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和光緒是什麼關係

來源:趣味百科館 2.1W

咸豐是光緒的叔叔,因爲光緒父親和咸豐是兄弟。咸豐全名: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年號爲咸豐,其父親是清宣宗道光帝,母親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光緒全名: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年號爲“光緒”,其父親是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爲慈禧皇太后親妹。

咸豐和光緒是什麼關係

資料擴展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生於北京圓明園,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祕密立爲儲君。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地對朝政改革。爲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遭到以慈禧太后爲首的保守派的牴觸,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瀛臺。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逝世於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享年三十八歲,葬清西陵的清崇陵。



咸豐帝,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四者之間有怎樣的血緣關係?

咸豐帝是同治帝的父親,光緒帝的叔叔,宣統帝的堂祖父,同治帝是光緒帝的堂兄,宣統帝的叔叔,

咸豐帝、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都屬於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一脈。

1、道光帝→咸豐帝(道光帝四子)→同治帝(咸豐帝兒子)。

2、道光帝→愛新覺羅·奕譞(道光帝七子)→光緒帝(愛新覺羅·奕譞二子)

3、道光帝→愛新覺羅·奕譞(道光帝七子)→愛新覺羅·載灃(愛新覺羅·奕譞五子)→宣統帝(愛新覺羅·載灃之子)。

擴展資料:

家族世系:

1、愛新覺羅·旻寧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爲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年號道光。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和愛新覺羅·奕譞的父親。

2、愛新覺羅·奕詝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祕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同治帝生父。

3、愛新覺羅·奕譞

愛新覺羅·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樸庵,號九思堂主人,又號退潛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母爲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其大福晉爲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緒初年軍機處的實際控制者。

4、愛新覺羅·載淳

愛新覺羅·載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爲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爲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5、愛新覺羅·載湉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爲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6、愛新覺羅·載灃

愛新覺羅·載灃(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號靜雲,晚年自號書癖,改名載靜雲,清宣宗道光帝之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光緒帝載湉異母弟,宣統帝溥儀生父,清朝宗室,於宣統年間任監國攝政王。

7、愛新覺羅·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字曜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他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旻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奕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溥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載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載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奕詝

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儀是什麼關係?

道光和咸豐是父子關係,咸豐和同治是父子關係,同治和光緒是表兄弟關係,光緒和溥儀是叔侄關係。

1、道光皇帝: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原名綿寧,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生於紫禁城擷芳殿中所。年號道光。是清仁宗嘉慶皇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2、咸豐皇帝:

咸豐皇帝是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祕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年號咸豐。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3、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爲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爲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4、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爲慈禧皇太后親妹。而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所以光緒皇帝是同治皇帝的表兄弟。

5、溥儀:

溥儀,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生於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孫,光緒皇帝的弟弟載灃的長子。所以,光緒皇帝是溥儀的大伯。

慈禧和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都是什麼關係?

要搞清楚慈禧和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都是什麼關係,首先要搞清楚這幾個人之間的關係。咸豐是道光的兒子,同治是咸豐的兒子,這祖孫三代的關係很簡單。有點囉嗦的是接下來光緒、宣統與前面幾位的關係。光緒和宣統是道光第七子醇賢親王奕譞的親兒子和親孫子、是道光的親孫子和親曾孫,這裏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最主要是他們與咸豐的關係。

因爲咸豐唯一的兒子同治英年早逝,且沒有留下子嗣。所以皇位只能在小宗旁支中產生,最終咸豐七弟醇奕譞的兒子載湉入選,也就是光緒。但是,光緒成爲皇帝時的身份卻不是奕譞的兒子,而是過繼給四大爺咸豐爲嗣,是以咸豐兒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

再之後,光緒也絕嗣了。怎麼辦?皇帝仍然只能從小宗旁支裏選。最終,溥儀入選了,也就是宣統。宣統成爲皇帝時的身份同樣不是他爸的兒子,而是過繼給堂大爺同治爲嗣,兼祧親大爺(名義上的堂大爺)光緒。那麼,宣統的親爹是誰呢?光緒同父異母的親弟弟,第二代醇親王、攝政王載灃。理順了這幾位之間的關係,接下來說慈禧和他們的關係就簡單了。

先說道光,慈禧是咸豐的妾、懿貴妃,換句話說,道光是慈禧的老公公。咸豐就不必說了,慈禧的丈夫。咸豐只有一個活下來的兒子,那就是同治。而慈禧以妾的身份成爲了皇太后,只能有一個可能,她是同治的親媽。

再說光緒與慈禧的關係,咸豐是光緒的四大爺。換句話說,慈禧是光緒的四大媽。但是,光緒已經過繼給四大爺咸豐爲嗣了,從宗法角度講,慈禧又是光緒的庶母(如果把皇太后、追諡皇后也算作正室的話,慈禧則是光緒的嫡母之一)。當然,慈禧和光緒還有另外一層關係,光緒的親媽是慈禧的親妹妹,從母系論,慈禧又是光緒的親姨媽。

最後說宣統。實際上宣統和慈禧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宣統的親爹載灃是庶出,並不是慈禧的妹妹所生。慈禧僅僅是宣統的四伯祖母之一而已。但是,宣統已經過繼給了同治爲嗣,從宗法角度講,慈禧則是宣統的親祖母。除此之外,二人便沒有什麼關係了。當然,宣統兼祧光緒,理論上隆裕太后也是他的媽,而隆裕太后是慈禧的親侄女,如果硬要從這個方面來論,慈禧勉強可以算作是宣統的姑姥姥。但是,這種論法有些過於牽強了。

光緒的生父和咸豐帝是什麼關係?

光緒的生父和咸豐帝的異母弟。

光緒的生父是愛新覺羅·奕譞。愛新覺羅·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樸庵,號九思堂主人,又號退潛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光緒帝生父。母爲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其大福晉爲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緒初年軍機處的實際控制者。

愛新覺羅·奕譞的兄弟:

1、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隱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

2、皇次子愛新覺羅·奕綱,順和郡王,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3、皇三子愛新覺羅·奕繼,慧質郡王,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4、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即咸豐帝,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5、皇五子愛新覺羅·奕誴,過繼給惇恪親王綿愷,爲惇勤親王,母祥妃鈕祜祿氏。

6、皇六子愛新覺羅·奕欣,恭忠親王,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

7、皇八子愛新覺羅·奕詥,鍾端郡王,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8、皇九子愛新覺羅·奕譓,孚敬郡王,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擴展資料:

咸豐帝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地對朝政改革。爲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

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啓洋務運動。

咸豐帝在位十一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廟號文宗,諡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葬於定陵, 死後由其子載淳繼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咸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奕譞

光緒皇帝真正繼承的是哪個皇帝的皇位呢?

光緒皇帝繼承的是伯父咸豐皇帝的皇位。

光緒是整個清朝,唯一一位以兄終弟及方式即位的皇帝。

之所以會這樣,還是慈禧的權力慾望作祟。

1875年1月12日,咸豐皇帝與慈禧的獨子,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死去。

宮廷之中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死去的同治皇帝沒有兒子繼承皇位,延續二百多年的大清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慈禧太后緊急封鎖消息,召來親近大臣商議。爲了穩定局勢,必須儘快選出一位新皇帝。

按照大清之前不成文的規定,“父死子繼”是皇位傳承的第一標準。如果死去的皇帝沒有兒子,也可以從宗室的子侄輩中選一人過繼給先帝,以兒子的身份繼承皇位。

當時,已經有大臣提出讓道光皇帝的曾孫愛新覺羅·溥倫(同治的侄子)即位皇帝,被慈禧以年紀太小(一歲)的理由拒絕。

如果說這個理由還算說的過去,那之後的操作就能充分看出慈禧的私心了。

慈禧提出,必須從近支皇族裏選擇繼承人。

因爲同治的父親咸豐也只有一個兒子,所以最近的皇族是道光皇帝(同治的爺爺)的後人。

排除了溥倫,道光一脈的後人中,最小輩分的人都是同治的同輩,也就是說只能找堂兄弟即位了。

再排除道光皇帝過繼出去的子孫,剩下符合條件的候選人有三位:恭親王奕訢的兩個兒子載澄(17歲)和載瀅(14歲),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4歲)。

最終,慈禧選擇了4歲的載湉繼承大統。

剛拒絕了年幼的溥倫,卻選擇了只大三歲,同樣年幼的載湉。爲什麼?

因爲選擇同治的侄子即位,慈禧就是太皇太后,再也無法以太后的名義垂簾聽政,這是她無法容忍的。

那爲什麼不選擇輩分合適,年長一些的載澄或載瀅呢?

第一,皇帝年長不好控制;

第二,年長的皇帝即將親政,垂簾聽政的時間大大縮短;(如載澄已經17歲了,同治就是17歲時親政的)

第三,載澄、載瀅的父親恭親王奕訢,爲人精明強幹,在宗室與朝臣中的威望極高。其子成爲皇帝,父子一體對慈禧的威脅太大。

而不選載澄、載瀅的三點理由反過來,就成了選擇載湉的理由:

年紀小好控制,可以長時間垂簾聽政,其父奕譞爲人忠厚順從、低調謹慎,對慈禧沒有威脅。

奕譞自號九思堂主人(三思不夠要九思)、潛退主人……品一品這性格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載湉的母親是慈禧的親妹妹。也就是說,在這三個候選人裏,載湉與慈禧的血緣關係最近。

但是,選擇載湉,仍然有一個問題要處理,那就是他與同治皇帝的關係怎麼定位。

慈禧與衆臣議定,載湉承祧咸豐皇帝(過繼給咸豐當兒子)。待載湉生下子嗣後,由載湉的子嗣兼祧二帝(同時給同治和光緒當兒子)。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後來的光緒皇帝也沒有子嗣,兼祧二帝的設想並沒有實現。

在人生最後的彌留之際,光緒得知自己的侄子,3歲的溥儀即將成爲繼任的皇帝。

他沉默了很久,不知是想起了什麼?

是想起了兒時被選爲皇帝時的懵懂?

是想起了甲午戰敗時的恥辱?

是想起了戊戌變法、百日維新時的驚心動魄?

是想起了庚子年京城被破,一路向西逃竄時的狼狽不堪?

還是想起了被困瀛臺十年的孤寂與無奈?

最後,他只輕輕問了一句:“選個年歲大點的不好嗎?”隨即,他嘆氣說道:“是啊,太后的旨意,誰又能違抗呢?”

說完,光緒很快死去了,他走完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也許,他的悲劇在4歲被選爲皇帝時,就已經註定了。

光緒死後第二天,慈禧也死去了。

三年後,大清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