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深時見鹿,下一句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63W
樹深時見鹿,下一句是什麼

樹深時見鹿”下一句是:溪午不聞鍾。

樹深:樹叢深處。

時:偶爾、有時。

該句出自《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讀書時所作的五律。

原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譯文:

水流清澈,迴盪隱約犬吠;桃花繁盛,滿帶濃豔露水。

樹林深幽,野鹿時隱時現。正午靜寂,鐘聲卻未聽到。

野竹分開青霧直穿藍天,飛瀑掛在碧綠山峯之上。

無人明知道士去處。只好依仗古鬆,排遣萬端愁思。

詞句註釋:

1、戴天山:在四川昌隆縣北五十里,青年時期的李白曾經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讀書。

2、不遇:沒有遇到。

3、吠:狗叫。

4、帶露濃:掛滿了露珠。

5、青靄:青色的雲氣。

6、倚:靠。

作品賞析

此詩主要寫作者上戴天山的所聞所見,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通篇着意於寫景,真實自然,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全詩風格清麗,充滿着年輕人的朝氣與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頷聯是詩人進山的第二程。詩人在林間小道上行進,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這兩句極寫山中之幽靜,暗示道士已經外出。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可見其幽靜。正午時分,鐘聲杳然,唯有溪聲清晰可聞,這就更顯出周圍的寧靜。環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與首聯所寫的桃源景象正好銜接。

此作的構思並不複雜,它寫詩人的所聞所見,都是爲了突出訪道士不遇的主題。全詩辭句平易自然,純用白描,景美情深。當然,並不是說李白這首詩已經寫得盡善盡美了。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期比較成熟的詩作,都寫得十分灑脫、酣暢、飄逸、雄渾,字裏行間,充滿着一股豪氣。而他這首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濃郁。這說明此作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