,賜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據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將領王僧辯本烏丸氏,屬鮮卑族,被完顏氏金朝封爲王,故易名王罕。不僅華夏族的王室之後不少是以王爲姓,許多少數民族的部落首領、執政者的後代也有以王爲姓的',其意與上述出自姬姓、嬀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 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頭衆多,分佈廣泛,人丁蕃盛的局面。

王氏的衆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陝西西安一帶,其後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根據考證,晉朝中興名臣王導就是這支王氏在山東繁衍的子孫,其子孫世代簪纓,使王氏成爲一時望族。 姓氏來源 1、出自姬姓。

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爲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爲王族,世人稱其爲“王家”,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爲王族之故,自稱爲王姓。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大姓。

還有周平王太孫赤出奔晉國,其子孫爲紀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戰國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後人,爲紀念被秦滅後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別改姓王。 2、出自嬀姓,爲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爲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

殷末,王子比干,爲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爲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爲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爲齊國王族,遂以王爲姓。 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爲王。

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爲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爲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爲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

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爲氏。 7、出自少數民族。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爲可頻氏;出馮詡者,爲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

” 8、出於自改姓爲王氏的。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爲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爲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爲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爲王姓。 9、由複姓簡化而來。

這種情況的王姓較多,據統計至少有14個,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爲逃避因奪位引起的迫害、追殺,逃往中原。因身爲王爺,爲顯示身份改姓王。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