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爲誰而鳴全詩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4W

全詩: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海浪衝掉了一塊岩石,歐洲就減少。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因爲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裏。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爲誰而鳴,它就爲你而鳴!

喪鐘爲誰而鳴全詩

原文:No man is an island,entire of itself;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a part of the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Europe is the less,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and,therefore,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s tolls;it tolls for thee.

這首詩出自英國詩人約翰·多恩,1572年生於倫敦的一個富商之家,1631年3月31日卒於倫敦。信仰羅馬天主教。早年曾參加埃塞克斯伯爵對西班牙的海上遠征軍,後成爲女王大臣托馬斯·埃格爾頓爵士的祕書。1615年改信英國國教,後出任教職,成爲當時著名的佈道者。



喪鐘爲誰而鳴全詩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擊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無論誰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爲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裏

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爲誰而鳴

它爲我,也爲你

喪鐘爲誰而鳴的全文?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ach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Motherland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ner of thine own

Or of thine friend's were.

Each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Therefore, send not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Mainly by John Donne(1572-1631)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

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衝掉了一塊岩石,

歐洲就減少。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

因爲我是人類的一員。

所以,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

它就爲你而鳴!

約翰·多恩John Donne(1572 - 1631)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它就是爲你敲響"原文和全文是什麼?

著名的海明威著名地引用過英國玄學詩人約翰·鄧恩一段著名的佈道辭,“誰都不是一座孤島,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損失,因爲我包孕在人類之中,所以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它就是爲你敲響”。

這段話表達的愛博大、美好,還有那麼一點點抽象,只有身罹喪親的人,才能體會到一部分的自己死在親人之死裏的切膚之痛吧。《充滿奇想的一年》,講的正是喪夫之痛。

作者瓊·狄迪恩,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和雜文家,1934年出生,年輕時曾做過記者和編輯工作。她和丈夫約翰·格里高利·鄧恩,開始同爲媒體從業者,後一起成爲自由職業者,以寫作爲生,他們是左手和右手,既是生活伴侶,也是事業搭檔,也是心靈的這一半和另一半,簡單地說,他們雙宿雙飛,你寫稿來我寫稿,你出書來我出書,靠兩支筆從貧賤的新婚小夫妻,走過半個世紀,走到著名的作家夫妻檔。

2003年,瓊·狄迪恩70歲,女兒金塔娜感染流感住院,女兒住院第五天,她的丈夫約翰·格里高利·鄧恩吃晚飯時,心臟病發,搶救無效死亡。

瓊·狄迪恩表現得塊玻璃,外表格外堅強,冷靜地處理着丈夫的後事,跟往常一樣照顧着女兒,一直到女兒康復出院,但其實她內心脆弱,常常回憶起跟丈夫一塊生活的細節,常常去詩歌去文學作品裏尋求寄託,她不願承認丈夫已一去不返,家裏電話答錄機留着的仍是丈夫的聲音,家門口還留着丈夫的拖鞋,說不定哪一天他還會回來……

2004年,瓊·狄迪恩照顧好女兒,重新開始一個人的生活,這時,丈夫約翰·格里高利·鄧恩離開她已經10個月,她開始回憶,回憶丈夫,回憶悲傷。

瓊·狄迪恩的回憶裏,對丈夫的着墨並不太多,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悲傷上面,她像科學家,也像她的老本行,一個記者一樣,平靜、客觀地記述了女兒的病、丈夫的死、和他們過去共有的時光,其間穿插大量心理學、精神病學的分析,她要明白丈夫的死是怎麼回事,她的悲傷是怎麼回事。

“生活改變很快。生活瞬間改變。你坐下來吃晚飯,而你熟知的生活結束了。自憐的問題。”這是她在丈夫死去之初寫下的幾句話。隨後這幾句話,在整本書裏,在記憶裏像鏡頭一樣不斷閃回。

瓊·狄迪恩的喪夫之痛是清醒的痛,理智的痛,試圖戰勝的痛。但在她平靜的語調、樸素的語言之下,流淌的是一股壓制不住的沉痛的暗涌。有人把她這本書說成美國版的《我們仨》,但其實,除了寫作緣由和家庭人口結構很相似之外,兩本書的表達方式和情感趨向很不一樣,楊絳的表達是溫和的悲傷之溪,一直靜靜地流淌流淌,感人至深,深到順流成河爲止。

瓊·狄迪恩更擅長零度煽情,平靜剋制,內斂自醒,除了排解悲傷,她還把悼亡當作一個人生命題來求解。她認爲哀悼其實就是自悼,“遲早有一天我們將會把死者擯棄,讓他們走開,讓他們死去”。她還反覆引用傑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兩句詩作爲確認:“瑪格麗特,你在哀悼的/是金色的樹葉嗎”和“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宿命/你在哀悼的正是瑪格麗特”。

這樣的結論有些殘酷,雖然可能接近事實。另外,比較悼亡文字的高低,也是一種全無心肝的殘酷吧。

《喪鐘爲誰而鳴》的作者是誰?

《喪鐘爲誰而鳴》的作者是海明威。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奧克帕克,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爲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製勇敢勳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 。

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爲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創作特點

海明威有着出色的語言駕馭能力,他常以最簡單的詞彙表達最複雜的內容,用基本詞彙、簡短句式等表達具體含義,用名詞、動詞來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絲毫無矯揉造作之感。

從句式上看,海明威常用簡短的陳述句進行語言表述,他認爲沒有必要用文字修飾雕琢來譁衆取寵,只要將事物描述清楚就行,其他的則由讀者來決定。

海明威的小說語言就有着不冗不贅、文體輕鬆、造句簡單、用詞平實的特點,他常以基本單詞爲中心來構造單句,很少使用表達思想的形容詞與副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