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下一句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1.67W
敏而好學下一句是什麼

敏而好學”的下一句是不恥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

句子原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句子譯文:

子貢問道:爲什麼給孔文子(孔圉)一個‘文’的諡號呢?”

孔子回答道: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爲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爲他的諡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典故:

1、敏而好學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爲聖人。然而孔子認爲,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2、不恥下問

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虛心好學,爲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諡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爲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爲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爲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爲什麼給孔圉一個‘文’的諡號呢?”孔子回答: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爲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爲他的諡號。”

《論語·公冶長》簡介:

《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爲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由孔子生前的話語從而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