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九月原詩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1W
海子九月原詩

1、海子《九月》原詩:目擊衆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2、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3、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

4、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

5、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隻身打馬過草原。

6、寫作背景:《九月》一詩寫於一九八六年,寫作這首詩的時候,海子已經從北京大學畢業到中國政法大學任教近三個年頭。

7、此時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對較成熟的,對於世界、生存、死亡、時間與空間等已經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認識框架。

8、這首詩就是詩人思考的結果,認識的反映,它以充滿神祕色彩、閃爍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獨具特色的語言構造,對上述事物進行了詩性的言說與燭照。

9、海子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從存在主義哲學出發自然就可以解開海子詩歌中的重要思想環節。

10、賞析:作品有浪漫而又悲愴遼遠的基調,是在存在主義思想上產生的作品。

11、好詩歌,耐人尋味,動人心魄。

12、裏頭隱含着在“草原”這個巨大的時空裏,生、死以及自身的存在問題。

14、短短的篇幅中好幾處提及死亡,其實不是字面上的“死亡”、“衆神死亡”——神本無死,神在另一空間存在。

15、存在“比遠方更遠的遠方”,“我”和衆神在某一空間是會相遇的。

16、衆神死亡人類與神靈的會晤開始出現中斷。

17、瞬間感和摺疊感,傳承感與撕裂感,歷史感和虛無感都無從分辨卻又展示在讀者眼前。

18、作者簡介:海子(1964一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慶人,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

19、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

10、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

21、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爲筆名。

22、海子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和《海子詩全編》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