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8W

抗美援朝精神有

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

1、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愛國主義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偉大旗幟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在這場鬥爭中,愛國主義成爲凝聚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偉大旗幟,是我們贏得這場戰爭勝利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2、不畏強暴,英勇鬥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以弱勝強,戰勝一切敵人的法寶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現代化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不畏強暴、壓倒一切敵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輝煌戰績,形成了戰爭史上的奇觀。

3、團結一致,共同對敵──中國人民的緊密團結,爲抗美援朝勝利奠定了基礎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規模巨大的人民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全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空前廣泛的民族團結。這種堅不可摧的團結,奠定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政治基礎。

4、團結就是力量。中華民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這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得到了全面展示和發揮。

擴展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是由中國共產黨人獨立自主領導的第一次對外戰爭,爲後代贏得了豐厚的精神遺產,內涵之豐富並非一篇短文所能概括。首先,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民族走向歷史復興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重要支點。

從1840年以來,中國屢遭列強欺侮,鴉片戰爭使中國割地賠款,兩萬八國聯軍就能長驅進入北京,60萬日軍就能佔領大半個中國,而朝鮮戰場上百萬的“十六國聯軍”在境外便被打退,抗美援朝戰爭成爲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爲揚眉吐氣的一場對外戰爭,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自鴉片戰爭後百年來喪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從此得到了恢復。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中國人走向民族復興是從跨過鴨綠江那一刻開始的。

第二,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出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當時在毛主席領導下的新中國,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敢於以弱勝強,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出了國威、軍威。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而且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爲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爲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

第三,奠定了中國大國的國際地位。抗美援朝戰爭的輝煌勝利在政治上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終於被公認爲大國或強國,自此美國才把新中國看成一個平等的對手。

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中國與蘇聯真正形成了基本平等的兄弟關係(東歐各國與蘇聯則是父子關係),並至今深刻地影響着中國的大國外交與對外戰略。

第四,透過抗美援朝戰爭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朝鮮半島對中國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從16世紀明王朝的抗倭援朝戰爭到20世紀的抗美援朝戰爭,有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血灑半島,目的就是抵禦海洋勢力染指半島併入侵中國大陸的可能性。

歷史事實證明,只有中國有能力阻擋海洋勢力在朝鮮半島的北進企圖,纔會有半島的穩定、中國的安全和地區的和平,歷史規律只能遵守,不可違背。

第五,對解決當前的朝鮮半島問題具有借鑑意義。66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那場戰爭之所以不可忘卻,是因爲它對當今世界仍有警示意義。當前的朝鮮半島局勢並不太平,軍演、核試、制裁、對峙惡性循環。

“三八線”對立雙方都應明白,今天以武力解決半島問題依然達不到目的。冷戰不能重演,戰略誤判應盡力避免,解決半島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平等對話與談判,半島的統一隻能靠半島人民自主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