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好問的孔子告訴我們

來源:趣味百科館 7.67K

啓示:學習要吃苦,勤奮,鑽研,而且好問。只有這樣,才能學所成。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勤學好問的孔子告訴我們

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爲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爲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讀了勤學好問的孔子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啓示呢?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爲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着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裏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爲美談,激勵着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讀了勤學好問的孔子這篇短文我受到了什麼啓發?

應該好好的學習,有不懂的就勤學多多的問。

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父親死得早,家裏很窮困。孔子的母親帶着他,靠給人洗衣服、做針線維持生活。而孔子從小就勤奮好學,他一邊幹活,一邊學習,讀了很多詩書,並學會了各個國家的禮儀。

隨着孔子的學問越來越深,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慢慢地有許多人來向他求教學習。在孔子30歲那年,他創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塾。只要是誠心來學習的人,不分貴賤,孔子都用心教導。

由於孔子知識淵博,而且課也講得好,所以他的弟子越來越多,他的私塾最終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支持。

擴展資料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爲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爲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遵循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爲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讀了孔子堅持每事問的的故,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孔子堅持每事問的故事,讓我們得到很好的啓示,一是要勤於發問,學問學問,只有問纔有進步。二是要堅持,遇到不懂的,要積極向身邊的人還有書本請教。三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保持良好的好奇心、思考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