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8W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淵遠流長,是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統,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其中傳統節日有:正月七年級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

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華文化最主要的價值理念都在“六經”裏面。所謂“六經”,就是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的文本存在於孔子之前。有人說“六經”是中國特有的最高的文化形態,有人說它是中國人立國和做人的基本精神依據。“六經”的基本價值倫理,是歷來中國人應該遵守的精神倫理。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是什麼

1、民族特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顯著特點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撐,又相互融合。

2、歷史悠久:如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

3、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爲主流組成。傳統文化不僅思想深邃圓融,內容廣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揚道德,爲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爲規範,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儒家以仁義教化爲核心;道學以順應自然爲核心;佛學以慈悲、大愛、解脫爲核心,強調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在儒、佛、道三家文化基礎上派生出的各種藝術(如繪畫、雕塑、書法、戲劇、節日等),是其具體表現形式。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特點:1、重人事,輕視來生。這與農耕生產方式思想有關。中國總體自然環境較好,加之中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有序,周而復始,這是形成中國文化特點的重要原因。人們住四合院,性格平和、做事中庸。而地處大西洋邊的西方,自然環境相對較爲惡劣,迫使他們要去人定勝天、征服自然。2500年前,歷史的巧合,歐洲思想家亞里斯多德在愛情海思考人和自然的關係。印度釋加思想家在恆河畔思考人和神的關係。而中國的思想家孔子、老子在黃河、淮河邊思考人與人的關係,仁與禮。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孔子:敬鬼神,而遠之。中華文化具有重人事、輕宗教,重現實、輕來生的特點。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產生的思想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要回顧這一問題,並被它燃起火焰。馬克思把人類的童年時代分爲正常的兒童、早熟的兒童、粗野的兒童,並認爲中國文化是早熟文化。

2、重生生,講求和合。重生生,《易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生生有三層含義:生而又生,連綿不斷(時間);有而又有,豐富多彩(空間);新而又新,日新月異(品種)。商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反本開新,開物成務。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易有三種解釋,一變,二不變,三簡易。這三種根本上體現生生不息。孟子有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我們一個很重大的責任就是把香火傳承下去,這裏體現了中國人的一種特殊的終極關懷。

講和合,中國人講天人合一,順乎天,應乎人。既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又要響應人的基本需求,滿足人的生命發展需要。和而不同,整體的有機性,及整體、各要素之間的差異不同,就叫做“和合”。中國人認爲三教也可以合起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很強,既個性突出,又廣收兼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重倫理、以道至上。農耕的自然經濟、血緣關係、宗法制度是重倫理的前提。家國同構、倫理本位、德主法輔、禮法合治是中華文化“倫理性”的特點,統治階級治國注重道德感化的威力,強調勸善懲惡,見賢思齊。這種“倫理性”的文化教育人民爲理想而獻身,頌揚高尚的情操與名節。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社會根基,是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及其意識形態。以修身爲核心,以救世爲目的。儒家的核心是禮和仁,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儒家講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五常、五倫、四維,講求和諧有序,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要求實行仁政,使社會成員都亨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推已及人,將心比心。修已安人,修身治國。儒家傳統思想作爲中國封建社會中的正統思想,對幾千年來中國人的心理結構、文化價值、道德素質、風俗習慣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爲促進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4、重實際,追求穩定。農業文明簡單重複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國文化具有注重實際,追求穩定的特點。中華文化具有務實的精神和崇尚中庸特徵。我們講究實事求是,合乎情理,對神也同時採取實用的態度,信則有,不信則無,或見神就拜,說不定有用。所以中國人一般情況下不會走火入魔,歷來有憂患意識,同時也有樂觀心態。中庸之道是以平和穩定爲旨趣的農人和農業自然經濟的產物。中庸尚調和,主平衡,反對走極端,提倡擇兩用中。它是中國式的智慧特徵,體現在政治上裁抑豪強,平均權力和田產;在文化上能異中求同,求同存異;在風俗上則不偏不頗,同於一體。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文明靠中庸之道躲避了很多災難。

5、重整體,講求變化:中國哲學講整體性思維,定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爲萬物渾一,追求天人合一。中醫講整體、辯證、渾然一體。中國菜是多種佐料、菜混燒。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也。西方神學是對人生的終極關懷。中國習慣從抽象到具體,從務虛到務實。西方習慣從具體到抽象。認爲細節決定成敗,主要矛盾解決了,有很多次要矛盾更難解決。同時中國人一切隨機應變,講技巧變化、相反相成,講變則通,通則久。如:花無百日紅,日無千日好。將欲弱之,必欲強之;將欲滅之,必欲固之。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類型:

1、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小說,如《詩經》、《楚辭》;先秦詩歌、漢賦、漢樂府、民歌〔南北朝時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2、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盂蘭盆(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竈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中國戲劇

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  、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4、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現代漢語有標準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爲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

5、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爲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

擴展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舉例:

1、時節季令:一年四季,一季三個月,常用孟、仲、季來稱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2、中國戲劇: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 、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3、傳統文學:主要是指詩詞曲賦。《詩經》、《楚辭》、;先秦詩歌、漢賦、漢樂府、民歌〔南北朝時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如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4、民間工藝:潮繡、剪紙、風箏、中國織繡(刺繡等)、中國結、泥人、麪人、麪塑、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千層底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傳統文化 (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傳統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

1.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樣,是以儒家倫理道德爲核心,以揚善懲惡,以真善美統一,以文化教化爲目的的倫理政治文化。是一種德智統一、以德攝政的文化,具有民族性,獨特,注重倫理的價值取向。中國傳統倫理政治思想,不僅決定了中華古代人的文化人格,也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特徵。2、頑強的生命力和開拓創新。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時間最長、未曾中斷的文化系統。夏代進入文明社會,歷經多個朝代,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經久不衰。這也體現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和應變能力,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在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中頑強的繼承,而且經歷了無數後人繼承、發展和發展前人,虛心學習前人,豐富前人,按照時代需求超越前人。這樣一個持續的接力運動,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充實、豐富、發展和創新。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儒家、道教、佛教等各類宗派並存,這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匯聚四川優勢、兼容八方智慧的明顯特徵。中國地域浩瀚,民族衆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巨大差異。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規模民族融合。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中國文化經歷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一體化發展。以漢族文化爲主體、以中原文化爲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融合了其他少數民族文化和周圍地域文化,形成了同樣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發展趨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