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出自哪裏

來源:趣味百科館 4.14K

《禮記·學記》。 “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的意思是:學習不等同於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可治理。

“《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文獻。

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出自哪裏

一般認爲是中國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爲樂正克。文章闡明瞭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比較系統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其文言簡意賅,喻辭生動,文勢流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其成書年代大約爲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

據郭沫若考證,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顧樹森支持郭沫若的說法,認爲“《學記》是寫作於戰國後期而爲樂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繼承思孟一派的觀點而從性善出發的,可能是孟軻弟子樂正克所作”。高時良也同意這種看法,認爲《學記》是“戰國時期的作品,具體時間在戰國後期。

它的作者當是樂正克,因爲,第一,樂正克是孟軻的得意門生,受孟軻思想薰陶較深。第二,樂正氏亦師承曾參,‘樂正子言吾聞諸曾子也’。第三,樂正本是學官,《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

’學官後裔論教育,有其家學淵源”。不過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爲可能是荀子儒學派的作品,也有人認爲《學記》作者是誰已難於查考。《學記》全文共1229個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內容相當豐富、精闢、深刻,是中國先秦時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概括和總結。

《學記》是以《大學》爲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爲其哲學基礎的。其內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師生關係、教師問題等方面。《學記》專門對教育與政治的關係、學制、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等有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概括和理論上的闡述,含有豐富的教育思想。

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什麼意思

“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的意思是:學習不等同於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可治理。“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出自《禮記·學記》,這句話中的“五官”指天子之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原文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

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知;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註釋 醜:通“儔”,齊。 五聲:宮、商、角、徵、羽。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官:《曲禮下》說:“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此爲泛指。 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此處泛指人倫關係。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會把比較同一類事務,舉一反三。鼓音五音中的任何一音都不等同,五聲中沒有鼓點是不和諧的;水不等同於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學習不等同於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會發生好的功能;老師不等同於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係。

“教學相長”這句話的完整句子,這是出自哪裏的

出自於戰國樂正克的《學記》。原文: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白話譯文:儘管有味美可口的菜餚,不吃是不會知道它的美味的;儘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後才能不倦的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兌命》篇說:“在教學過程中,教,是學的一半。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擴展資料:《學記》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學相長”的命題。“教學相長”本意是指教師自身要不斷地向書本學習和向教育實踐學習。由於這兩種學習活動的相互推動,才使得教師不斷進步,因此,《學記》提倡教師一方面必須向書本學習,只有學習才能發現自己在知識積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斷進步,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自己還有給學生講不明白的問題,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強不息,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只有通過“學”的實踐,纔會看到自己學業方面的差距;只有通過“教”的實踐,纔會看到自己知識和經驗方面的貧乏。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進,看到貧乏,才能鞭策自己,從而得出“教學相長”的結論。後來也將“教學相長”引申爲師生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彼此激勵的辯證統一關係。

無論是本義,還是引申義,“教學相長”命題的提出都是《學記》對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貢獻。

學五當於武官,五官不得不治百度百科是什麼意思

學習和記憶如果不能動員五官參加活動,那就學不好,也記不住。原文: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白話譯文:古代求學的人,能夠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舉一反三。

鼓不等同於五聲,而五聲中沒有鼓音,就不和諧;水不等同於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學習不等同於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可治理;師不等同於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係。此文出自戰國時期·樂正克《學記》擴展資料寫作背景:《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一般認爲是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爲樂正克。其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瞭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

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什麼意思?

學習和記憶如果不能動員五官參加活動,那就學不好,也記不住。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禮記·學記》原文節選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譯文水不等同於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學習不等同於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可治理;師不等同於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係。

作品讀解這一節專門講教育和學習的方法,方方面面都講到了,從及時施教、因人施收、啓發誘導,到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可以說非常全面。方法的問題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直接關係到教和學的成敗。其實不光是教育是這樣,幾乎一切實踐活動都存在方法的問題。

目標無論怎麼偉大和誘人,方法不對,是難以達到那目標的。成語中的“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都是就方法問題而言的,也表明了方法問題在實踐中的重要性。

學無當於五官 五官不得不治

你認真的看一下翻譯中的:鼓不等同於五聲,而五聲中沒有鼓音,就不和諧.“弗得”跟“不”不是一起翻譯的,而是拆開來,“弗得” 是“沒有獲得,沒有得到”的意思,而“不”是“不是”意,四句意思都是“沒有-----就不------”,希望你能看得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