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好去是誰的作品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9W

辛棄疾。

“乘風好去”出自宋代 辛棄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

宋代·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據詞題可知,此詞當作於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爲贈友之作。當時辛棄疾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蘇省南京市。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爲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起初始終堅持投降路線的宋高宗趙構傳位於其族侄趙昚(孝宗),一時之間,南宋朝野瀰漫着準備抗戰的氣氛。但經“符離之敗”,“隆興和議”,事實證明趙昚也是畏敵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1165年),作者上趙昚《美芹十論》;乾道六年(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議》,七年之內,連同另兩篇,四次奏議,慷慨激昂,反覆陳說恢復之事,但始終冷落一旁,未被採納。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作者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乘風好去是誰的作品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爲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爲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