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聖指孟子至聖指的儒家哪位代表人物

來源:趣味百科館 4.79K
亞聖指孟子至聖指的儒家哪位代表人物

亞聖指孟子,至聖指的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

孔子被稱爲至聖的原因:

孔子首開儒傢俬人講學的學風,垂範後世。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生有意無意都會附會爲孔子的門生,奉孔子的學說,自認爲是儒學正宗,所以孔子被稱爲至聖先師。孔子集其大成,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人,他對後世的教育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他的事蹟,弟子們各有記錄,後來彙編成一本書,名爲《論語》,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所以後來歷代帝王對孔子都有追封他的職位,追封他爲王。我們知道孔子雖然沒有當王,但他是素王,追封他爲聖,歷代帝王不斷地爲他追封。

孔子的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爲儒家經典。

主要影響: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爲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遵循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爲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熱門標籤